師帥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教育中心,河南 南陽 473000)
繪畫本源追議
——從兒童、女性、民間藝術看人類審美創(chuàng)造
師帥
(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教育中心,河南 南陽 473000)
兒童藝術、女性藝術和民間藝術是較少收到關注的藝術門類,但是在這三種藝術門類中,卻有我們主流藝術缺少和值得研究的地方,它們都帶有藝術創(chuàng)造最初的狀態(tài),特別是民間藝術和兒童藝術,它們可能體現(xiàn)了人類在審美創(chuàng)造的最初階段一些情況,通過對它們的研究,我們可以更清楚的認識我們的審美活動,從而對我們今天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幫助與借鑒。
繪畫本源;審美;本性
回顧我們人類的原始美術,我們發(fā)現(xiàn),人類最初的審美創(chuàng)造在今天也有映射,很多藝術形象與表現(xiàn)形式,歷經千百年,卻讓我們感到似曾相識,特別是在兒童藝術、民間藝術和女性藝術中,我們更能體會一種來自人類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之處的氣息,它們似乎透露了人類審美創(chuàng)造的秘密,而由于這三種美術自身的特殊性,它們可能與人類早期的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有更直接的聯(lián)系,本文通過比較兒童藝術、民間藝術與女性藝術的特點,試圖尋找人類繪畫藝術的本源,通過對這三種藝術形式的分析與思考,為我們當前所從事的繪畫藝術尋找新的借鑒與營養(yǎng)。從藝術的本源出發(fā),以人類對審美活動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本性出發(fā),尋找繪畫藝術發(fā)展的新動力。
兒童作為人的童年期,他們的行為方式與人類的童年期極為相似,兒童天生就是藝術家,審美創(chuàng)造是人本有的天賦,兒童也天生具有繪畫的天賦,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畫畫是兒童的本能和需要。二三歲的幼兒在凝神作畫中往往是近乎無為的,是潛意識的,這種繪畫狀態(tài),表達了兒童對于未知世界的探索與認識,并且由于兒童心理的單純與專注,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達到了承認難以達到的藝術上純粹與真實,兒童的繪畫作品很大程度上是藝術魅力,他超越了技法與理論,他們真誠的感情,春節(jié)的心靈,注入畫中,讓我們百看不厭。隨著年齡和華菱的增長,到了四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造型能力有了質的變化。開始運用主觀表達能力,以符號式的造型語言反映了自己的心理活動。
女性由于長期以來在社會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使得女性更接近純粹的藝術。在中國傳統(tǒng)概念中,男主外,女主內,男為陽,女為陰,這就使得女性大多數(shù)被排除了參與社會政治與經濟事務的權利和義務,所以女性有了一片隱秘的天地,由于失去了向外擴張的權利。女性開始了向內自身的開發(fā)。1.女性的閨房是一個從事藝術活動絕佳的地方,沒有外界干擾,且時日漫長。2.女性為自己或男性做的女紅大多是傾注了濃厚感情的藝術品,并且由于女性在自己的女性圈子里的互相交流學習,是的這些藝術品更加成熟與完善。3.生活中的很多節(jié)日,民俗,意識都需要女士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如春節(jié),婚俗中女性大多要做剪紙,北方很多節(jié)日中的女性要捏面人。在此后的家庭生活中,女孩同樣承擔了審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責任,如:家庭的布置,家人的打扮,特別是女性對自己的打扮,那是一件畢生從事永不停息的藝術創(chuàng)造,一個女人就是一件藝術品,她的創(chuàng)作期限是一生。這是任何男人不能做到的,所以女性具有做藝術的先天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優(yōu)勢,女性藝術應該受到更廣泛的關注與研究,男性也應該放下姿態(tài),在女性藝術中吸取營養(yǎng),因為女性不只是男性的對立面,還是男性的母親,姐妹,女兒。
民間藝術的行程也是人所固有的本性,題材涉及歷史、神話、傳說、戲曲、故事、幸福圖案等諸多方面;載體形式包括:剪紙、本版年畫、刺繡、玩具、磚石木雕、皮影、陶瓷、印染織繡、面具、木偶、彩燈等眾多的品類,完全是由民間藝術獨立完成的藝術作品。民間美術與宮廷美術、人文美術、宗教美術以及現(xiàn)代的專門家的美術相對而言的,以農民為主的勞動者的美術,是廣大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生產、生活、民俗各方面的精神需要。
民間藝術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生長在民間,扎根在民間這渾厚,的土壤中,具有很厚重的文化積淀,同時它較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與沖擊,民間藝術往往保存了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話,很多時候民間藝術形成了民族文化的活化石,特別是在今天全球化突飛猛進的時代,民間藝術更是成了民族文化的一片寶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間藝術作為本民族文化的重視傳承者,在全球化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為我們提供了一片不一樣的風景,同時,由于民間藝術個多的體現(xiàn)在文化的傳承上,它對于我們研究文化與藝術的本源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的資料,很多仍然存活在民間藝術中的藝術形式,將為我們見天的藝術提供獨特的寶貴資料。
兒童藝術,女性藝術與民間藝術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發(fā)自人的本性,最接近審美創(chuàng)造的本源,討論兒童藝術,女性藝術與民間藝術是討論藝術生活的本源,討論人類所具有的審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本性,藝術本是人類社會的產物,離開社會與人群的藝術就好比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處理好藝術與社會的關系至關重要,同時藝術還有他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從藝術的本源出發(fā),從人類審美活動的本性出發(fā),尋找藝術在當代的的發(fā)展動力,可以保持藝術的純潔性,同時為藝術注入新的活力,對他們關注與研究,可以為我們的當代藝術提供好的借鑒。
[1]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
[2]邵大箴.危機·應對[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J201
A
1005-5312(2014)05-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