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鷹
無聊是怎么回事
坐在安靜而昏暗的學術報告廳里,你和疲乏的“拉鋸戰(zhàn)”開始了。腦袋上方的投影儀嗡嗡作響,你卻神游于那些幻燈片之外。臺上那位教授仿佛離你十萬八千里,這時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你,那就是——無聊。
科學家一直試圖找到無聊這種沉悶情緒的心理學基礎。早期,表現(xiàn)較差的工人對工作所表現(xiàn)出的厭煩情緒,促使科學家們研究單調乏味的工作對人的影響。1926年,英國國家工業(yè)心理學研究院的心理學家赫德森·戴維斯在《英國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論文稱,無聊類似于精神疲乏,是由于人們對流水線上精細而重復的作業(yè)缺乏興趣所致。美國紐約城市學院的心理學家約瑟夫·巴爾馬克,在20世紀30年代末,指出無聊感是一種類似于睡眠的感覺,并發(fā)現(xiàn)同時使用3種興奮劑——安非他命、麻黃素以及咖啡因,可以減少重復性工作中的疲乏、困倦、注意力渙散等無聊的癥狀。此外,向參加測試的學生支付報酬也可以激起他們的興趣。這說明,無聊感是刺激和動力不足的一種復合物。
1986年,美國俄勒岡大學心理學家諾曼·D·森德伯爾與他的學生理查德·F·法默對無聊進行了更系統(tǒng)的研究。他們共同發(fā)明了由28個問題組成的無聊傾向量表(簡稱BPS),用BPS測試人們在不同境況下產生無聊感的傾向性,結果顯示,幾乎每個人在身處重復、單調、壓抑的環(huán)境卻無法擺脫的時候,都有過短暫的厭煩情緒。
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文·沃丹洛維奇和同事的研究顯示,常感無聊的人患焦慮癥、抑郁癥、嗜藥及酒精成癮的風險更高。他們易怒、好斗,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在工作和學習中也表現(xiàn)較差。
為何會無聊
2005年,沃丹洛維奇和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J·克雷格·華萊士,以及西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史蒂文·卡斯在BPS分析中指出,無聊感的產生主要歸咎于兩個因素:一是外部刺激,或者說是對新鮮感、興奮感以及變化的渴望。由于渴望外部刺激,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陷于無聊中。英國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的漢斯·艾森克指出,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持續(xù)變化的刺激,才能達到最佳的喚醒水平,否則無聊感就油然而生。
盡管性格外向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但他們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卻各不相同。這是沃丹洛維奇在BPS測試中總結出的第二個因素。愛好廣泛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就不容易陷入無聊的泥淖。森德伯爾稱:“我相信有人即便像佛教僧侶那樣安靜打坐,也不會感到無聊。他們依然能用心感悟生活、發(fā)現(xiàn)快樂并不斷成長?!比绻麅刃氖澜绮怀鋵崳陨碚{節(jié)能力又弱,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鮮感也會轉瞬即逝。
為了擺脫無聊,人們會沉湎于吸煙、搞破壞、賭博以及嗜藥等有害行為,追求感官刺激。
情緒波動會陷入無聊深淵
情緒對無聊感的產生也很有影響,擁有積極自我意識的人很少會覺得無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就會深陷在“無聊”的深淵中。
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個體不知道找樂子,被無意義感包圍,就會產生一種更復雜的無聊感,直指生存問題本身。而當個體出于現(xiàn)實考慮或迫于其他壓力,放棄了至關重要的生活目標和夢想,無聊感也會隨之產生。2000年,美國圣弗朗西斯大學臨床心理學家理查德·巴爾迪爾,描述了6例被他稱之為“生活無聊感”的案例。這些案例顯示,失去生活目標會使人產生深刻的無聊感。其中,有一位女性在放棄當生物學家的夢想后,后悔嫁了一個不喜歡的丈夫,生活在空巢一般的家里;另一位男性放棄了當天文學家的夢想,轉而投身宗教事業(yè),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癥狀。
怎樣對付無聊?
無聊感各有不同,治療無聊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如果無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就可以嘗試換個工作,或者通過增加工作的強度和難度來改變工作環(huán)境。
沃丹洛維奇指出,如果一個人的業(yè)余時間總是被無聊感占據(jù),他就應該嘗試培養(yǎng)新的興趣愛好,或者學習一些新的技能。他說:“通過自我訓練,你會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世界其實很豐富多彩。只要用心去體會和發(fā)現(xiàn)周圍的美,就不會感到無聊?!?/p>
2003年,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克爾克·沃倫·布朗和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理查德·M·瑞安在一篇論文中寫到,充分認識自我和周邊環(huán)境是內觀的關鍵。內觀是人感知和關注當前的狀態(tài),源于東方哲學中的打坐冥想,要求練習者緩慢放松,專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納和肢體感覺,并讓思緒天馬行空般穿行于腦海。內觀訓練可以幫訓練者提高注意力,走出情緒的漩渦,從而減少無聊感的產生。2007年2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心理學家報告稱,在接受為期10天的內觀訓練后,冥想的初學者與沒有接受訓練的人相比,工作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都明顯改善。
一些應對無聊的方法有時還會幫助我們治療其他疾病。一些研究顯示,如果戒毒以后能有效應對無聊,復發(fā)的可能性就小。美國紐約市貝斯以色列醫(yī)學中心正在用美沙酮對156名嗜藥者進行臨床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嗜藥者的無聊程度是判斷他們是否痊愈的惟一可信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