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澤東逝世后不久,10月4日,《光明日報》發(fā)表了署名“梁效”的文章《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為“四人幫”陰謀篡黨奪權(quán),大造輿論。10月6日,黨中央果斷采取措施,抓捕“四人幫”。為迅速接管被“四人幫”控制的輿論工具,中央決定立即派出以二機部部長劉西堯為組長的工作組進駐光明日報社,徹底調(diào)查這一事件。
進駐光明日報社之后,工作組立即召集報社黨組成員和編委會成員開會,傳達了中央派遣工作組進駐光明日報社的主要任務(wù),并宣布對報社黨組成員、總編莫艾,黨組成員、副總編孫關(guān)龍采取暫時隔離審查的措施。
10月14日,工作組的工作全面鋪開。專案組先后多次分別對莫艾和孫關(guān)龍進行了審問。孫關(guān)龍交代:10月3日中午,由遲群、謝靜宜來報社將稿件交到他手上,要求次日務(wù)必見報。遲群走后,他當即轉(zhuǎn)給總編莫艾,莫艾閱后安排他去總編室發(fā)稿。他們兩人承認對簽發(fā)《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負有政治責任,已鑄成嚴重錯誤,追悔莫及。但一再申明沒有參與過這篇文章的研究和起草,也沒有推敲和修改。
與此同時,工作組雙管齊下,由張維鵬和我去秦城監(jiān)獄提審遲群和謝靜宜。
謝靜宜回答:《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的稿子經(jīng)過了“文革首長”研究,曾作為“行動綱領(lǐng)”由姚文元組織“清華200號”擬稿。與遲群有聯(lián)系,當時的召集人是李加寬。她參與了傳遞修改稿和聯(lián)絡(luò)工作。當問及“文革首長”指的是誰?她回答:一般都稱江青、張春橋為首長。
遲群交代:最初由姚文元根據(jù)中央文革領(lǐng)導(dǎo)研究的意圖,組織“清華200號”起草了《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并親自做了幾次修改。張春橋也參加過審核修改,詳細情況可以問“清華200號”的李加寬。
“清華200號”是“四人幫”一個御用寫作班子的所在地,李加寬是北大歷史系的副教授,造反派頭頭,“清華200號”主要負責人。這個寫作班子的大部分人是從北大、清華的文、史、哲等學(xué)科選調(diào)過來的教師,常以“梁效”(清華、北大“兩?!钡闹C音)署名在“兩報一刊”(即《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志)上發(fā)表文章。我們在二龍路看守所提審了李加寬。他承認組織寫過《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的文章,姚文元曾同他們研究過內(nèi)容,闡述了江青、張春橋的指導(dǎo)思想及重要性。但是,李加寬不肯提供具體活動的材料。經(jīng)過我們的勸導(dǎo),再次重申政策,并用謝靜宜、遲群的坦白態(tài)度啟發(fā)他,他才說了具體情況。
該文在唐山大地震后期(約8月初)受命組織動筆,一個多月,三易其稿,送姚文元修改過兩次。重點在于如何控制領(lǐng)導(dǎo)權(quán)。第二稿才逐步明確“按既定方針辦”是毛澤東的臨終囑咐,要求參照9月16日“兩報一刊”社論強調(diào)其重要性,形成了社評的中心內(nèi)容。9月19日由姚文元主持修改座談會。《永遠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針辦》這個命題,是張春橋提出來的,認為中心突出,醒目易記,用語既隱晦了“奪權(quán)”字眼,又使人覺得像“行動綱領(lǐng)”。在這次會上,姚文元還提出這篇稿子不是一般的政治論文,是傳達重要行動的信號,見報前必須嚴格保密。何時發(fā)表,由文革首長決定。李加寬證實:遲群和謝靜宜為這篇文章來過“清華200號”三次,主要是傳遞修改稿,過問工作進度。
情況調(diào)查清楚后,派駐新華社工作組的負責人建議,如能將光明日報社專案調(diào)查的情況加以整理寫篇評論,將對深入批判“按既定方針辦”的政治陰謀,進一步剖析“四人幫”篡黨奪權(quán)野心,瓦解幫派組織,肅清其流毒影響,掀起大批判新高潮很有意義,并提議將文章題目定為《滅亡前的掙扎》。耿飚略加思索,表示贊同,并建議把題目改為《滅亡前的猖狂一跳》。當晚,我們專案組復(fù)查了內(nèi)查外調(diào)的情況,并逐條核實了提審口供和訪談查證的材料。11月20日,由我整理成“備忘錄”,向新華社有關(guān)撰稿小組做了口頭匯報,并遞交了“備忘錄”。三天后,專案情況匯編提交工作組審議之后,正式移交給中央設(shè)置的“四人幫”專案組。
12月上旬,隨著中央“兩報一刊”發(fā)表新華社評論員文章《滅亡前的猖狂一跳》,進一步推動了光明日報社的“揭批查”工作。緊張的專案工作也在大批判的逐步深入之中告一段落。
(摘自《作家文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