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歷史來看,絕大多數(shù)時間有錢人都過得很閑。描寫20世紀初期英國上流社會階級的電視劇《唐頓莊園》里,冷傲的貴族可從來沒聽說過“周末”這個詞,對貴族來說,每一天的日子都很清閑。不過當時窮人的日子就過得很累了。如今人們的工作時間相較百年之前大大減少,但是相較于窮人,富人的工作時間反而更長。去年進行的“美國人時間利用調(diào)查”顯示,擁有本科學歷的人平均每周比高中以下學歷的人多勞動2小時。為什么會造成這種顛倒?解釋有許多種,其中一種經(jīng)濟學家叫作“替代效應”——工資上漲使得休閑變得更昂貴:不工作等于放棄金錢。20世紀80年代起,頂層收入人群的工資就猛漲,而平均線以下收入人群的收入?yún)s未見增長,甚至還比以前更少。收入不公的擴大激勵著富人更賣力工作,而窮人工作時間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