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國古典園林與文化思想的探討
劉潔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國古典園林的歷史悠久,文化含量大,極具藝術魅力,在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近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典園林于中華大地上萌芽、生長、并發(fā)展成熟。它以獨特的形式和博大的文化內涵聞名于世,運用多種藝術形式,充分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古典園林;古代文化;融合
中國古典園林體系博大精深,是世界園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后世留下鬼斧神工的物質財富。它在形式與審美不同于西方園林,中國古典園林更注重于感性,人們大都喜歡用詩情畫意來形容它的美。
我國造園活動始于商周時期,稱之為“囿”后稱之為“苑”。商周時期的主要功能仿造大自然園林,以供統(tǒng)治者狩獵觀賞之用,漢朝之后發(fā)展成以園林為主的帝王苑囿行宮,除供皇帝游憩以外,還用于舉行朝賀,處理朝政。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后期的戰(zhàn)亂狀態(tài),社會經濟繁榮,加上當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園之風大興。盛唐時代,石雕技術已經嫻熟,宮殿建筑雕欄玉砌,格外顯得華麗。宋朝元朝造園也都有一個興盛時期,特別是在用石方面,有較大發(fā)展。這期間,市民文化興起,文人、畫家參與造園,進一步加強了寫意山水園的創(chuàng)作意境。明、清是中國園林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始覉@林大量出現(xiàn)。當時社會穩(wěn)定、經濟繁榮給建造大規(guī)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明、清時期為中國古典園林集大成時期。中國園林的成就卻達到了歷史的峰巔,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中國園林藝術從東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認的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
它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特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chuàng)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fā)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tǒng)優(yōu)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tài),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
大自然的原始風景給中國古代園林的設計創(chuàng)作以極大的啟迪和靈感。但源之于自然,卻又超于自然的。因為,任何設計所依據的思想都是基于人類的需要,對于設計,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人對自然態(tài)度是屬于世界觀的范疇。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與古典園林的關系,我們有必要對中國哲學和它對自然界的觀念進行了解。
商周時期的“囿”“苑”就是四周加以封閉、圍合的早期園林,是一個封閉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這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時期典型的安居理念。這種樸素的哲學思想表現(xiàn)在園林中。后來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之后,儒家、道家和禪宗思想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主流,而正是儒、釋、道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藝術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儒家思想長期占據著中國正統(tǒng)學派的地位,孔子關于自然的語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些哲學思想在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城市規(guī)劃、房屋設計(北京四合院)、甚至室內設計(紫禁城的室內設計),都符合儒家的哲學準則。這種設計手法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造園領域。
禪宗思想,一方面遵守佛教的理念:奉勸人們要達到一種平靜安祥的精神境界,因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和虛幻的,另一方面禪宗信仰者又置身于現(xiàn)實社會之中,這與他們與世無爭的信仰相矛盾。為解決現(xiàn)實與信仰的矛盾,他們或游山玩水、或種花造園,通過感受自然來抵達生活的真諦,園林為他們提供了尋求寂靜瞑想的場所。
儒家、禪宗哲學影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總體布局和建造目的,而道家美學哲學原則直接影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沒有規(guī)整的行道樹,沒有綠籬,沒有花壇,沒有修剪的草坪,樹木花卉的種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在建造上按山水總體風骨走勢,高低曲折、參差錯落、量體裁衣、烘云托月、點染著自然山水的藝術情趣。設計的目標就是將個人的情感以恰當?shù)姆绞秸业奖磉_,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美是主觀與客觀、感情與理智和諧平衡的產物。建立了道與自然的聯(lián)系,暗示了整個宇宙的運行法則,并強調了一種對自然界的深刻的敬意。這充分反映了道家回歸自然的思想。因此,世界萬物包括人類自身的活動都應該遵守由道控制的自然運行法則。這是道家哲學中具有決定性的觀點,這一結論決定性地影響了中國的園林設計藝術。
綜上所述,中國古典園林作為中國人生活環(huán)境中最美的部分,是整個國家文明和品質的象征,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遺產。我們在欣賞的同時,更要感受當時的的文化底蘊。
[1]姚光枉.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賞析.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04期.|
[2]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3]李文芬.中國歷史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年01月.
J05
A
1005-5312(2014)08-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