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華 于新陽 姜蘭英(煙臺恒邦化工助劑有限公司 山東 煙臺 264100)
1.實驗裝置
采用由煙臺天一化工實驗設備生產的玻璃間歇精餾裝置,原料在精餾釜(1L)里經加熱套加熱(0.3KW)后汽化進入精餾塔(鍍銀保溫),精餾塔里裝有高效填料(3×3θ環(huán)),汽液在精餾塔里進行傳質交換,進入冷凝器的汽體經冷凍水冷卻實現(xiàn)相變成為液體,液體物料經回流比自動控制,一部分回流回塔,一步分采出合格產品,根據物料組分情況依次采出各個餾分段,進入到各個餾分接受罐(0.5L)里。整個操作過程,回流比人工設定,自動控制;塔釜溫度采用自動報警調節(jié)控制;塔節(jié)伴熱帶自動控溫保溫控制;塔頂溫度數顯;閥門開啟采用手工現(xiàn)場操作。
2.原料組成
水4.5%,異丁醇40.32%,正丁醇20%,前餾分6.2%,重組分29%。
3.實驗儀器分析
采用氣相色譜法分析產品中正丁醇和異丁醇的含量。儀器型號:GC-160型;載氣:氫氣;柱箱溫度:80℃,檢測溫度:230℃;進樣量0.06ul;上海濟成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水分測定采用SF-3型微量水分測定儀,淄博博山海分儀器廠。
4.實驗步驟
(1)向塔釜燒瓶內加入少許沸石及 1000mL雜醇原料,接通塔頂冷凝器的自來水循環(huán)水。接通總電源及開啟控制面板開關,通過控制面板調整塔釜控制溫度及回流比等參數。
(2)當塔釜溶液開始沸騰,塔頂出現(xiàn)回流液時,保持全回流,通過分水玻璃視鏡進行分水,分水完畢后,全回流30min,待塔頂溫度、回流量相對穩(wěn)定時,采取少量塔頂產品,分析其組成,直到采出含量≥99%的異(正)丁醇產品。
(3)變化實驗控制條件,分析塔頂采出產品氣相色譜數據。
(4)實驗結束,停止加熱,切斷電源,待塔頂溫度降至室溫后,關閉循環(huán)冷卻水。
1.分水
塔釜溫度95℃,塔頂溫度65℃時,塔頂開始出現(xiàn)回流液體,分水視鏡中有大量水滴下沉,常壓狀態(tài)下分水時間一般為2h。當塔釜溫度為123℃,塔頂溫度75.5℃左右時,分水完畢,全回流待塔內形成穩(wěn)定的溫度梯度后,從塔頂取樣進行含水量和氣相色譜組成分析。此時樣品含水量一般為0.36%,前餾分含量約51%,異丁醇含量約48%,正丁醇含量約0.2%,后餾分含量0。
2.控制塔釜溫度及塔釜-塔頂溫度梯度對分離提純的影響
圖1 塔釜溫度對塔頂采出前餾分中異丁醇含量的影響
升溫過程要嚴格控制塔釜升溫速度。如果塔釜升溫速度較快,采出前餾分時,塔釜溫度越高,采出的前餾分中異丁醇的含量越大,降低了異丁醇產品的收率,由圖1可見,塔釜溫度應控制在120攝氏度比較合適。
當塔頂-塔節(jié)2-塔節(jié)1-塔釜的溫度梯度為107.5℃→110℃→116℃→120℃并相對穩(wěn)定時,塔頂采出異丁醇產品含量≥99%。當塔頂溫度>110℃時,異丁醇產品含量呈下降趨勢,正丁醇的含量呈上升趨勢。當塔頂-塔節(jié)2-塔節(jié)1-塔釜溫度梯度為117℃→119℃→123℃→133℃并相對穩(wěn)定時,塔頂采出正丁醇產品含量≥99%。
3.回流比對塔頂采出產品含量的影響
在采出含量≥99%的異丁醇產品前,首先分離原料中的前餾分(沸點低于異丁醇的產品)。保持塔釜溫度恒定,設定不同的回流比,由氣相色譜分析塔頂采出樣品中異丁醇產品的含量。
圖2 回流比與塔頂異丁醇產品含量的關系
增大回流比會使采出的前餾分中異丁醇的含量降低。由圖可見,本實驗分離前餾分時最佳回流比為6:1,回流比大于6:1,對前餾分的分離效果影響不大,反而會造成一些輕組分的下移,影響分離效果。
當塔頂異丁醇含量≥99%時,可以根據氣相色譜的分析數據適當降低回流比,減少生產能耗。
1.分水塔頂溫度不能太高,為65℃左右。
2.塔釜溫度要嚴格控制,采出前餾分時控制在120℃為宜。
3.分離前餾分的最佳回流比為6:1,塔頂異丁醇含量≥99%時,可根據氣相色譜數據適時調整回流比。
通過一次間歇填料精餾異丁醇收率可達70%以上,正丁醇可達60%以上,中間過渡組分可以采用回鍋處理的方式進行再分離,實驗損耗為1.7%左右,分離效果較好,為工業(yè)生產提供了有力的參考數據。
[1]程佳,姜春波丁醇生產技術現(xiàn)狀及市場分析[J]化學工業(yè).2007第25卷第10期.
[2]《實用精細化學品手冊》編寫組.實用精細化學品手冊有機卷(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6:4692.
[3]化工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化工百科全書.第三卷.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