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書會 吳亞娜
洨河趙縣段治理工程洪水水文分析
□何書會 吳亞娜
洨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陽河流域的一條支流,發(fā)源于鹿泉市南部淺山區(qū),沿途經(jīng)過鹿泉、欒城、趙縣、元氏、寧晉等縣市,匯槐河后向東南進入滏陽河中游洼地——寧晉泊。本次洨河河道治理工程為洨河趙縣段自龍門橋至趙州橋,治理長度為10km左右,治理的內容包括:洨河左右堤防的加高培厚及堤頂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新建或改造排水涵洞,修建越堤道口等。通過上述工程措施,提高河段的防洪能力,保障沿河村莊、鄉(xiāng)鎮(zhèn)、工礦企業(yè)及縣城的防洪安全。
2.1 計算思路與方法
依據(jù)《防洪標準》,河道治理按20年一遇設計,本次計算了50年、20年、10年、5年、3年一遇5個標準洪水。由于沒有實測流量資料,設計洪水計算采用暴雨途徑推求,計算過程中將京廣鐵路以西按山區(qū)的暴雨~徑流關系計算產流,并考慮上游八一水庫的調蓄作用;京廣鐵路以東考慮平原的洪(瀝)水的匯入及洪水演進的坦化作用,根據(jù)山區(qū)、平原不同的暴雨~徑流關系按面積加權法計算全流域產流,而后采用推理公式法、瞬時單位線法及平原除澇法計算設計洪水,綜合分析、比選成果。
2.2 設計洪水計算
一是流域特征值量算。本次根據(jù)1/ 5萬地形圖,對洨河治理河段流域特征值進行了量算,洨河治理位置以上流域面積1333km2,由石家莊市南泄洪渠、小北沙河、潴龍河等支流匯合而成,其中100m地形等高線以上山區(qū)面積428km2,京廣鐵路以西面積957km2,100m地形等高線以下平原面積905km2。
二是設計暴雨推求。根據(jù)《河北省設計暴雨圖集》(2004年)中的暴雨等值線圖,查得1h、6h、24h各時段的暴雨特征值,見表1。由暴雨特征值計算不同重現(xiàn)期的點暴雨量,再乘以點面折減系數(shù)得出設計面雨量。
三是設計洪峰流量計算及成果。本次設計洪水計算根據(jù)流域匯流的基本情況及特征值參數(shù)、山區(qū)和平原面積的大小、按照設計洪水地區(qū)組成的方法分別進行了計算分析。具體方法為:采用瞬時單位線法計算,并利用推理公式法進行校驗,計算過程中將京廣鐵路以西按山區(qū)的暴雨~徑流關系計算產流,京廣鐵路以東按平原的暴雨~徑流關系計算產流,而后按加權平均方法求得流域總產流量,并考慮上游八一水庫的調蓄作用。洨河治理河段不同標準設計洪水計算成果:50年一遇設計流量為1690m3/s,20年一遇設計流量為886m3/s,10年一遇設計流量為488m3/s,5年一遇設計流量為237m3/s,3年一遇設計流量為126m3/s。
3.1 與流域規(guī)劃成果對比分析
考慮因素對比分析。流域規(guī)劃中只考慮了京廣鐵路橋以西山區(qū)的流域產流,未考慮京廣鐵路橋以下平原的匯流作用,本次將京廣鐵路以西(按產流分區(qū)應為100m等高線以上為山區(qū),因此該區(qū)域有一部分為平原區(qū))均按山區(qū)的方法計算流域產流,并考慮了京廣鐵路以東平原區(qū)的坦化和匯流影響,以及洨河上游的開發(fā)建設情況,因此本次計算成果合理。本次計算成果與流域規(guī)劃的設計洪水對比成果見表2。
計算方法對比分析。流域規(guī)劃中采用推理公式的方法分別計算上游各支流的設計洪水,然后采用同頻率錯時段疊加的方法計算;本次計算采用瞬時單位線法直接計算治理河段的設計洪水,且采用推理公式法劃分各個區(qū)域,運用設計與相應組合的方法計算治理段的設計洪水。眾所周知,流域規(guī)劃采用同頻率組合的方法,其成果也必然偏大。
表1 洨河治理河段流域暴雨特征值及設計暴雨成果表
表2 洨河治理河段設計洪水成果比較表
3.2 與實際發(fā)生的“96·8”暴雨洪水比較分析
本次通過該流域實測“96·8”暴雨和調查的“96·8”洪水對計算成果進行了驗證,洨河流域“96·8”最大24h面雨量為360mm,其重現(xiàn)期接近100年;6h(與本流域匯流歷時τ=6.4h接近)面暴雨量為154mm,其重現(xiàn)期為50年。洨河流域“96·8”調查洪峰流量治理河段為720m3/s,京廣鐵路橋位置洪峰流量為1050 m3/s。與本次計算成果20年一遇設計流量886m3/s相比,“96·8”洪峰流量的重現(xiàn)期為20年左右。依據(jù)暴雨與洪水重現(xiàn)期的對應關系,通過上述“96·8”實際暴雨洪水驗證,說明上述暴雨途徑計算的設計洪水在洨河流域較為安全。
通過洨河治理河段設計洪水計算和成果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流域規(guī)劃成果偏大。我省在中小河流治理審查時,通常以流域規(guī)劃的原有成果為基準是不合適的。流域規(guī)劃水文成果分析計算時,由于在短時間內計算全省各河流干、支流的設計洪水,不可能做大量分析計算工作,且當時多數(shù)從偏于安全的角度計算和選定了洪水成果?,F(xiàn)在隨著水文資料系列的增加及設計階段的深入,設計洪水成果有所變化應屬必然?!?/p>
2014-05-12
何書會,男,漢族,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吳亞娜,女,漢族,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