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梅
(山西運城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運城 044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價格的飆升,尤其是國家重視人防工程建設的政策推動,導致高層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大量興建。建筑物密度和地下空間開發(fā)規(guī)模越來越大,基坑越來越深。一般地下建一層戰(zhàn)時作為人防設施,平時作為汽車庫使用,基坑深度在8 m左右;建兩層地下室基坑深度在12 m左右。這些工程通常都建在城市中心地帶建筑物密集區(qū)。而基坑工程作為臨時性保障施工和環(huán)境安全的措施,既要保證從開挖至回填全過程安全可靠,又要經(jīng)濟合理,并技術可行、施工方便,還要考慮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此背景下,各種基坑支護理論與實踐應運而生。基坑工程作為一種巖土工程,受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的影響很大,區(qū)域性極強。另外,相鄰地上建筑物、地下構(gòu)筑物和地下管線等影響,周邊環(huán)境的容許變形量、重要性也會成為基坑工程設計和施工制約因素,甚至成為基坑工程成敗的關鍵。因此,基坑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方案具有唯一性。在眾多的支護方案中,選擇一種切合實際,既安全又經(jīng)濟的方案,是一個深基坑支護工程的重要工作。
筆者有幸參與了運城市某人防工程深基坑支護的設計與施工全過程,認為深層水泥土攬拌樁+土釘墻支護方案,適合于本工程。
某人防工程位于市區(qū),地上建一棟十三層框架結(jié)構(gòu)辦公樓,地下建二層人防指揮中心?;又荛L約350 m,平均開挖深度11.25 m。場地西側(cè)臨擬建市政道路紅線7 m,東側(cè)距已建建筑物10 m,北側(cè)緊臨變壓站圍墻,南側(cè)距現(xiàn)有建筑物20 m。據(jù)工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揭示,勘察深度范圍內(nèi)場地土巖性分布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耕植土,以粉土為主,稍濕、松散,平均厚度1 m。②濕陷性粉土,稍濕、稍密,具濕陷性和高壓縮性,平均厚度3 m。③粉土,稍濕、中密,震蕩反應中等,干強度低,平均厚度4 m。④粉質(zhì)粘土,軟塑~可塑,震蕩反應慢,干強度及韌性高,平均厚度8 m。⑤砂質(zhì)粉土,濕、密實、震蕩反應迅速,干強度及韌性低,未穿透。
場地地下水埋深在自然地坪下8 m,類型為潛水,屬弱透水層,主要受同類型地下水側(cè)向徑流補給。
綜合分析本基坑開挖深度,周邊環(huán)境和工程地質(zhì)等因素,并進行詳細的分析計算和技術經(jīng)濟測算比較,最終選擇深層水泥土攪拌樁+土釘墻復合支護方案。其中:水泥土攪拌樁還作為止水帷幕之用。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
自然地坪下5.2 m以上部分,采用放坡短土釘支護。坡率1∶0.5 土釘采用25(HRB335)鋼筋注漿土釘,鉆孔直徑100 mm、傾角15°,土釘長度均按3 m,間距1.2 m ×1.2 m,表面掛鋼筋網(wǎng)φ6@250,噴射混凝土 C20厚100 mm。 -5.2 m ~ -11.25 m部分采用雙排水泥土攪拌樁和注漿土釘復合方案,土釘長度為7 m,其他同-5.2 m以上部分。雙排水泥土攪拌樁深入坑底6 m,既作為止水帷幕又作為支護之用。
圖1 支護剖面圖
本工程基坑于2013年10月初開挖,為了搶工期并便于土方施工,-5.2 m以上部分,采用一次開挖,認真修整邊坡,然后搭設腳手架,人工洛陽鏟掏孔,安設土釘并注漿,進而綁扎φ6@200鋼筋網(wǎng)片,網(wǎng)片上布Φ14加強筋與土釘筋焊牢。網(wǎng)片鋼筋距混凝土表面2 cm,用墊塊安設準確后,噴射C20混凝土面層。在四周坑壁施工土釘墻時,中間進行CFG工程樁施工和降水井施工。另外,土釘墻采用分段同時施工四道土釘,盡快完成一個工作面后,插入水泥土攪拌樁施工。-5.2 m處土質(zhì)干燥密實,便于各種機械施工,而往下就接近地下水位線了。我們把主樓CFG工程樁、水泥土攪拌樁、上部土釘?shù)裙ば蚍旁诖斯?jié)點上,并認真組織施工流水作業(yè),盡管CFG工程樁增加了5 m送樁量,卻大大縮短了工期并便于施工。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以上工作。
11月初開始-5.2 m以下挖土和土釘墻施工。-5.2 m~-11.26 m部分,采用分層挖土支護方案。即:先分段沿攪拌樁內(nèi)側(cè)挖出寬5 m深1.5 m土槽,為第五道土釘施工創(chuàng)造工作面,修整土坡使攪拌樁內(nèi)側(cè)完全暴露,用錨桿鉆機鉆孔→安設土釘→綁扎鋼筋網(wǎng)片→焊接加強筋→噴射混凝土面層。重復以上工作直到第九道土釘施工完成。期間在第七道土釘挖土時,開始進行降水,保證了施工工作面的干燥。中間土分臺階進行挖掘。待全部土釘墻施工完畢后,挖除中間島余土和破除CFG樁頭,人工修整坑底,進行下一道工序基坑墊層施工。按以上方案組織施工,第二部分即-5.2 m~-11.26 m,共用了兩個月完成。整個基坑支護和工程樁施工及土方挖除共用了三個月完成。
該工程深基坑于2013年10月初開始施工,12月底支護完成。目前,地下工程已基本施工完畢。監(jiān)測工作委托有相應資質(zhì)的第三方測繪公司來做,從開挖至今歷時8個多月,實測基坑水平位移最大值12.06 mm,最大沉降量10.03 mm,除北側(cè)圍墻出現(xiàn)細小裂縫外,周圍建筑物未見沉降和裂縫。
1)在周圍環(huán)境許可的情況下,應盡量采用適當放坡+短土釘支護方案,可降低支護工程費用;在基坑上部為便于土方工程施工,可采用大開挖方式挖掘土方,然后分層施工土釘工程,以利于加快施工進度和降低挖土費用。
2)從對本工程土釘作破壞性試驗結(jié)果來分析,個別灌漿體不密實,強度不足。在施工中,應加強注漿質(zhì)量管理,適當加減水劑降低水灰比,水灰比不應大于0.5(JGJ 120-2012規(guī)定0.5~0.55),增加注漿壓力,應取 0.8 MPa~1 MPa(JGJ 120-2012 規(guī)定不宜小于0.6 MPa),注漿孔必須認真封堵,待孔口溢出漿液后,應停置5 min,再進行補注漿一次,以保證漿體密實和釘—土界面粘結(jié)強度,增強土釘抗拔力。
3)采用水泥土攪拌樁,不但能夠很好地起到隔水帷幕的作用,而且能夠提高基坑側(cè)壁穩(wěn)定性,減少基坑變形、防止坑底隆起。本工程在-5.2 m以下設兩排攪拌樁,從部分挖掘剖面來看,形成了1.2 m寬的C10水泥土墻體。在地質(zhì)情況較好、地下水涌水量不是很大的地區(qū),應充分考慮水泥土攪拌樁對深基坑支護工程的作用。
4)在地下水位以下,土釘成孔困難,并不容易保證注漿體質(zhì)量。在本工程中,采用φ100鋼套管跟進,邊注漿邊拔管,基本保證了注漿體密實,實測抗拔力符合要求。建議在地下水位以下,改用鋼管土釘打入法施工,效果會更好。
5)本工程下層土釘施工處于冬期。冬期施工土釘墻,不但要對注漿口漿體進行保溫防護,還要對噴射混凝土面層進行防凍保溫,更要對冰凍線內(nèi)土施加保溫措施。雖然噴射混凝土中存在一定的不貫通氣泡,類似于加氣混凝土中的氣孔結(jié)構(gòu),有助于減少水結(jié)冰時體積增大而形成的冰脹應力對混凝土的破壞,但混凝土面層下土若受凍,土中自由水結(jié)冰膨脹,將會使釘頭處拉力增大,并使土釘墻的位移增加。凍土融化后,嚴重時會使混凝土面層與土脫離,導致面層滑移脫落。為此,我們在施工中要求,土釘注漿完成后,必須對孔口進行保溫防護,緊接著綁扎鋼筋,噴射混凝土面層。待混凝土面層施工完后,立刻覆以兩層棉氈進行保溫,以防混凝土和其下土體受凍。兩層棉氈覆蓋整個冬期,待大氣溫度穩(wěn)定在0℃以上時,才可去除。運城市區(qū)冰凍線在50 cm,通過以上措施,該工程土釘墻未發(fā)現(xiàn)凍害現(xiàn)象。
通過參與本工程深基坑支護的設計與施工實踐,使自己對深基坑支護設計和施工方案的選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深基坑工程涉及巖土工程、結(jié)構(gòu)力學、工程結(jié)構(gòu)、工程地質(zhì)和施工技術等專業(yè)知識,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運用多學科理論知識,充分調(diào)查研究,掌握地質(zhì)情況,摸清周邊環(huán)境,在當?shù)赜谐墒旖?jīng)驗的基礎上,選擇一種在深基坑支護工程生命周期內(nèi),既能保證施工和環(huán)境安全,又盡可能地降低基坑工程造價,同時又便于施工能縮短工期的支護方案,是設計和施工者必須關注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