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萍,毛金成,陸林華,馬 巍,盧敏輝,虞建業(yè)
(1. 中國石化 江蘇油田分公司 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江蘇 揚州 225009;2. 蘇州大學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江蘇 蘇州 215123)
精細化工
芥酸酰胺丙基陽離子型黏彈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其性能
袁 萍1,毛金成2,陸林華2,馬 巍1,盧敏輝1,虞建業(yè)1
(1. 中國石化 江蘇油田分公司 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江蘇 揚州 225009;2. 蘇州大學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江蘇 蘇州 215123)
以芥酸為原料,無溶劑條件下經(jīng)兩步法合成了N-(3-芥酸酰胺基)丙基-N-(3-羥基)丙基-N,N-二甲基溴化銨(產(chǎn)品Ⅰ)和N-(3-芥酸酰胺基)丙基-N-(3-羥基)丙基-N,N-二乙基溴化銨(產(chǎn)品Ⅱ)。利用FTIR、MS和兩相滴定法分析了產(chǎn)品Ⅰ和Ⅱ的結構,并測定了活性物的含量。將產(chǎn)品Ⅰ和Ⅱ分別配制成黏彈性表面活性劑(VES)酸性體系,并測定體系的流變性能。表征結果顯示,產(chǎn)品Ⅰ和Ⅱ中的活性物含量(w)分別為97%和96%;兩種產(chǎn)品配制的VES酸性體系在170 s-1、100 ℃下剪切1 h后,體系黏度仍大于25 mPa·s,符合行業(yè)應用標準。產(chǎn)品Ⅰ和Ⅱ的分子結構中既含酰胺基和羥基,又含C21長烷基鏈,因此既增加了表面活性劑的親水性,又改善了由于過長疏水鏈帶來的疏水性。
芥酸;酰胺化;季胺化;黏彈性表面活性劑;黏度;壓裂液
油氣井酸化和酸壓等是油氣田增產(chǎn)的主要措施。目前常用的酸液體系主要有:膠凝酸[1]、乳化酸[2]、活性酸[3]、泡沫酸[4]和控濾失酸[5]等。其中,由Schlumberger Dowell公司研制的控濾失酸體系比常規(guī)膠凝酸降濾失系數(shù)提高50%左右[6],但由于該體系使用了聚合物,而聚合物殘余物在地層中滯留對地層會造成一定的損害且返排困難。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已成功地將黏彈性表面活性劑(VES) 技術用于壓裂液[7],較有代表性的VES壓裂液產(chǎn)品的主要增稠組分是N-瓢兒菜基-N,N-二羥乙基-N-甲基氯化銨[8]。目前國內也對VES壓裂液有相關的研究報道[9-13]。VES壓裂液是由長鏈脂肪酸的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解在鹽水中形成的膠束溶液,膠束主要呈蚯蚓狀或柔性長圓棒狀,相互之間高度纏結形成可逆的三維空間網(wǎng)狀結構。VES壓裂液具有獨特而優(yōu)良的流變性、黏彈性和剪切稀釋性等[9]。VES壓裂液的優(yōu)點是:使用操作簡單、現(xiàn)場配制容易、所需設備極少。由于VES壓裂液不含聚合物,不需外加交聯(lián)劑、破膠劑及殺菌劑,經(jīng)原油、天然氣或其他地層液體稀釋后即可破膠,所以又被稱為清潔壓裂液。
本工作以芥酸為原料,無溶劑條件下經(jīng)兩步法合成了N-(3-芥酸酰胺基)丙基-N-(3-羥基)丙基-N,N-二甲基溴化銨(產(chǎn)品Ⅰ)和N-(3-芥酸酰胺基)丙基-N-(3-羥基)丙基-N,N-二乙基溴化銨(產(chǎn)品Ⅱ)。利用FTIR、MS和兩相滴定法分析了產(chǎn)品Ⅰ和Ⅱ的結構,并測定了活性物的含量。將產(chǎn)品Ⅰ和Ⅱ分別配制成VES酸性體系,并研究了體系的流變性能。
1.1 原料與儀器
芥酸:純度90%(w),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N,N-二甲氨基丙胺、N,N-二乙氨基丙胺:純度90%(w),上海晶純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溴-1-丙醇:純度95%(w),韶遠(上海)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氫氧化鉀: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Nicolet 670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公司;RS6000型哈克旋轉流變儀、Quadruple LC/MS 6120型液質聯(lián)用色譜儀:安捷倫科技公司。
1.2 合成路線
1.2.1 芥酸酰胺丙基二甲(乙)基胺的合成
在帶有回流冷凝管和攪拌裝置的三頸瓶中,加入芥酸和N,N-二甲氨基丙胺(或N,N-二乙氨基丙胺),以氫氧化鉀為催化劑,氬氣保護,在160℃下反應12 h,反應結束后旋轉蒸發(fā)除去未反應的N,N-二甲氨基丙胺(或N,N-二乙氨基丙胺),即得到中間產(chǎn)物芥酸酰胺基丙基二甲(乙)基胺,反應方程見式(1):
1.2.2 芥酸的季銨化
1.2.2.1 產(chǎn)品Ⅰ的制備
在帶有回流冷凝管和攪拌裝置的三頸瓶中,加入芥酸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加熱至85 ℃,向其中滴加3-溴-1-丙醇;滴畢,降至45 ℃反應2 h,反應結束得到棕色凍膠狀產(chǎn)品Ⅰ,反應方程見式(2)。
1.2.2.2 產(chǎn)品Ⅱ的制備
在帶有回流冷凝管和攪拌裝置的三頸燒瓶中,加入芥酸酰胺基丙基二乙基胺,加熱到90℃,向其中滴加3-溴-1-丙醇;滴畢,反應24 h,反應結束得到棕色凍膠狀產(chǎn)品Ⅱ,反應方程見式(3)。
1.3 活性物含量的測定方法
用鹽酸-異丙醇溶液測定法[14-15]測定未反應的叔胺的含量:溴酚藍作指示劑,滴至溶液呈藍綠色,產(chǎn)品Ⅰ和Ⅱ中叔胺的含量(w)分別為2.5%,4.0%;用兩相滴定法[16]測定產(chǎn)品中活性物的含量:標準海明溶液滴定至氯仿層顏色從粉紅色變?yōu)樗{灰色。
1.4 VES酸性體系的配制
將產(chǎn)品Ⅰ或Ⅱ 加入到20%(w)的鹽酸中配制成VES酸性體系,產(chǎn)品Ⅰ或Ⅱ在體系中的最終含量為5%(w)。
1.5 結構表征及性能測試
利用FTIR和MS技術對產(chǎn)物的結構進行表征。用流變儀測試VES酸性體系的流變性能:170 s-1,100 ℃。
2.1 活性物含量的測定結果
兩相滴定法測定結果表明,產(chǎn)品Ⅰ和Ⅱ中的活性物含量(w)分別為97%和96%。
2.2 FTIR的表征結果
產(chǎn)品Ⅰ的FTIR譜圖見圖1。從圖1可看出,3 070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仲酰胺中N—H鍵的伸縮振動;1 654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 O鍵的伸縮振動;1 465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N鍵的面內彎曲振動;1 544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N—H鍵的面內彎曲振動;3 397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O—H鍵的伸縮振動;1 062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O鍵的伸縮振動;2 920,2 853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歸屬于—CH3和—CH2—鍵的伸縮振動。FTIR表征結果顯示,產(chǎn)品Ⅰ中含酰胺基和羥基。產(chǎn)品Ⅰ的MS譜圖見圖2。從圖2可看出,m/z=481.5處的峰為產(chǎn)品Ⅰ的分子離子峰,與理論值相符。結合圖1和圖2可確定,產(chǎn)品Ⅰ即為目標產(chǎn)物。
產(chǎn)品Ⅱ的FTIR譜圖見圖3。從圖3可以看出,3 060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仲酰胺中N—H鍵的伸縮振動;1 650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O鍵的伸縮振動;1 450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N鍵的面內彎曲振動;1 559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N—H鍵的面內彎曲振動;3 443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O—H鍵的伸縮振動;1 080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O鍵的伸縮振動;2 923,2 852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歸屬于—CH3和—CH2—鍵的伸縮振動。FTIR表征結果顯示,產(chǎn)品Ⅱ中存在酰胺基和羥基。產(chǎn)品Ⅱ的MS譜圖見圖4。從圖4可看出,m/z= 509.5處的峰為產(chǎn)品Ⅱ的分子離子峰,與理論值相符。結合圖3和圖4可以確定,產(chǎn)品Ⅱ為目標產(chǎn)物。
圖1 產(chǎn)品Ⅰ的FTIR譜圖Fig.1 FTIR spectrum of product Ⅰ.
圖2 產(chǎn)品Ⅰ的MS譜圖Fig.2 MS spectrum of product Ⅰ.
圖3 產(chǎn)品Ⅱ的FTIR譜圖Fig.3 FTIR spectrum of productⅡ.
圖4 產(chǎn)品Ⅱ的MS譜圖Fig.4 MS spectrum of productⅡ.
2.3 VES酸性體系的流變性能
在安全設計階段,瓶裝液化氣體充裝應優(yōu)先選擇具有自動切斷功能的整套計量衡器。在無法進行設備選型時,也可以采用計量衡器與充裝泵或自動閥進行聯(lián)鎖的方式,當液化氣體充裝達到設定的安全預警值時,計量衡器會發(fā)出聲光報警,并輸出信號使充裝系統(tǒng)聯(lián)鎖停機,從而有效避免液化氣體超裝現(xiàn)象。
含產(chǎn)品Ⅰ或Ⅱ的VES酸性體系的流變性能分別見圖5和圖6。從圖5可看出,含產(chǎn)品Ⅰ的VES酸性體系的初始黏度為90.52 mPa·s,隨剪切時間的延長,體系黏度逐漸下降,剪切1 h后體系黏度為
38.27 mPa·s。從圖6可看出,含產(chǎn)品Ⅱ的VES酸性體系的初始黏度為161.80 mPa·s,剪切1 h后體系黏度為55.82 mPa.s。國外VES體系的標準攜砂黏度(170 s-1)為25 mPa·s[17],含產(chǎn)品Ⅰ和Ⅱ的VES酸性體系剪切1 h后的黏度仍大于國外標準,符合行業(yè)應用標準,說明由產(chǎn)品Ⅰ和Ⅱ配制的酸性VES體系具有良好的耐溫抗剪切性和增稠性能。這是因為,產(chǎn)品Ⅰ和Ⅱ的分子結構中既含酰胺基和羥基,又含C21長烷基鏈,相比于傳統(tǒng)的長烷基鏈表面活性劑,既增加了表面活性劑的親水性,又改善了由于過長疏水鏈帶來的疏水性。同時,酰胺基團還可更好地改善其穩(wěn)定性,提高VES酸性體系的耐受溫度。
圖5 含產(chǎn)品Ⅰ的VES酸性體系的流變性能Fig.5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acidic viscoelastic surfactant(VES) system containing product Ⅰ.Test conditions:100 ℃,170 s-1,w(Ⅰ)=5%,w(HCl)=20%.
圖6 含產(chǎn)品Ⅱ的VES酸性體系的流變性能Fig.6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acidic VES system containing product Ⅱ.Test conditions:100 ℃,170 s-1,w(Ⅱ)=5%,w(HCl)=20%.
對比圖5和圖6可知,產(chǎn)品Ⅱ的性能優(yōu)于產(chǎn)品Ⅰ。這是因為,產(chǎn)品Ⅰ為二甲基取代基,產(chǎn)品Ⅱ為二乙基取代基。一般情況下,表面活性劑分子的疏水基每增加兩個亞甲基,其臨界膠束濃度將有一定的降低[13]。所以在相同濃度的相同體系中,產(chǎn)品Ⅱ的黏度大于產(chǎn)品Ⅰ。
2.4 VES酸性體系的破膠返排性能
由于酸液與地層中的碳酸鹽易反應生成氯化鈣及氯化鎂,因此向含產(chǎn)品Ⅰ和Ⅱ的VES酸性體系中分別加入飽和氯化鎂溶液,用玻璃棒攪拌后,體系的黏度迅速降低并失去黏彈性,說明酸巖反應后的殘液易于返排出地層[18]。
1)以芥酸為原料,無溶劑條件下經(jīng)兩步法合成了N-(3-芥酸酰胺基)丙基-N-(3-羥基)丙基-N,N-二甲基溴化銨和N-(3-芥酸酰胺基)丙基-N-(3-羥基)丙基-N,N-二乙基溴化銨。兩種產(chǎn)品中的活性物含量(w)分別為97%和96%。
2)利用兩種產(chǎn)品配制的VES酸性體系在170 s-1、100 ℃下剪切1 h,體系黏度仍大于25 mPa·s,符合行業(yè)應用標準,說明它們具有良好的耐溫抗剪切性和增稠性能。
[1] 李愛山,鞠玉芹,孫秀芳,等. 高溫高粘膠凝酸體系合成及性能評價[J]. 石油學報,2007,28(2):90 - 95.
[2] 于學忠. 乳化酸酸壓工藝技術在塔河油田的應用[J]. 石油鉆探技術,2002,30(3):69 - 72.
[3] 顧燕凌,陸紅軍,李建山,等. 超低滲透油藏活性酸酸化增注技術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7(4):50 - 55.
[4] 李賓飛,李兆敏,徐永輝,等. 泡沫酸酸化技術及其在氣井酸化中的應用[J]. 天然氣工業(yè),2006,26(12):130 - 135.
[5] 郝志偉,王宇賓,宋有勝,等. 高溫深井碳酸鹽巖儲層降濾失酸體系研究與應用[J]. 鉆井液與完井液,2012,29(4):69 - 73.
[6] 王素賓. 濾失控制酸酸壓施工工藝初探[J]. 鉆采工藝,2001,24(5):51 - 55.
[7] 郭擁軍,李健. 粘彈性表面活性劑溶液及其在油田中的應用潛力[J]. 日用化學品科學,1999(4):29 - 33.
[8] Raghavan S R,Kaler E W.Highly Viscoelastic WormlikeMicellar Solutions Formed by Cationic Surfactants with Long Unsaturated Tails[J]. Langmuir,2001,17(2):300 - 306.
[9] 劉新全,易明新,趙金鈺,等. 粘彈性表面活性劑(VES) 壓裂液[J]. 油田化學,2001,18(3):273 - 277.
[10] 崔會杰,李建平,王立中. 清潔壓裂液室內研究[J]. 鉆井液與完井液,2005,22(3):41 - 45.
[11] 李圣濤. 壓裂用粘彈性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其結構與性能研究[D]. 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06.
[12] 陳凱,蒲萬芬. 新型清潔壓裂液的室內合成及性能研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0(4):107 -110.
[13] 曲冠政. 甜菜堿類粘彈性表面活性劑自轉向酸酸化技術研究[D]. 北京:中國石油大學,2011.
[14] 廖傳文,張文艷,王海江,等. 直接滴定法測定甜菜堿產(chǎn)品中活性物和游離叔胺的含量[J]. 日用化學工業(yè),2011,41(1):68 - 72.
[15] 程珊. 驅油用兩性表面活性劑的合成與應用[D]. 無錫:江南大學,2009.
[16] 毛培坤. 表面活性劑產(chǎn)品工業(yè)分析[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24.
[17] Pitoni E,Burrafato G,Devia F,et al. Polymer-Free Fracturing Fluid Revives Shut-in Well[J]. World Oil,1999,220(9):77 - 82.
[18] 何祖慧,朱進,劉勇,等. 芥酸甜菜堿的合成及性能[J].精細石油化工,2012,29(2):58 - 61.
(編輯 鄧曉音)
·最新專利文摘·
防老劑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及其制備方法
該專利涉及一種防老劑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及其制備方法。其中,該防老劑組合物含有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以及二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該專利還涉及一種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其中,該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含有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和防老劑組合物。將該防老劑組合物用于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中,能大幅提高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的耐老化和耐黃變性能;而且該防老劑組合物的組分都是低毒的物質,因此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103709439 A,2014 - 04 - 09
一種聚丙烯組合物和聚丙烯粒料
該專利涉及一種聚丙烯組合物及聚丙烯粒料。該組合物含有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成核劑和抗氧劑。其中,所述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含有衍生自丙烯的丙烯結構單元、衍生自乙烯的乙烯結構單元和衍生自C4~8α-烯烴的α-烯烴結構單元,以所述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的質量為基準,丙烯結構單元的含量87%~99%,乙烯結構單元的含量0.5%~3.5%,α-烯烴結構單元的含量0.5%~9.5%,且所述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在230 ℃、2.16 kg負荷條件下,熔體流動速率(10 min)為0.5~20 g;所述成核劑為山梨醇類成核劑和/或芳基磷酸鹽類成核劑。該方法提供的組合物制得的聚丙烯產(chǎn)品的透明度和抗沖擊強度高,且成本較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103709518 A,2014 - 04 - 09
一種催化劑前體及其制備方法和催化劑及其應用
該專利涉及一種新的催化劑前體及其制備方法。該催化劑前體含有釩元素、磷元素、鋅元素、稀土元素、元素A和元素B;其中,元素A選自Li,Mn,F(xiàn)e,Co,Ni, Rb,Nb,Mo,Ag中的至少一種,元素B選自Ti,Cr,Zr,Hf中的至少一種。該專利涉及一種由含有該催化劑前體的混合物成型后得到的催化劑及其應用。將上述催化劑用于正丁烷氧化制順酐中,可獲得較高的正丁烷轉化率、順酐選擇性和順酐收率,且該催化劑具有較高的強度可長期穩(wěn)定使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103691466 A,2014 -04 - 02
甲基-α-甲基苯乙烯選擇加氫的方法
該專利涉及一種甲基-α-甲基苯乙烯選擇加氫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氫氣存在下,將含有甲基-α-甲基苯乙烯的原料物流依次通過鎳基催化劑和鈀基催化劑,甲基-α-甲基苯乙烯轉化成異丙基甲苯。根據(jù)該氫化方法,反應物流連續(xù)通過不同的催化劑,實現(xiàn)一步加氫,簡化了反應設備和反應工藝,節(jié)約了成本。此外,該方法加氫反應條件溫和,催化劑活性高,且具有較高的加氫轉化率和加氫選擇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103724152 A,2014 - 04 - 16
一種高選擇性制備3,4-二氯苯胺的方法
該專利涉及一種3,4-二氯硝基苯高選擇性催化加氫制備3,4-二氯苯胺的方法。該方法以3,4-二氯硝基苯為原料,在Pt催化劑存在下,在1.0~3.0 MPa、75~120 ℃條件下進行催化加氫反應制備3,4-二氯苯胺。采用該方法3,4-二氯硝基苯的轉化率達100%,3,4-二氯苯胺的選擇性大于99.6%,脫氯率小于0.2%。Pt催化劑使用安全,催化活性穩(wěn)定,選擇性高,不需加入脫氯抑制劑,通過在Pt催化劑中引入Fe2O3能有效抑制脫氯現(xiàn)象,降低還原時脫氯對反應容器的腐蝕。該方法不需加入溶劑,避免了溶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溶劑回收等問題,降低了設備投資和生產(chǎn)成本。(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CN 103694124 A,2014 - 04 - 02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Viscoelastic Erucicamide Propyl Cationic Surfactants
Yuan Ping1,Mao Jincheng2,Lu Linhua2,Ma Wei1,Lu Minhui1,Yu Jianye1
(1.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Oilf eld Company,Yangzhou Jiangsu 225009,China;2. College of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N-(3-erucicamido)propyl-N-(3-hydroxy)propyl-N,N-dimethylaminium bromide(productⅠ) and N-(3-erucicamido)propyl-N-(3-hydroxy)propyl-N,N-diethylaminium bromide(productⅡ) were synthesized from erucic acid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 Their structures and contents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m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MS,F(xiàn)TIR and two-phase titration. Two acidic viscoelastic surfactant(VES) systems with productⅠ and productⅡ were prepared respectively and thei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productⅠ and product Ⅱ were 97% and 96%,respectively. The viscosity of the VES systems was still greater than 25 mPa·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170 s-1and 100 ℃ after shearing 1 h,which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 for fracturing fluid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both productⅠand productⅡ contained hydroxyl groups,amide groups and C21long alkyl chains,which not only enhanced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surfactants,but also improved their hydrophobicity due to the long chains.
erucic acid;amidation;quaterisation;viscoelastic surfactant;viscosity;fracturing f uid
1000 - 8144(2014)07 - 0811 - 05
TQ 423.12
A
2014 - 01 - 28;[修改稿日期] 2014 - 04 - 08。
袁萍(1964—),女,四川省射洪縣人,大學,高級工程師,電話 0514 - 87760401,電郵 yuanp.jsyt@sinopec.com。
江蘇石油勘探局科技攻關項目(JS1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