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理蓮
摳門老爸
“親愛的,放松點,沒人會因為我們偷藏了三明治就用機槍掃射我們?!痹诎屠璧纤鼓針穲@入口處,本·哈奇跟神情緊張的妻子黛娜耳語道。在他們背后的墻壁上,有著明令禁止攜帶食物入園的宣傳畫。
但為了省下午飯錢,本·哈奇選擇了讓家人冒險。除了在妻子包里藏三明治,他還將4個法國長面包用皮帶捆扎在8歲女兒菲比和6歲兒子查利的腿上,再用他們寬大的短褲掩蓋住。孩子們穿的衣服里也藏有切片的火腿、蘋果、酸奶和奶酪。而這些食物,都是本·哈奇從酒店的自助早餐順手牽羊來的。
沒有比他更厚顏無恥的節(jié)儉主義者了?!拔揖芙^花冤枉錢!巴黎的物價太高了,一個分量極少的比薩餅就要6歐元,一個普通的火腿乳酪夾心面包就要7歐元,還有那些貴得要命的飲料和冰淇淋……”
本·哈奇和妻子黛娜絕非經(jīng)濟困難戶。他們都是收入頗豐的作家,在英國蘇塞克斯郡有一套半獨立的別墅和一輛嶄新的大眾帕薩特。對本·哈奇來說,節(jié)儉與是否有錢無關,它是一種精神,而他這種精神遺傳自母親。
“女版葛朗臺”
相比堪稱“摳門鼻祖”的母親安,本·哈奇的節(jié)儉技術簡直就是業(yè)余水平。
安曾跟著生活在食不果腹的二戰(zhàn)時期的母親吃盡了苦頭,節(jié)儉早已深入她的骨髓。直到去世那天,她都始終把日子過得像破產(chǎn)一樣——盡管她住在英國白金漢一幢大別墅里,丈夫戴維·哈奇爵士是一位收入相當可觀的BBC廣播電臺的臺長。
她的一毛不拔簡直到了傳奇的地步:上一頓沒吃完的剩菜,哪怕是一勺湯,下一頓也必定會出現(xiàn)在餐桌上。一次在周日戶外燒烤時,小本·哈奇發(fā)現(xiàn)雞胸里竟然藏了5顆青豆——那是他們前一晚沒喝完的湯里剩下的!“如果剩菜太多,下一頓會干脆沒有新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鍋用開水煮開的‘大雜燴?!北尽す嬲f。
家里的食物也從來都是廉價的。安會用便宜的、咀嚼如木頭的馬肉給家人制作漢堡包;會為了買一把便宜兩便士的生菜在雨中轉(zhuǎn)悠半個小時;有一次當她發(fā)現(xiàn)別墅院子里長了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大黃后,大黃瞬間成了餐桌主角:大黃奶油、大黃果餡餅、大黃面包屑……直到現(xiàn)在,一提起大黃,本·哈奇還會反胃。
這些還不是老太太節(jié)儉的最高境界。她連牙齒掉了都舍不得看牙醫(yī),會用超強力膠水把它們重新粘回口腔。這個方法同樣被運用到家里那些不小心被打破的盤子、飾品、玩具,甚至家具上?!拔液么跏莻€臺長!”面對餐桌上總是“裂痕斑斑”的餐具,老哈奇忍不住發(fā)出抗議,“我們買得起新盤子!”老太太卻只顧低頭扒飯,充耳不聞。
任何人的抗議都是無效的,家里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什么新東西?!拔覀兗依镉腥置?,母親為了省下一家五口的理發(fā)錢,甚至用那把剪肉的剪刀給我們剪頭發(fā),連身為臺長的父親也不例外?!?/p>
母親的遺產(chǎn)
家里雖然不差錢,安卻堅持做著熨燙衣服的零工,還因此將丈夫當作收衣工來使喚。
“父親每天上班都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在見過諸如約翰·漢弗(英國廣播界名主持)這樣的社會名流,以及布置完廣播臺里的工作后,在急急忙忙的下班路上,還得吩咐司機將路虎車開到村子里,挨家挨戶去收那些皺巴巴的衣物?!?/p>
“你媽讓我‘接地氣了!”當安穿著背后印有“熨燙女工”字樣的連衫褲工作服在一旁工作時,戴維這樣告訴三個孩子。雖然他從來不肯承認,但妻子有時的確讓他感到丟臉,特別是當有名人朋友到家里來拜訪、安卻穿著那套連褲衫工作服去門口接待時。但是,戴維愛妻子,也心疼她曾吃到的苦頭。
家里的三個孩子卻在母親去世時才真正理解了她。之前他們一直覺得母親很丟臉,比如請同學到家里來做客,剩菜剩飯同樣會毫無疑問地擺上桌。本·哈奇還因此被同學嘲笑過“小葛朗臺”。如果不是母親去世前發(fā)生的一件事,本·哈奇很可能會走另一個極端——揮金如土。
母親得了癌癥,身體十分虛弱,但她居然支撐著身體,帶著一家子去酒館聚餐——真是前所未有的奢侈。飯后,出乎意料地,母親給了三兄妹每人一張兩萬英鎊的支票?!皩砟銈冸x家開始工作時,不會因為一無所有而擔驚受怕了。”母親欣慰道。
那些錢是她近20年、每天花幾個小時熨燙衣服、每小時收費5英鎊攢下來的。三個十幾歲的孩子,那一刻心里五味陳雜,眼里滿是淚水。
“坑娃”的父親
母親去世后,本·哈奇發(fā)誓要將她節(jié)儉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母親那筆珍貴的遺產(chǎn),讓他明白了金錢的價值,它使離家后的他避免了流落街頭,住進了屬于自己的公寓。當他結(jié)婚后,他便發(fā)誓要像母親那樣,讓一家人都學會節(jié)儉。
比如,他總是在Oxfam店為一家人購物。那是一家慈善商店,所有東西都是二手貨。本·哈奇在此店給孩子們買玩具、衣服,甚至妻子的生日禮物。孩子們倒是不介意,還開心地管這兒叫“玩具店”,妻子黛娜有時卻埋怨本·哈奇節(jié)儉過頭了!
對女人來說,40歲是個憂傷的年齡,本·哈奇卻送了妻子一件“新”的二手大衣作為生日禮物。黛娜當即發(fā)火,指責他不夠愛自己,生日禮物不真誠??摁[過后,她卻還是乖乖接受了大衣。近十年婚姻,她曾因本·哈奇的節(jié)儉,與他天天爭吵,后來卻慢慢接受了這樣的生活。她也早嘗到了節(jié)儉的甜頭。比如,因為本·哈奇的節(jié)儉教育,她總能在孩子們身上省下一大筆錢,從而用到諸如支付電話費這樣很實際的用處上去。
本·哈奇的兩個孩子很容易得到快樂和滿足,毫無攀比心和虛榮心?!叭ツ晔罴伲乙粋€朋友給孩子們買了一款任天堂的掌上游戲機,結(jié)果他們玩了一個上午就厭倦了。而我給孩子們送了一個鄰居放在回收垃圾箱旁不要的大硬紙板盒,他們玩了整整一個夏天。我兒子在盒子上畫了車輪,每頓飯都坐在里面吃,仿佛那是他的‘汽車餐廳。他們還稱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
本·哈奇認為,孩子并不需要昂貴的東西,他們只需要愛和陪伴。不過,他對孩子們有些節(jié)儉教育,的確令人大跌眼鏡。比如,多年來,他終于成功讓孩子們相信,把去了皮的橘子用叉子叉上吃,其實和吃冰淇淋是一樣的——太“坑娃”了!
要節(jié)儉,不要臉
對黛娜來說,節(jié)儉對一家人最實際的好處,是每年都能外出旅行七八個月?!拔覀儠⒆约旱姆孔幼獬鋈ィ缓笤诼眯衅陂g邊玩邊寫作。”他們曾用5個月時間,繞著英國開了8000英里,拜訪了這個國家的每個大城小鎮(zhèn)。
《魯昂之路》則記述了他們一家在法國為期3個月的“窮游”。書中,本·哈奇總結(jié)出節(jié)儉精髓:要節(jié)儉,不要臉。
住過的每一家酒店里的免費物品,都被他們無一幸免地打包:小包裝的洗發(fā)劑、肥皂、牙膏、發(fā)泡劑、護膚液以及圓珠筆。每天在酒店吃自助早餐,他們都會順便“拿”一份午餐:面包、奶酪、酸奶、蛋糕、水果,以及用來打包這些食物的大量餐巾紙。
在法國,未滿4歲的兒童在所有景點都是免門票的。于是,本·哈奇從6歲兒子查利比同齡人矮一大截這個不幸的事實中看到了“節(jié)儉光環(huán)”——他將查利放進嬰兒車,直到在入口處完成檢票,才允許他說話;如果他同意抱著玩具熊,或者吮吸大拇指的話,還會有額外的獎勵——一切都是為了讓他看起來只有3歲的稚嫩模樣。
偷藏食物進迪斯尼樂園那次,他們并沒有被抓現(xiàn)行。當在樂園玩耍期間,本·哈奇在妻子手提包里摸薯片時,把對方嚇得大叫起來:“你怎么沒告訴我,你在我包里藏薯片了!”本·哈奇賊笑道:“最優(yōu)秀的毒騾甚至從來不知道自己是毒騾?!?/p>
本·哈奇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一家子都變得“摳門”起來。比如,女兒菲比領到一英鎊的零用錢后告訴他:“我要儲存起來將來買婚紗?!边€有妻子黛娜前幾天將兒子沒喝完的蘋果汁倒回了塑料盒,這讓本·哈奇很感動:“那可是我母親的老把戲。我想,母親會因此感到驕傲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