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公路工程開發(fā)有限公司,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橋梁預制單梁的靜載試驗技術
高俊峰
(駐馬店市公路工程開發(fā)有限公司,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橋梁靜載試驗是鑒定梁(板)安全營運的主要手段,文中擬就試驗方法、步驟及檢測結果及其修正逐一作了分析對比,為類似梁(板)提出了靜載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橋梁;預制單梁;靜載試驗
隨著近年來公路建設的發(fā)展,各種橋梁的建設也日漸增加,而因造價、工期、施工難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大部分橋梁預制、吊裝的組合梁(板)橋,而在架設梁(板)前對單梁(板)及在成橋后對全橋做靜載試驗檢測設計是否安全、施工質量是否滿足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此,本文以《鄭盧高速洛寧至盧氏段土建二標大元中橋25m箱梁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靜載試驗報告》為例,對架設前單梁(板)靜載試驗的步驟及操作技術作分析。
鄭盧高速洛寧至盧氏段土建二標大元中橋設計荷載等級為:公路-I級,橋梁上部結構采用25m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后張法)箱梁(混凝土標號為C50),先簡支后連續(xù)結構體系。
表1 19-5號箱梁在各級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測點撓度測試結果與分析
圖1 箱梁跨中截面撓度和應變測點布置示意圖(圖中單位為cm,B代表應變測點,W代表位移測點)
圖2 箱梁1L/4、3L/4跨截面撓度和應變測點布置示意圖(圖中單位為cm,B代表應變測點,W代表位移測點)
圖3 19-5 號箱梁(中跨邊梁)跨中截面示意圖
由委托單位確定的靜力荷載試驗梁為:19-5號箱梁(中跨邊梁),試驗梁混凝土已達到齡期。設計單位要求的19-5號箱梁(中跨邊梁)試驗梁跨中截面最大控制彎矩均為:2860kN/M。
1 參照的設計規(guī)范與標準
1)《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2)《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2004);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4)《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JTG/TJ21-2011)。
2 承載能力判斷標準
根據(jù)施工圖設計文件和遵循的設計規(guī)范,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的力學性能設計要求為:
1)設計跨中彎矩作用下,預制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抗彎承載能力滿足要求;2)試驗荷載作用下預制箱梁的最大豎向撓度,不超過1/600L,L為計算跨徑;3)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滿足預應力構件對裂縫的要求;4)主要測點的相對殘余變位和相對殘余應變不超過20%。
根據(jù)以上原則,推出判斷構件承載力狀態(tài)的主要標準為:試驗荷載作用下,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控制截面撓度和應力(變)測試數(shù)據(jù)小于計算結果,即:校驗系數(shù)應小于1.
表2 19-5號箱梁在各級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測點應力測試結果與分析
1)試驗梁在各級荷載作用下跨中、L/4、3L/4的撓度;2)試驗梁在各級荷載作用下跨中、L/4、3L/4截面的應變情況;3)試驗梁在荷載完全卸除后變位和應變的恢復情況;4)試驗梁在荷載作用下的裂縫等病害的發(fā)展、開展情況。
1 試驗加載方案
本次預制梁荷載試驗的試驗工況/測試項目為梁跨中最大正彎矩工況,試驗控制截面為跨中正截面。19-5號箱梁(中跨邊梁)試驗梁單梁(裸梁)跨中彎矩靜力荷載試驗的控制值為:2860kN*M。結合試驗現(xiàn)場條件,試驗梁實際靜力荷載試驗的跨中彎矩控制值為:2864 kN*M。
試驗加載按跨中彎矩等效原則、采用在試驗梁跨中頂面施加集中力的方式。試驗梁的支撐長度為23.5m,
根據(jù)跨中截面彎矩等效原則,19-5號箱梁(中跨邊梁)換算成控制集中試驗荷載為:p=487kN。
正式加載前對試驗梁進行預加載,使結構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預加荷載取為最大試驗荷載的30%左右,預壓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消除支點和儀器接觸等不利影響,卸載10分鐘后正式試驗。
正式試驗加載,每級加載后持續(xù)10分鐘再觀測、記錄數(shù)據(jù)。卸載分三級卸載,分別為60%、30%、0。
2 檢測內容及量測儀器設備
1)測量梁跨中、1/4跨、3/4跨處正截面的應變及其分布情況。使用應變片及靜態(tài)數(shù)據(jù)采集儀等設備;2)測量梁支座處、跨中、1/4跨、3/4跨處的豎向位移。使用百分表位移計、磁性表座等設備;3)試驗梁在荷載完全卸除后變位和應變的恢復情況;4)觀測梁跨中處附近下邊緣表面的裂縫開展與發(fā)展情況。
3 測點布置
(1)應變測點
試驗箱梁跨中、1/4跨、3/4跨截面在底面和側面腹板上設置應變測點。應變測點布置方案如圖1、圖2所示,每片試驗梁共計16個應變測點。
(2)撓度測點
試驗箱梁在支座處、跨中、1/4跨、3/4跨處布置豎向位移測點點。位移測點布置方案如圖1、圖2、圖3所示,每片試驗梁共計10個位移測點。
1 試驗梁撓度測試結果與分析
表3 19-5號箱梁在各級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測點應力測試結果與分析(續(xù))
表4 19-5號箱梁各測點殘余撓度測試結果與分析
表5 19-5號箱梁各測點殘余應變測值結果與分析
經(jīng)過支座變形修正和測試誤差處理后,19-5號箱梁在各級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測點的撓度測試結果與分析列入表1中。
分析可知:
實測最大級試驗荷載作用下跨中截面撓度最大值為13.71mm,理論撓度值為14.42mm,撓度校驗系數(shù)為0.95,滿足相關試驗標準的要求。
由試驗結果知,在最大級試驗荷載作用下,梁體的最大撓度為13.71mm,撓跨比F/L=13.71/23500=1/1714,遠小于1/600,說明試驗梁的結構剛度滿足設計要求。
2 試驗梁應力(變)測試結果與分析
經(jīng)過測試誤差處理、將測試應變轉化為應力,19-5號箱梁在各級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測點的應力測試結果與分析列入表3中。
分析可知;
試驗梁在最大試驗荷載作用下,實測梁體跨中截面下緣的最大拉力為5.85MPa,理論計算值為9.2MPa,應力校驗系數(shù)為0.64,滿足相關試驗標準的要求。
3 試驗梁殘余變形測試結果與分析
試驗荷載完全卸除后,19-5號箱梁各測點的殘余撓度測試結果與分析列入表4中,殘余應變測試結果與分析列入表5中。
分析可知:
試驗荷載完全卸除后,試驗梁的最大相對殘余撓度為11.3%,最大殘余應變?yōu)?0.8%,均小于20%,滿足相關試驗標準的要求。
4 試驗過程中試驗梁結構狀況檢查
在試驗梁靜力荷載試驗過程中,經(jīng)仔細檢查,在跨中和其他結構部位未見任何由于試驗荷載作用而產(chǎn)生的結構病害;試驗梁結構未有任何異常情況發(fā)生。
根據(jù)靜力荷載試驗結果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實測最大級試驗荷載作用下跨中截面撓度最大值為13.71mm,理論撓度值為14.42mm,撓度校驗系數(shù)為0.95,滿足相關試驗標準的要求。試驗撓跨比F/L=13.71/23500=1/1714,遠小于1/600,試驗梁的結構剛度滿足設計要求。
試驗荷載完全卸除后,試驗梁的最大相對殘余撓度為11.3%,最大殘余應變?yōu)?0.8%,均小于20%,滿足相關試驗標準的要求。
在試驗梁經(jīng)理荷載試驗過程中,經(jīng)仔細檢查,在跨中和其他結構部位未見任何由于經(jīng)驗荷載作用而產(chǎn)生的結構病害;試驗梁結構未有任何異常情況發(fā)生。
綜上所述,試驗梁19-5號箱梁(中跨邊梁)抗彎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在最大設計荷載作用下,試驗梁剛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試驗梁處于彈性工作狀態(tài)。試驗梁結構性能滿足設計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
[1]闡述橋梁單梁靜載試驗[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3).
U448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獻標識碼: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