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憲恩
摘要:本文從地質勘察測量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與基本原則出發(fā),對地質勘察測量中幾種常用放樣方法和精度進行分析,并提出地質勘察測量放樣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地質勘察測量放樣方法精度分析
在地質勘察測量中放樣會對整體測量質量與效果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通過準確的測量放樣,不僅有助于明確施工位置,為地質勘察測量提供了準確的方向,保證測量精度,還能促進測量作業(yè)能夠順利開展,也為地質勘察質量檢查、測量、地籍繪制等作業(yè)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在地質勘察測量中若選擇沒有正確的放樣點,就會直接影響到測量精度,難以保證地質測量工作的開展,也無法滿足施工質量。當前在地質勘察測量工作中輔助放樣的工具有很多,常用的設備包括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全站儀、GPS-RTK測量系統(tǒng)等,采用這些實用的測量工作,有助于提高放樣精度,減少測量誤差,使地籍測繪的精度隨之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得到了雙重提升,保證地質勘察作業(yè)的順利完成。
1 地質勘察測量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與基本原則
地質勘察測量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地質剖面測量、地質填圖測量、鉆探工程測量、坑探工程測量、高程控制測量、地質勘探工程測量、勘探區(qū)平面測量、勘探區(qū)地形圖測繪等,地質勘探工程測量工作可分為測量勘探線剖面、布測勘探基線與勘探線以及測量定位勘探線基點、探槽、端點、坑口、探井、地質點、取樣鉆孔、勘探坑道測量、豎井聯(lián)系測量等環(huán)節(jié)。開展地質勘察測量工作應嚴格遵循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切記不可多工序同時進行,每完成一階段工作后,對測量結果進行驗算核對后,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在地質勘察測量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以質量為第一,保持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保證測量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合理性,保護各項測量設施及工具。地質勘察測量的主要任務是將施工設計圖紙上的地質勘察豎井、鉆孔、平洞等放樣在現(xiàn)場中,對現(xiàn)場已完成施工作業(yè)的平洞、豎井、坑槽探、物探點、鉆孔、地質點等內(nèi)容進行連續(xù)測量,并計算出準確的坐標值、高程值,將其繪制于區(qū)內(nèi)大比例的地形圖上,根據(jù)實際測量的地質剖面結果繪制地質剖面圖,并將地質勘察的各種定點位置、地質界線點等繪制在區(qū)內(nèi)大比例的地形圖上。地質勘探工程測量任務包括交礦區(qū)地形圖、礦區(qū)、剖面圖、勘探工程點位布置圖等資料的補充和修正。
2 地質勘察測量中幾種常用放樣方法和精度分析
地質勘察測量中放樣是指根據(jù)施工設計圖紙上的坐標在現(xiàn)場設置標樁,中心點坐標即為預定的設計值。在地質勘察測量的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輔以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全站儀、GPS-RTK測量系統(tǒng)等工具,選擇合適的放樣方法,常用的放樣方法包括極坐標法、后方交會法、前方交會法等。放樣準備前期,對整體工程項目進行觀測,對其地質情況進行準確的測量,放樣點與施工設計圖紙的坐標位置一致,保證定位誤差、施工高程誤差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值內(nèi),有助于提高放樣精度。對測量定點周邊地質情況勘察完成后,還需對定點平面位置、高程進行復查,保證滿足施工設計要求,并將具體的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
2.1 極坐標法及其精度分析 極坐標法作為地質勘察測量中常用的一種放樣方法,屬于平面坐標放樣法,具有操作靈活、方便的優(yōu)點,根據(jù)某點至原點的距離與角度來測量這一定點的具體位置,首先建立兩個已知點A、B,在A點上設置全站儀,作旋轉角度β,確立坐標范圍,計算放樣距離S1、S2,根據(jù)放樣距離的打樁找出定點位置,在坐標范圍內(nèi)明確定點的具體位置。在極坐標法中劃分坐標范圍及放樣距離是找出定點坐標的主要方式,旋轉角度誤差、距離誤差是影響放樣精度的主要因素,通過計算旋轉角度誤差、距離誤差就可得出放樣精度,極坐標法見圖1所示。
■
2.2 前交會法及其精度分析 前交會法是指建立兩個已知點A、B,計算未知量P,設置測角、交會邊長,計算出放樣定點位置。根據(jù)測角的誤差計算放樣點位誤差,前交會法見圖2所示。
■
2.3 后交會法及其精度分析 后交會法是指建立三個已知點A、B、C,計算未知量P,觀測這三點的角度關系,設置水平角,來計算出放樣定點位置。根據(jù)放樣點至控制點的距離、交會方向坐標方位角輔助角,計算放樣精度,后交會法見圖3所示。
3 地質勘察測量放樣的注意事項
在地質勘察測量中放樣是影響整體測量效果與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有效的測量放樣,有助于明確施工位置與方向,保證后續(xù)的測量作業(yè)能夠順利實施,為地質勘察測量提供了準確的方向,保證測量精度,同時也為地質勘察質量檢查、測量等作業(yè)提供了方法和依據(jù)。在地質勘察測量中準確的放樣位置,有助于保證勘察結果的合理性,獲得理想的測量精度,雖然放樣方法及其精度計算方法比較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放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務,在明確放樣位置后,還需加強核對是否與施工設計要求一致。放樣核對的方法與技術比較豐富,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放樣點核對方法。
下面提出多種放樣點核對方法,第一種,由兩個測量人員共同完成,首先明確控制點、設計點的坐標位置,由測量人員分別對其進行核算,最終將兩種測量結果進行對比觀察。第二種,采用多種計算工具,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進行核對,保證放樣點位置與施工設計要求一致。第三種,采用其他角度去觀測放樣點位置,加強核對。第四種,采用反算方位角判斷象限,觀測有無存在差錯。第五種,對放樣點位置采用對算或逆算的方式,提高核對效果。第六種,按照放樣點比例繪制略圖,與設計圖紙進行對比,易于發(fā)現(xiàn)其中的差錯。另外還需注意,采用后方交會法放樣時,至少根據(jù)四個控制點來測定放樣的位置,應選取與危險圓半徑距離一倍的位置。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常用的三種放樣方法及其精度進行了分析,即極坐標法、后方交會法、前方交會法,提出了放樣中應注意的問題。由于在實際的地質勘察測量中,放樣是一件重要的操作環(huán)節(jié),為達到理想的測量精度,保證勘察結果的合理性,即使放樣方法及其精度計算方法比較簡單,但在明確放樣位置后,還需對其進行多角度、多種計算方法的核查,保證放樣點位置與施工設計要求一致,從根本上提高測量的質量和作業(yè)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海波.RTK測量原理及其在地質勘察測量中的主要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2).
[2]邵傳珍.淺談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在地質勘察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2(35).
[3]紀德生.GPS RTK測量技術在地質勘察中的應用實例[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