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量施用化肥、農藥成為農業(yè)生產主導方式,也為解決國民溫飽和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這樣的生產方式也使土壤有害物質越來越多,板結加重,土傳病害增多,農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品質下降,消費安全問題突出。這一狀況,在現代農業(yè)條件下必須解決。
土壤深淺不一 緣何健康不同
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地處渭北高原,境內溝壑縱橫,晝夜溫差大,利于高品質果品生產。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宜川縣開始栽植蘋果, 現在有蘋果2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90%以上,其中進入掛果期的有16萬畝,蘋果已成為宜川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宜川蘋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稱,品質優(yōu)良,色澤艷麗,風味濃郁且耐貯藏,譽滿四方。
在宜川這樣的蘋果優(yōu)生區(qū),地下土壤是否一定健康?“看起來健康的植株,深層土壤未必就健康?!辟惐娭袊寥辣=〈龠M會會長呂周鋒說。在西坪塬村村民安強的蘋果地里刨出一棵樹的根系查看,記者發(fā)現,距離地面20 cm以下,根系并非想象中發(fā)達,甚至出現腐爛的現象,一扯就斷,有的根系旁邊甚至還有沒有消融的化肥顆粒?!半m然植株看起來茂密,樹干光潔,但是土壤問題還是很嚴重,并且是長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就會引起樹體病害發(fā)生?!笨吹酵寥莱霈F的問題,呂周鋒心情沉重。在距離地面10 cm左右,土壤狀況又有不同,不僅疏松透氣,而且該土層根系發(fā)達,還有蚯蚓活動。使用土壤檢測儀為這片果園土壤進行檢測,發(fā)現在距離地面20 cm以下的土壤都呈酸性或強酸性,而在10 cm處呈現中性。“大多數農作物都會在中性,也就是pH值等于7的中性土壤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而這里的深層土壤pH值為4左右甚至更低,酸性嚴重,會明顯阻礙作物生長。”呂周鋒說。
同樣一塊土壤,緣何耕層不同,土壤健康狀況就不同?呂周鋒的答案是,健康的耕層是經過土壤保健處理的結果。
土壤健康 才能生產出高品質農產品
從2011年開始,宜川縣丹州鎮(zhèn)西坪塬村村民安強開始引進陜西賽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土壤保健技術,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土壤改良。他的5畝蘋果園果齡已經超過13年,依然郁郁蔥蔥,毫無衰勢?!爸肮麡涞牟『Χ急容^嚴重,土壤也常出現板結的情況,經過賽眾公司指導使用了他們的土壤改良技術后,根腐病消除了,腐爛病也得到控制,土壤疏松透氣,尤其是和深層有大量化肥積累和污染的土壤相比,土壤非常健康,我的大齡果樹長勢反而一年比一年好。”安強說。
“農民傳統的施肥方式都普遍采用溝施、集中施肥的方式,不僅造成了肥料的嚴重浪費,肥料集聚在土壤中在還會產生肥害,燒壞根系,并且靠施肥增加產量的粗放式管理方式,破壞了耕地原有的生態(tài)組合,造成地力下降,產量下降。”賽眾28動植物營養(yǎng)研究所高級農藝師侯高禮說。“經過土壤改良后的耕層,有效降低了病害,中和了pH值,達到了生產健康農產品的標準”,候高禮說。同樣在宜川縣,秋林鎮(zhèn)左家村的村民孫金亮也是土壤改良的受益者,經過兩年的改良,他的蘋果園病害少了,產量比之前每畝還多出100 kg來,“土壤改良時是用賽眾土壤調理劑配合其他肥料撒施,然后深翻20 cm左右,所以對近地表10~20 cm的改良作用最明顯,不用和別的果園比較,單和一片土地的不同耕層比較就能明顯看出土壤改良的效果。”孫金亮說。
“考察和檢測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宜川縣仍然存在大面積不科學的施肥方式,這是導致宜川縣土壤出現嚴重的土傳病害和板結的主要原因,所以急切需要呼吁農民采取正確的施肥方式?!蔽鞅鞭r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果樹植保專家杜志輝說。他針對宜川縣果樹錯誤的施肥方式,給出以下施肥管理措施:①施肥時間應集中在3月、6月、9月進行,9月主施基肥,3月份以氮肥為主配合賽眾土壤調理劑施用,5~6月份磷鉀肥為主,以促進花芽分化,果實發(fā)育。②施肥方法上,建議采用新三元復合肥形式,即有機肥、復合肥、賽眾土壤調理劑,以均衡營養(yǎng),保持土壤健康,方法上采用主干外30 cm到樹冠陰影處均勻撒施,并深翻20~30 cm的方式。
如今,安強是村里“新三元復合肥”施用方式的推廣人之一。他說“改變錯誤的施肥方式,進行土壤改良,凈土潔食,不僅對于農民增產有益,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職責。”
在宜川縣丹州鎮(zhèn)西坪塬村,賽眾土壤保健促進會的專家在蘋果園內進行土壤檢測和施肥示范的過程中,村民徐大爺一直在旁邊默默地看著。活了70多年,從來沒有聽過土壤還會得病這回事,所以專家講的每個問題他都認真聽著,刨開的每個土壤檢測點他都湊到跟前去瞧瞧?!伴L了見識,也學了知識,種了幾十年地,原來很多經驗都是錯的,看來我們老年人更應該多了解新的技術!”徐大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