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聞》記者野島剛曾對北京與臺北兩個故宮博物院院長做過專訪。他在《兩個故宮的離合》一書中披露了兩位院長對宮中收藏的看法。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一再強(qiáng)調(diào)北京與臺北故宮之間的“互補(bǔ)性”。我故意找碴問他:“關(guān)于您提到互補(bǔ)性,但是臺北故宮相關(guān)人士認(rèn)為北京故宮是個空殼子。北京故宮的紫禁城雖是登錄為世界遺產(chǎn)的偉大建筑,但是好的收藏品全都被帶到臺北去了?!?/p>
鄭欣淼有點動怒,他一一反駁?!斑@個我不同意,我認(rèn)為最主要是臺北故宮確實不了解北京故宮,包括北京故宮的人也都不了解。不要說是臺北,大陸好多人也不清楚。臺北故宮的收藏品一直是比較公開的,過去也曾經(jīng)到美國展覽,賬目是比較清楚。北京故宮一直沒有對外公布過,也沒有花力氣在對外宣傳上。還有展示的場所是宮殿,這對北京故宮有很大的限制。來故宮的人很難把所有的展場都走過,地方太大了,不容易參觀也是一個原因?!?/p>
“具體地說,北京故宮在哪些方面比較好?”
“中國傳統(tǒng)的文物,例如青銅器、書畫、玉器,在臺北故宮近一萬件,我們擁有十四萬件,臺北故宮的收藏品,在宋、元以前的宮廷珍品方面比北京故宮多,但是我們在明清文物方面比較豐富。最好的書法作品是西晉和東晉時期,北京故宮在這方面收藏很多?!?/p>
2009年10月舉辦的“雍正大展”,實現(xiàn)了兩岸故宮的合作辦展。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表示:“雖然沒有北京故宮的展品也可以辦展,只是質(zhì)量上達(dá)不到這么淋漓盡致。例如我們有畫像,但是沒有雍正皇帝裝扮成道士的像,或是外國人的畫像。我們也沒有十二美人圖,從這個美人圖就可以知道雍正的審美觀。有了北京故宮的協(xié)助,讓這次的展覽更加多元而完整?!闭浴段膮R讀書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