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瑛
【摘要】目的探討血必凈注射液在膿毒癥中的治療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治療了80例膿毒癥患者,將他們隨機分成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方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給予血必凈,通過觀察相關炎癥因子、預后情況以及APACHEⅡ評分等來評定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IL-6、TNF-α、CRP水平明顯下降,且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觀察組MODS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APACHEⅡ平均評分為(14.39±3.32),顯著低于對照組(22.39±4.32)(P<0.05)。結論血必凈能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改善膿毒癥患者的預后,適于在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膿毒癥;血必凈;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8-0136-02
膿毒血癥的病情極其兇險,是外科術后導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血必凈是治療膿毒血癥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中藥制劑,部分臨床醫(yī)生對其評價較高。為了探討血必清的使用價值和臨床意義,我院開展了以下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治療了80例膿毒癥患者,按照致病原因80例患者可分為以下幾類:創(chuàng)傷35例(43.75%)、燒傷15例(18.75%),嚴重感染20例(25.00),術后10例(12.50%)。將他們隨機分成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中,男:女=22:18,年齡為19~68歲,平均年齡(36.3±5.5)歲;對照組中,男:女=23:17,年齡為19~67歲,平均年齡(36.8±5.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和觀察內(nèi)容
對照組:清除原發(fā)和轉移病灶,及早、足量、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治療,給與胸腺五肽以增強患者免疫力。觀察組:除以上治療外,另給與血必凈注射液,其用法:血必凈10mL,Bid,ivgtt。兩組的療程均為2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檢測兩組患者的血常規(guī)和炎癥相關指標,并對兩組患者進行APACHEⅡ評分。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無出現(xiàn)并發(fā)癥、有無死亡。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mean±SD)來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 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兩組的炎癥相關指標比較
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IL-6、TNF-α、CRP水平明顯下降,且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的預后比較
觀察組40例患者中合并MODS者5例(12.50%),死亡3例(7.50%),存活37例(92.50%);對照組40例患者合并MODS者13例(32.50%),死亡10例(25.00%),存活30例(75.00%),兩組患者的死因為MODS或原發(fā)病。觀察組MODS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對照組(P<0.05)。
表1治療前后兩組的炎癥相關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shù)(n) 時間 IL-6 TNF-α CRP
觀察組 40 治療前 515.49±139.95 39.09±24.45 14.09±8.45
37 治療后 315.89±131.45□ 26.39±13.65□ 7.01±4.45□
對照組 40 治療前 512.69±143.45 39.24±21.37 13.89±9.45
30 治療后 419.09±178.45 35.09±14.89 9.39±4.32
注:□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2.3 兩組的APACHEⅡ評分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的平均評分為(28.09±6.45),對照組的平均評分為(27.79±5.8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平均評分為(14.39±3.32),顯著低于對照組(22.39±4.32)(P<0.05)。
3討論
膿毒癥在外科中較為常見,致病條件有[1-2]:①創(chuàng)傷嚴重且多發(fā),或全身大面積中、重度燒傷,蛋白丟失嚴重;②其他系統(tǒng)的嚴重感染,病灶迅速擴大、蔓延,病情難以控制;③患者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合并心、肺嚴重疾病,抵抗力較差;④濫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diào),致病菌伺機滋生繁殖,或長期依賴激素治療造成免疫力低下;⑤術中未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或術后引流不暢??蓪е履摱景Y的病原菌譜極其寬廣,這些致病菌侵入患者的血液系統(tǒng)后,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繁殖并產(chǎn)生大量的內(nèi)毒素和外毒素,誘導炎性介質的生成和釋放,引起各組織和器官的血供減少、功能障礙。
CRP是臨床中最常用的反映感染嚴重程度的指標之一,也能作為評價藥物療效的指標。炎癥介質IL-6、TNF-α是引起MODS的直接原因,其水平與膿毒癥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存率和死亡率。若想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預后,就要想法設法降低炎性介質的水平,避免MODS的發(fā)生。APACHEⅡ作為一個綜合性指標,反應了患者在應激狀態(tài)和健康狀態(tài)下的生理功能,能評價膿毒癥患者的整體狀態(tài),血必凈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制劑,通過改善微循環(huán)而提高全身的血液和氧氣供應,其他功效有[3-4]:①不僅能抑制TNF-α的釋放、拮抗內(nèi)毒素作用,還能起到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故使用血必凈治療后患者的IL-6、TNF-α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明顯低于未使用血必凈治療組,為改善患者預后帶來了希望,從本次研究結果看,觀察組患者MODS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對照組;②對血管內(nèi)皮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抵御了致病菌的入侵,減少了血漿蛋白的滲出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APACHEⅡ評分低于對照組,這說明觀察組患者的生理功能好于對照組,整體狀態(tài)較好。
綜上所述,血必凈能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改善膿毒癥患者的預后,適于在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唐麗群,彭娜,潘志國,等. 血必凈注射液對嚴重膿毒癥患者凝血指標及預后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2,19(3):132-136.
[2]陳達,賈浩,朱杰,等. 血必凈治療膿毒癥臨床療效觀察[J]. 醫(yī)學臨床研究,2012,28(12):2300- 2302.
[3]沈洪麗,韓玉,苗曉云,等. 血必凈治療膿毒癥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 世界中醫(yī)藥,2013(1): 45-47.
[4]劉慧,黃艷. 血必凈注射液輔助治療膿毒癥的療效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2,22(26):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