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曦 黃紅雨
【摘要】目的: 探討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114例,根據(jù)是否行人工肝治療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62例患者給予內(nèi)科綜合治療,觀察組52例在內(nèi)科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TBiL、ALT、CHE、PTA及治療有效率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后TBiL、ALT降低較對照組更顯著,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1,且患者CHE及PTA升高較對照組更顯著,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1;觀察組治愈患者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1;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07%,對照組為54.83%,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 人工肝血漿置換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肝功能,縮短住院時間,是治療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人工肝血漿置換, 重型肝炎, 內(nèi)科綜合治療, 療效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8-0113-02
重型肝炎屬臨床危重疾病,病情發(fā)展迅猛且病死率高,肝臟在人體內(nèi)起著合成、代謝、轉(zhuǎn)運和排泄等重要作用[1]。一旦發(fā)生肝炎,患者體內(nèi)大量肝細胞變性、壞死,造成物質(zhì)代謝障礙及毒性物質(zhì)積聚,嚴重損害肝功能,甚至引發(fā)多臟器功能衰竭,其治療的關鍵是減少肝細胞壞死與清除毒素,促進肝細胞再生,有效防治并發(fā)癥[2]。本文采用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0月-年2013年3月收治的114例重型肝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五次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標準診斷[3]。根據(jù)是否行人工肝治療分為觀察組52例,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齡17-68歲,平均(40.6±8.2)歲;急性重型肝炎2例,亞急性重型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45例;乙型肝炎41例,丙型肝炎1例,乙、丙重疊2例,戊肝8例。對照組62例,男45例,女17例,年齡19-67歲,平均(42.6±9.4)歲;急性重型肝炎1例,亞急性重型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56例;乙型肝炎45例,丙型肝炎3例,乙、丙重疊4列,戊肝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內(nèi)科綜合治療,包括臥床靜養(yǎng)、營養(yǎng)支持,應用前列地爾、復方甘草甜素、思美泰等進行護肝、降酶、促肝細胞生長、恩替卡韋抗病毒及防治各種并發(fā)癥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北京偉力WLXGX-888人工肝機給予血漿置換治療,治療前靜注地塞米松5mg,采用單針雙腔導管中心靜脈穿刺或外周血管直接穿刺建立血液循環(huán)通路,血漿置換量2000-3000ml/次,血流速度100ml/min,血漿分離速度25ml/min,給予等量新鮮冰凍血漿置換,治療中靜注30mL10%葡萄糖酸鈣預防過敏治療,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心電、血壓、呼吸等變化。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BiL、AL、CHE、PTA、總有效率及治愈患者住院時間長短。療效判定:治愈:癥狀及體征消失,并發(fā)癥消失且黃疸穩(wěn)定下降,各項生化指標接近正常;好轉(zhuǎn):癥狀及體征消失或緩解,并發(fā)癥得到控制,生化指標恢復在50%以上;無效:病情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死亡及放棄治療者均計入無效病例。總有效率=(治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為σ=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TBiL ALT CHE PTA
(μmol/L) (U/L) (U/L) (%)
觀察組52 治療前: 429.7±191.2 328.5±80.7 2124.6±723.5 25.2±16.5
治療后: 213.1±107.5 157.3±70.1 3974.5±621.6 51.6±12.3
對照組62 治療前: 382.4±169.5 348.4±96.9 2186.2±807.5 26.8±13.4
治療后: 284.1±97.2 218.4±86.9 2893.2±729.4 35.7±12.4
T ?5.4853 ?5.9978 ?8.3551 ?5.9593
P P<0.01 P<0.01 P<0.01 P<0.01
2 結(jié)果
2.1、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BiL、ALT降低較對照組更顯著,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1,且CHE、PTA升高幅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下表1。
2.2、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07%,對照組為54.83%,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見下表2。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組別 例數(shù)治愈好轉(zhuǎn)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521523 1473.07%(38/52)
對照組62 826 2854.83%(34/62)
X2 ?6.9045
P P<0.01
2.3、觀察組治愈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愈患者,兩者比較差異明顯,P<0.01,具體見下表3。
組別 例數(shù) 住院時間
觀察組治愈患者 1532±15
對照組治愈患者 8 45±17
X2?
P?P<0.01
2.4、不良反應:觀察組52例患者共進行131次血漿置換,最多為4次,出現(xiàn)蕁麻疹100次,口唇麻木80次,血壓下降10次,給予抗過敏、降低血液流速及補液后上述不良反應消失,均能順利完成治療。
3 結(jié)論
重型肝炎患者由于肝細胞廣泛壞死,肝臟功能嚴重障礙而導致血清中內(nèi)毒素、膽紅素等代謝產(chǎn)物大量蓄積,繼之對其它臟器功能造成影響而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造成多臟器損害而死亡[4],因此消除患者體內(nèi)毒素,打破肝衰竭惡性循環(huán),減少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恢復肝臟功能是治療的關鍵。單純內(nèi)科綜合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存活率較低,而肝移植是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但受肝臟供體、經(jīng)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作為器官替代治療手段,能暫時替代肝臟分解毒素功能,保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已成為治療重型肝炎和肝臟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5]。人工肝血漿置換是人工肝治療方法的一種,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重型肝炎臨床治療中[6]。通過人工肝血漿置換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漿中膽紅素、內(nèi)毒素、補體激活物、氨等毒性物質(zhì),減少病毒含量,減輕對肝臟及全身組織的毒性作用,切斷病毒與肝臟損害的惡性循環(huán),促進肝功能的好轉(zhuǎn);同時,置換的新鮮血漿大量補充了白蛋白、凝血因子、調(diào)理素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改善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創(chuàng)造了良好機體內(nèi)環(huán)境,有利于肝細胞修復、再生,從而使肝功能好轉(zhuǎn)[7]。
本研究應用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患者,治療后TBiL、ALT下降幅度較采用內(nèi)科綜合治療的對照組顯著,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患者CHE、PTA升高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1;觀察組治愈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1;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08%,對照組為54.83%,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1。故人工肝血漿置換在臨床治療重型肝炎中顯著改善各項生化指標,降低了病死率,縮短了住院時間效果顯著,且耐受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寶華,張長青.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29(9):99-101.
[2]張澤敏,于蘭芳,郭曉紅.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9,1l(3):369-370.
[3]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會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實行)[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10。
[4] 劉俊杰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72例療效觀察[J].肝臟,2012.17(9):697-681。
[5]Emmajm, Matthew.SM.Guyirn.Artificial.Liver aupport: potential to retard regeneration[J].Arch Surg,2004,139: 670-677.
[6]烏達.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32例的臨床觀察[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 2010, 42(5):601-602.
[7]向冬梅,鄭曉航,蓋文元.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0,26(12):88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