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坤沅
【摘要】目的:探討萬古霉素硫酸鈣治療慢性骨髓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間收治的慢性骨髓炎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觀察組采用萬古霉素硫酸鈣治療,對照組采用慶大霉素骨水泥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時間。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后感染控制率為93.3%,對照組為7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感染控制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0。結(jié)論:萬古霉素硫酸鈣治療慢性骨髓炎可顯著提高感染控制率,縮短治療時間,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關(guān)鍵詞】萬古霉素; 硫酸鈣; 慢性骨髓炎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8-0053-02
骨髓炎在骨科病癥中較為常見,骨髓炎臨床中分為三種類型:急性骨髓炎、亞急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目前臨床中急性骨髓炎發(fā)病率不高,亞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較為多見[1]。其中慢性骨髓炎由于骨質(zhì)遭到反復破壞,患者大多經(jīng)歷多次手術(shù),嚴重破壞了患者軟組織和骨質(zhì),致殘率較高,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痛苦[2]。本研究采用萬古霉素硫酸鈣治療慢性骨髓炎,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7月間收治的9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所有患者
就診時均發(fā)現(xiàn)有竇道形成,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流膿或滲液。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男38例,女7例,年齡35-62歲,平均(43.5±2.5)歲。病變部位:脛骨26例,股骨13例,尺骨6例,竇道分泌物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金黃色葡萄球菌20例,表皮葡萄球菌18例,大腸桿菌7例;對照組45例,男39例,女6例,年齡34-63歲,平均(43.8±2.3)歲。病變部位:脛骨25例,股骨13例,尺骨7例,竇道分泌物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金黃色葡萄球菌21例,表皮葡萄球菌19例,大腸桿菌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變部位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術(shù)前對本組患者的病灶細菌進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并給與抗生素治療,治療時間為3d。術(shù)前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并根據(jù)X線顯示的位置將骨窗打開,將病灶腔充分顯露,取出患者的內(nèi)固定物,并將所有潛在感染灶清除,現(xiàn)將炎性肉芽組織清除,在將死骨、缺血壞死組織去除。止血徹底后繼續(xù)清創(chuàng),直至周圍軟組織表明及兩骨折端的骨質(zhì)出現(xiàn)全面滲血。出現(xiàn)出血后立即采用大量鹽水進行沖洗。再用5g硫酸鈣加入1g萬古霉素中調(diào)制成人工骨后,將成顆粒狀的人工骨填充至骨缺損和髓腔中,并于創(chuàng)口深部放置負壓引流管,再進行無張力縫合,避免皮膚直接縫合。術(shù)后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直至體溫恢復正常,定期復查了解硫酸鈣的吸收情況。
對照組:清創(chuàng)手術(shù)及術(shù)后處理方式基本與觀察組相同,清創(chuàng)后將慶大霉素骨水泥珠鏈填塞空腔,術(shù)后兩周將慶大霉素骨水泥取出。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時間,并作臨床統(tǒng)計。療效判定:
(1)患者體溫正常;(2)患肢無疼痛、紅腫,輕壓無疼痛;(3)患處創(chuàng)面愈合;(4)
C-反應蛋白與紅細胞沉降率恢復正常;以上四點情況患者若保持三個月及以上無變化,則可認為感染控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為σ=0.05。
2 結(jié)果
觀察組治療后感染控制3例,感染控制率為6.7%,對照組治療后感染控制12例,感染控制26.7%,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感染控制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具體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感染控制情況及感染控制時間比較
組別 n 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率 感染控制時間(月)
觀察組 45 42 93.3% 3.43±0.12
對照組 45 33 73.3% 5.27±1.22
X2/T X2=4.456 T=10.068
P P<0.05 P<0.01
3 討論
臨床中治療慢性骨髓炎的傳統(tǒng)方法有對創(chuàng)面進行大范圍的清創(chuàng),清除死骨及
壞死組織、抗生素液體對髓腔的清洗及持續(xù)3周以上的靜脈抗生素滴注等,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產(chǎn)生較多不良反應[3]。為了降低抗生素使用的毒副作用,近年來,相關(guān)學者提出了局部抗生素緩釋系統(tǒng),其作為局部抗生素使用的重要載體,在慢性骨髓炎治療上優(yōu)勢較為明顯,其可將藥物直接投到病灶部位,使局部抗生素的藥物濃度達到高峰,且使得進入其他臟器的抗生素藥量減少,減少抗生素對重要臟器的毒副作用[4]。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局部抗生素緩釋系統(tǒng)是慶大霉素骨水泥珠鏈,但慶大霉素骨水泥無法在患者體內(nèi)進行生物降解,需再進行手術(shù)將其取出,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所受痛苦增加。
為了克服慶大霉素骨水泥的一些缺陷,硫酸鈣作為新的骨填充物開始廣泛應用與慢性骨髓炎的治療。硫酸鈣作為抗生素載體主要有以下方面優(yōu)勢:(1)使局部抗生素濃度得到有效提高;(2)作為骨空隙的填充物,其可迅速恢復骨的輪廓形態(tài),避免周圍生長較快的軟組織長入死腔,為骨組織的再生提供了時間;(3)研究表明,硫酸鈣的自然吸收速度與新骨的生長速度相當,伴隨硫酸鈣的吸收,新骨逐漸恢復其生理功能和解剖結(jié)構(gòu),促進修復骨缺損;(4)硫酸鈣可悲生物降解吸收,不會產(chǎn)生炎癥[5]。
萬古霉素具有強大的抗菌作用,是很少有耐藥細菌的抗生素,其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萬古霉素在硫酸鈣中可產(chǎn)生較高的活性,可達73%,將萬古霉素硫酸鈣植入人體后,第一天即可產(chǎn)生較高水平的釋放反應,而后可提供較為穩(wěn)定的抗生素濃度[6]。
本研究采用萬古霉素硫酸鈣治療慢性骨髓炎,治療后感染控制3例,感染控
制率為6.7%,而采用慶大霉素骨水泥治療治療的對照組治療后感染控制12例,感染控制26.7%,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且觀察組感染控制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由此可見,萬古霉素硫酸鈣治療慢性骨髓炎療效確切,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局部給藥方式,有效避免靜脈滴注抗生素產(chǎn)生的毒副作用,且硫酸鈣生物可降解,不需二次手術(shù),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唐開武,唐開禮,周文才.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聯(lián)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慢性骨髓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8):339-341.
[2] 唐延軍,劉建鋒,王憲俊,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shù)、萬古霉素珠鏈填充治療慢性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J].中國臨床研究,2010,23(01):42.
[3] 沈駿,于曉雯,付士平,等.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shù)結(jié)合負載萬古霉素硫酸鈣治療慢性骨髓炎的療效評價[J].上海醫(yī)學,2011,34(03):224-225.
[4] 鄧磊,馬占忠,孫建峰,等.萬古霉素加硫酸鈣骨粉治療慢性骨髓炎[J].中國骨腫瘤骨病,2009,08(05):300-302.
[5] 彭科武萬古霉素硫酸鈣對創(chuàng)傷性慢性骨髓炎的治療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2):97-98.
[6] 趙曉芳,鄒天南,楊丕斌.載萬古霉素硫酸鈣人工骨在非急性骨髓炎治療中的應用[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2,09(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