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嬙
【摘要】闡述臨終關懷的定義、對象、內涵與目的,總結晚期癌癥病人的臨終關懷與護理措施,著重提出基礎護理、疼痛控制、癌癥患者及病人家屬的心理支持是目前臨終關懷的重點護理措施。
【關鍵詞】癌癥;臨終關懷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8-0037-02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的癌癥病人大約160萬,癌癥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癌癥患者不僅身體遭到嚴重摧殘, 而且心理上也經受著巨大的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yī)學科學的迅速發(fā)展,對癌癥患者的臨終關懷成為臨終關懷的主體人群,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
1.臨終關懷的定義
臨終關懷(hospice care)一詞源于中世紀,又稱善終服務、安寧照顧,終末護理等,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6個月或更少)的患者進行適當?shù)尼t(yī)院或家庭的醫(yī)療及護理,以減輕其疾病的癥狀、延緩疾病發(fā)展的醫(yī)療護理。臨終關懷是由社會各層次(護士、醫(yī)生、社會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團體人士等人員)組成的團隊向臨終患者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在內的一種全面性支持和照料[1],并對其家屬給予安慰和關懷的一種綜合性衛(wèi)生服務行為。
2.臨終關懷的對象
廣義上講,臨終關懷的對象為所有生命終末期的生命體。
狹義上講,臨終關懷的服務對象為重病人、老年人、意外死亡者及其家屬,正常衰老、死亡的老年人及其家屬,意外死亡者及其家屬。
3.臨終關懷的內容
臨終關懷不以延長臨終者的生存時間為重,而以提高臨終階段的生命質量、減輕臨終者軀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對臨終病人進行綜合的全方位的關懷。目前國際上對癌癥病人臨終關懷的內容研究較多,但主要圍繞3個基本內容:控制癥狀,支持病人,支持家屬[2]。
3.1基礎護理
臨終患者多有長期臥床,伴有多器官衰竭、咳嗽不暢及排泄異常。因此,應加強病情觀察和基礎護理,預防壓瘡及肺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
3.2疼痛控制
對于晚期癌癥病人,80%~90%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和絕望感,所以首先要減輕或控制患者的疼痛和其他不適癥狀達到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3]。WTO推薦的三階梯止痛法是腫瘤治療重點之一。具體方案是:第一步,使用非麻醉性鎮(zhèn)痛劑,如阿司匹林,安痛定,布洛芬等,適用于晚期癌癥輕,中度疼痛病人。第二步,當使用常規(guī)非麻醉鎮(zhèn)痛劑無效時,應加入可待因等弱阿片類藥物。第三步,當以上復合用藥仍不能解除疼痛時,對于中度到劇烈疼痛病人應用強阿片類藥物,如嗎啡等[4]。此外,還可通過與病人有效交流,用安慰、鼓勵和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消除患者對疼痛恐懼感,提高其疼痛閾值。
3.3改善病人營養(yǎng)
臨終患者普遍存營養(yǎng)狀況不良,包括疾病消耗及食欲欠佳等原因。除對癥治療外,應著重進行思想教育,務必使病人了解到正常的飲食如同挽救病人生命的藥物一樣重要,同時指導家屬有效地進行飲食搭配、鼓勵病人進食,保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量。對不能進食者, 應通過靜脈補充營養(yǎng)解決其攝入量不足的問題。
3.4預防褥瘡
癌癥患者衰竭的體質和長期臥床極易導致褥瘡發(fā)生。應定時翻身,受壓部位予墊棉圈,使用氣墊床等,保持床鋪干燥整潔,同時應注意病人會陰部清潔,每次大小便后及時用溫水抹洗。
3.5對病人的心理支持
心理護理是臨終關懷的重要內容貫穿于臨終護理的全過程。臨終病人的心理是極其復雜,堅持對其進行語言及非語言交流,充分了解其個性特征、情緒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指導患者科學、客觀地對待死亡。要諒解和寬容臨終病人,要以謙讓的態(tài)度去理解同情病人,耐心傾聽他們內心的痛苦,擇適當?shù)臅r機勸說開導安慰患者,絕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使臨終病人能夠從容地接受現(xiàn)實正確地對待死亡,積極地配合治療從而平靜、滿足地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刻。
3.6對癌癥病人家屬的支持
對于癌癥患者家屬及所有關心病人的親友,應盡力給予同情方便和幫助,允許他們探望及陪護,并注意提醒其情緒對患者的影響,使家屬在自己的親人辭世前能充分盡到義務,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4.臨終關懷的目標
臨終關懷目標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通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癥狀,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煩恐,令病人內心寧靜地面對死亡。同時,臨終關懷還要幫助病患家人承擔一些勞累與壓力。
5.臨終關懷的現(xiàn)狀
據統(tǒng)計美國僅20%~ 25%的患者死在臨終關懷機構。平均利用臨終關懷時間僅有22天, 超過1/ 3的臨終關懷患者接受不到8天的服務,10%的患者在進入臨終關懷病房不到24小時內死亡。我國的臨終關懷活動始1988年,目前,我國臨終關懷機構只有200多家,且規(guī)模不大,所接受的捐助和政府的投入都是極其有限的,只有很少的臨終患者可得到最后的關懷照料。
6.臨終關懷的展望
隨著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臨終護理越顯重要。迫切要求廣大醫(yī)務人員奉獻愛心,讓臨終病人在有限的時間內安詳、滿意地達到生命的終點為此應營造一個全社會關注的氛圍。希望從臨終關懷的教育上打開新局面,樹立正確觀念,征集更多慈善機構及醫(yī)院政府等多方面資助關注腫瘤臨終關懷事業(yè)。
7.小結
臨終關懷是人類的需要,是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標志,是順應醫(yī)學模式轉變的趨勢,是我國衛(wèi)生保健體系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護理人員應努力完善自身的理論和技能,滿足臨終病人及家屬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需要,提供全面的照護,使病人的癥狀得到控制,生命質量得到提高,能夠安寧、舒適、無痛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參考文獻:
[1]汪炎雄, 白洪海.臨終關懷—一項造福于人類的崇高事業(yè)[J]. 中國醫(yī)學倫理學, 1992; (4) : 311.
[2]戴紅霞,殷磊.姑息護理———新型的護理方式[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2) :103- 105.
[3]覃惠英,何志梅,黃玲.護士對善終服務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與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1999,14(9):24-25.
[4]黃賽云,陳風鸚.晚期癌癥病人的臨終關懷與護理.福建醫(yī)藥雜志, 2002,24(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