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課堂教學中必須使用的教學行為,在課堂教學中一定不能沒有“問”,缺少“問”的課堂教學一定缺乏生機和活力;而中職學生的數學成績一般都是很不理想,絕大部分學生課堂上始終保持沉默,不敢發(fā)言;這不得不讓處在教學工作第一線的老師去深思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勇氣與信心,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關鍵詞:分散難點;客觀評價;整體素質
初中后期被遺忘的一群孩子基本上都進入了中職學習,他們基礎差,特別是數學這門學科的基礎更差。而職高數學的內容抽象性、邏輯性都比較強,因而使許多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甚至喪失了學習信心。下面是我從教這幾年來的一點體會:
一、正確引導,體現梯度,分散難點
中職生數學基礎薄弱,知識面窄,知識之間的串聯(lián)能力差。因此對難點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設法為之突破。為了突破難點,可以將難點分解,設計為幾個層次的小問題,依次提問學生,做到層層推進,分層突破,使學生更深刻、完整地理解掌握??傊處熞罁W生的認知水平,問在疑處,點在惑時,以達到引發(fā)認知興趣,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例如,判斷直線l∶x-y-1=0與圓C∶(x-4)2+(y+1)2=25的位置
關系。
可以提出這樣幾個問題:
1.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畫出一條直線與一個圓的所有位置關系情況。
2.看圖歸納出不同情況下直線與圓的交點個數。
3.如何求出交點坐標?
4.解的個數與交點的個數是什么關系?
經過這幾個問題的分解,學生解這道題的思路清晰了,而且學會了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形結合。接著又啟發(fā)學生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再次提醒學生通過數形結合思考。
二、考慮時機,給予等待,客觀評價
課堂提問要考慮問什么,什么時候問,同時提問的次數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提問常會導致學生隨大流,不深入思考,這樣反而影響教學效果。提問要提在點上,要緊緊圍繞重點及如何攻破難點提問題。例如,講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時,教師不要直接問:什么叫二面角的平面角?而是通過一張對折后的紙片,隨著紙片的不斷張開,讓學生體會這一過程中角的變化,進而引出概念,這樣有助于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提升。
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做好客觀、正確的評價。當回答正確時,應給予肯定,再問其他學生“有沒有不同的想法”;當回答不完全正確時,要肯定正確的部分,再探問其他學生“有沒有補充或建議”;當回答錯誤時,可用婉轉的語言采取探問、轉向或重新設問等教學處理策略,也能讓回答錯誤的學生“體面”地坐下;當學生的回答和教師的預設不一致時,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接納學生的新觀點,讓學生的智慧火花盡情綻放??傊荒芪ńY論表揚和批評,要允許、理解、寬容學生的錯答錯問,長此以往,學生才能敢答、敢問,課堂提問才能真正有效。
三、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體素質
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得不到重視,缺少“被關愛”,早已失去了他人的贊許、認可或親近,這種需要若再得不到滿足,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是現代教育追求的一個目標。作為教學手段,教師提問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為此,教師設計出來的問題應有層次。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備課要做到對學生心中有數,課堂上善于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微妙變化,通過不同層次的問題,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總之,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實施對啟迪學生思維、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活躍教學氛圍、密切師生關系、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從“問”和“答”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從問題中分析、查找錯誤的原因,從原因上反思我們的提問,改善我們的提問,使我們的提問更有效、更有利于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李小融.心理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8).
作者簡介:錢厚慧(1979.09—),女,學歷:本科,工作單位:南京浦口中等專業(yè)學校,研究方向:中職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