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玥
我是一條紅鯉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蘇州退思園的小池塘里。四周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小橋流水便是我寧靜、可愛的家園。
我披著橙紅色的斗篷,搖擺著紅紗般柔軟的尾鰭,天天神氣十足地穿梭在我漂亮的兄弟姐妹們中。每到“用餐”時間,我們就“排隊”等候管理員細心地撒下魚食。我們慢吞吞地浮上水面,小口地品嘗美食。吃飽了,便搖動著美麗的 “裙擺”在水中“散步”。偶爾,我們會自給自足弄點兒小蝦當零食優(yōu)哉游哉地“打牙祭”。伴著軟軟的蘇州話和潺潺的流水聲,我們的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可是,好景不長。一到節(jié)假日,我寧靜的“家”就被摩肩接踵的游人攪得不得安寧。大人、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呼朋引伴,講解員們不耐煩地大呼小叫,旅行社的小旗子在刺眼的陽光下耀武揚威……我的“午覺”經(jīng)常被嘈雜的腳步聲吵醒,天空中揚起的一陣陣灰塵嗆得我喘不過氣。我和同伴們時不時被果核或礦泉水瓶砸中,或被食品袋、垃圾袋、紙巾蒙住頭眼。我們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團團轉(zhuǎn),小心翼翼地簇擁著盡量躲避人群無意的“攻擊”。以前,我張口就能喝到可口的池水,可現(xiàn)在,不是喝到油膩的臟水,就是喝到剩下的可樂、雪碧或其他飲料混雜的“渾水”。我只能捂著鼻子垂頭喪氣地去找尋屬于我們的飲用水。
更悲催的是:游人總時以喂魚食為樂,管理員干脆不再給我們喂食。餓得頭昏眼花的我們,不得不冒險靠近人群去搶魚食。孩子們總是興奮地尖叫著,追趕著我們。他們抓一大把魚食,如天女散花般拋向我們。我們張著嘴,眼巴巴地盯著孩子們手上豐盛的餐食。我們翻滾著,跳躍著,奮力拼搶著。我們的“衣服”蹭破了,魚鱗刮傷了。有時候,兄弟姐妹為了一口飯甚至打得頭破血流。脾氣躁的孩子經(jīng)常把整袋魚食直接倒進池塘里,我們還來不及靠近,魚食就沉入水底,多浪費?。「猩跽?,直接把魚食袋子或面包塊、蛋糕、堅果、果皮等像投擲手榴彈一樣隨意扔進水里。節(jié)假日里,我們饑一頓飽一頓地過著,有時撐死了,有時餓死了……
玄武湖、莫愁湖、西湖,到處都有我的兄弟姐妹,我相信他們也經(jīng)歷著和我一樣的遭遇。同學們,你們都愛自己的家,也請愛惜我的家園??!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但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大聲喧嘩。謝謝你們愛護我,喂我好吃的,但我只能吃我能吃的東西。這是我和同伴們的悄悄話,相信你們都能聽懂。請你們做個文明的客人,我們做真正的好朋友,好嗎?
指導老師 易迎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