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超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云南昆明 650106)
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認知與激發(fā)策略研究
張宇超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云南昆明 650106)
學習動機一直被認為是影響大學英語學習的一個關鍵因素。本文以動機理論為指導,以某獨立學院一年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分析影響其英語學習的外在和內在原因。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探索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獨立學院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的對策和建議,以期對今后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大學英語教學;學習動機;認知;激發(fā);培養(yǎng)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維持個體的學習活動,并致使其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tài),是影響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筆者在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關注學生,特別是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學習動機問題尤為重要。
1.工具型動機和融入型動機。外國學者Gardner ,Lambert (1972)等進行過多年的研究后,最后把學習外語的動機分為兩種:一是“工具型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用語言做工具達到某個實際目的,如通過一次考試,勝任一份工作; 二是“融入型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了解和融入目的語文化,如期望參與或融入目的語社團的社會活動。
2.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Harter(1981)把動機分為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動機(ex-trinsicmotivation)。產生兩種動機的根源是不同的。內在動機來自個人對所做事情本身的興趣,外在動機則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結果。外部的英語學習動機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強制性,英語學習只是滿足學生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一旦達到目的,英語學習動機就會驟降。內部動機持續(xù)時間較長,是英語學習取得長遠成就的重要前提,但兩種動機可以并存和相互轉化。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內在動機與長遠的成功有聯(lián)系,外在動機與短期成功有聯(lián)系。
3.工具性,文化性和情境性動機。我國學者文秋芳(1993)、高一虹等(2003)對中國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借鑒經典模式的理論框架,將動機分為三大類:工具性,文化性和情境性動機,再細分為:內在興趣動機、成績動機、出國動機、學習情境動機、社會責任動機、個人發(fā)展動機和信息媒介動機。
獨立學院學生由于錄取分數普遍較低,英語基礎較差,對待英語學習,學生普遍缺少學習動機。因此,本文采取高一虹等對動機類型的分類為依據,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嘗試探索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一年級本科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1.研究對象。本研究對云南某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2013級大一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fā)出問卷160份,收回有效問卷142份。其中,男生42名,女生118名。專業(yè)分別為學前教育、心理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電子商務等。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的研究工具,參考了高一虹等(2003)的學習動機類型。共設25個問題,采用李克斯特五級量表計分,得分分別為1分、2分、3分、4分、5分。
3.研究數據分析。對回收的142份有效數據分析采取計算機分析和人工統(tǒng)計相結合的方式。
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整體情況:
被試整體動機類型頻率統(tǒng)計表
此表顯示,個人發(fā)展動機最強,78%學生認為學好英語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敲門磚;68%的學生認為學好英語能為以后繼續(xù)深造打好基礎;63%的學生覺得學好英語能獲得一種成就感。
成績動機較強,76%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的目的主要是獲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證書;73%的人學英語的動力在于通過英語這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拿到課程相應規(guī)定的學分。
信息媒介動機稍強,35%的受試者是為了了解世界各國的經濟和科技等發(fā)展信息。30%的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自己的本專業(yè)。在學習情境動機中,43%的學生對英語感興趣是因為認可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35%的英語學習勁頭是取決于所用的英語教材。內在興趣動機不強,82%的受試者同意因為對英語短劇、電影和歌曲的愛好而對英語產生了興趣;50%的學生是因為對英語國家的文話生活感興趣。出國動機較弱,6%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出國繼續(xù)深造或者移居外國。社會責任動機最弱,只有3%的受試者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向世界介紹中國;1%的學生希望通過學習英語使中國實現(xiàn)富強。在此,筆者得出了受試者英語學習的動機情況,即以個人發(fā)展和成績動機為主,信息媒介和學習情境動機為輔,內在興趣和出國動機較弱,社會責任動機最弱。
1.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目前學生的學習動機還是比較實際的,大多數學生在大學學習英語就是為了通過期末考試、四六級考試,拿到畢業(yè)證和過級證書。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出相應的長期及短期目標。長期目標要高標準,不能把“通過考試”作為最終目標。短期目標一定要切實可行,制訂得過高,實現(xiàn)不了,就又可能使學生的動機一落千丈。此外,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傳授是必不可少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這次調查我們得知,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興趣動機較弱。內在興趣是激發(fā)學習積極性的首要因素,內在興趣越高,努力程度越高,學習效果也越好。因此,有條件的學校應盡早開展多媒體英語教學,使英語學習既充滿樂趣又富于挑戰(zhàn),學習者將有更多的自主權發(fā)揮各自的潛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除了硬件條件的改善外,教師應采取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如交際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
3.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目前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學習的情境動機較強。教師在對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激勵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主導地位。教師應刻度鉆研,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以及通過舉辦英語角、英語競賽等營造校園英語文化氛圍,通過這些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激發(fā)其英語學習動機。
4.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實驗證明,外語學得好的學生通常自信心較強,學習差的學生往往自信心也比較差。因此,在正常的教學之前,教師應對學生做好充分的學情分析,了解學生的原有水平。在教學中,教師應選用正確的評價手段,適時地加以表揚,教師所設置的教學任務也應該把握住難易程度,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必須是學生經過努力后能夠完成的。
綜上所述,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個復雜的體系。英語學習動機是影響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作為獨立學院英語教師,應掌握英語學習動機理論,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況和特點,從而為探索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策略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支持。筆者通過分析學生的動機情況,提出了一下幾點建議: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以期更好地改善教學實踐,培養(yǎng)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英語水平。
[1] Arnold,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CPU, 1999.
[2]Gardner R. C, Smythe P. C, Clement R, Gliksman, L.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a social psychologial perspective [M].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76,32:198-213.
[3]高一虹,趙媛,程英,周燕.中國大學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類型[J].現(xiàn)代外語,2003(1):28-38.
[4]華惠芳.試論英語學習動機與策略的研究[J].外語界,1998 (3):44-47.
[5]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105-110.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cognition and excitation strategy of independent college
Zhang Yu-chao
(Business Schoo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106, China)
Learning motiv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university English learning. Based on the motivation theory as the guidance, with the first grade of an independent college non English major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On the basis of data analysis, and explores how to arouse and cultivat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 in the futur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learning motivation; cognition; excitation; culture
H31
A
1000-9795(2014)02-0214-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21
張宇超(1978-),女,云南昆明人,講師,從事二語習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