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春軍
小劉是某縣政府辦公室的一名秘書,從2002年工作至今,縣長大會小會上的講話稿多出自他手。每次小劉起草的稿子都是先呈送政府辦項主任審閱把關,待修改到項主任點頭認可的時候,再由項主任送到領導案邊。平時,小劉很注意與領導、同事搞好關系,每次寫稿子都謙虛地請教項主任。小劉希望通過稿件給張縣長留下好印象,進而得到提拔與重用。有幾次,小劉遠遠地看見張縣長,就趕緊走過去打招呼,可是,張縣長只是點頭致意一下就走過去了。這種近乎陌生人的冷漠讓小劉很失落。
市里即將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小劉很認真地搜集相關資料,領會會議精神,想借這次起草講話稿的機會贏得領導的賞識。經過反復修改,講話稿終于得到了張縣長的批示:同意付印。會議圓滿結束,張縣長的講話很出彩,贏得了在場領導、同事的陣陣掌聲。慶功會上,項主任給張縣長敬完酒后,張縣長拍著他的肩膀說:“這幾年,你工作態(tài)度認真,文字水平不一般,‘進步是遲早的事??!”這一席話使小劉感到透心涼:原來一直以來,張縣長根本不知道我做的這些工作呀!
幾個月后,項主任被提拔到市委宣傳部任副部長,而小劉依然是一名普通的辦公室秘書。自此以后,小劉心灰意冷,工作起來也沒了以往的精氣神。每天小劉都按時上下班,不像以前那樣主動加班了,領導交代的事情也只是機械地去處理,敷衍了事。在一次處理政府機要文件時,由于心不在焉,小劉把一份密件當作一般性文件處理了,釀成了一場小事故,并因此受到警告處分。
以上是一道秘書招聘考試的面試題,最后的問題是:如果你是小劉,還愿不愿意做秘書工作?
劉秘書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剛剛走上職場的秘書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自己覺得很辛苦,工作也很努力,最后的成果往往被別人摘取,因為想不通,所以覺得失落彷徨,甚至走向“自暴自棄”的道路。
就上述案例來看,劉秘書應該調整一下心態(tài)。劉秘書寫了很多材料,每次都由項主任把關后才遞交到領導手里,所以,劉秘書就應該承認,在自己寫材料這條路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項主任就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要心存感激之意。
當然,項主任的做法也不是沒有問題,本來是下屬寫的材料,不能因為自己把關,就默默地把功勞歸屬于自己,而不向領導提起一線的秘書,這顯然有失公平,而且有違職業(yè)道德。要注意到,在職場上類似項主任這樣的部門領導很多——其實,這也符合基本的人性,如果劉秘書看不開,苦苦糾纏于患得患失中,那只能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后吃虧的也必然是自己。其實,社會中還有更另類的部門領導:功勞都是自己的,一旦出了問題,所有過失都是下屬的。
另外,劉秘書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項主任之所以得到提拔,能撰寫材料僅僅是一方面,其他方面也必然有過人之處,因為看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除了寫作能力之外,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很重要。退一步講,即使張縣長清楚材料是由劉秘書起草的,張縣長也會認為是項主任指導有方。
舉個不很恰當?shù)谋扔?,在酒宴上,坐什么位置都是根?jù)每個人的年齡、職務等社會地位確定的,所以,不管劉秘書是否承認,項主任的資歷、能力及人脈是遠遠超越自己的,自己不過是剛剛起步而已,職場是講資歷的。況且,項主任何嘗不是從劉秘書這樣的起點干起來的?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多干點活吃點虧,也是一種體驗、一種鍛煉。
另外從項主任的角度來說,他肯定會記得劉秘書,按照一般的常理,他會向下任領導或者其他部門舉薦劉秘書,也就是說項主任高升了,反倒是劉秘書成長的人脈,所以劉秘書要做到工作上繼續(xù)和項副部長處理好關系,在適當?shù)臅r候,項副部長必然會大力支持自己,那么劉秘書的機會就來了。
正如毛澤東在《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中所說:“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毖矍疤澪幢夭皇遣シN孕育新希望,所以劉秘書應該把視野放得開闊些,不必計較眼前得失,應該愈挫愈勇,把工作做得更扎實、更有水平,那樣肯定會被領導認可,機會也會隨之而來。
做好秘書工作,不但需要高智商更需要高情商,也就是把周圍的環(huán)境打理好,把自己的人際關系處理好,進而把工作落實好,尤其在失意的時候把心情打理好。
魯迅說過:娜拉出走之后該怎么辦?這也可以套用在這個案例上,既然項主任不是個案,那換一個工作單位,換一個環(huán)境,不但意味著工作要重新開始,而且要面對新的“項主任”,那么以前的成績完全歸零。所以,劉秘書應該振作起來,忘掉不快,尋找新的起點。
(摘自《秘書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