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怡+李曉丹
國企改革、金融改革、財稅改革、城鎮(zhèn)化是2014年中國經濟改革的重點。但在這些改革推進的同時,中國經濟還面臨著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影子銀行、行業(yè)壟斷等問題。因此,2014年的中國經濟,圍繞著上述經濟風險和改革,其宏觀經濟政策也需要做出調整。
三大風險
2014年,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仍然未變,但經濟學家最擔心的還是改革受阻,占比37%,產能過剩和地方債風險各占比16%,政策不穩(wěn)定占比13%,金融系統(tǒng)風險占比8%,國際經濟影響占比7%。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認為,“2014年經濟的最大風險就是改革受阻?!?/p>
本次調查還顯示,未來經濟的潛在風險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地方債和銀行債務,占比16%;企業(yè)創(chuàng)新排在第二位,占比16%;地產調控排在第三,占比15%。
“這些突出矛盾和風險與體制改革滯后有關,也是應對金融危機期間大規(guī)模擴張政策的代價。”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分析師祝寶良說。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2014年中國經濟似乎至少有兩大希望:一是改革,二是美國復蘇。但全面的改革需要時間,無法做到一步到位。”
無法一蹴而就的還有國企改革。問卷顯示,國有企業(yè)改革推行難度最大的是:破除價格壟斷占比41%,內部管理制度改革占比32%,紅利上繳30%推行占比13%。同時,2014年資源價格上漲幅度最大是天然氣,占比54%;其次是石油,占比24%;煤炭占比20%。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相關篇幅使用‘國有資本,而不是‘國有企業(yè),這可能意味著新一屆政府更希望以持有商業(yè)資產獲得股權回報的方式對待國有資產,而不是以它們的規(guī)模或可用作‘國家調控工具的能力?!钡麑蟾母锏那熬安⒉粯酚^,“國有企業(yè)改革歷來是分歧最大的一個領域?!?/p>
2014年哪個行業(yè)會最先進行破除壟斷改革?39%的經濟學家認為是油氣運輸,37%認為是鐵路網,17%認為是電網。而與此相對的一項調查結果是:2014年表現強勁的行業(yè)是能源,占比33%;緊隨其后的是房地產,占比22%;零售業(yè)占比17%,金融業(yè)占比11%。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對改革推進的進度做了這樣的預測,“三中全會定下的改革藍圖非常宏大,但推進難度不小,推進加快的會是投資和服務業(yè)放松管制、要素價格和金融領域改革,但財政、土地、國企和政府改革的推進則會相對較慢?!?/p>
“雙刃”改革
在貨幣和信貸整體“偏緊”下的改革,更像是一把雙刃劍,產能、金融、地產,這三個風險背后有著一個共同紐帶,那就是貨幣政策。問卷顯示,43%的經濟學家認為財稅制度改革最快,35%認為是銀行體系的深入改革,7%認為是國企和反壟斷。
銀行面臨的違約風險會加大嗎?3%的經濟學家認為2014年銀行面臨的債務違約風險會加大,這主要是由淘汰產能過剩引起的企業(yè)淘汰導致的壞賬增加。另有47%的經濟學家認為銀行整體的負債水平仍是正常的,不會出現違約風險。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的建議是,“完善監(jiān)管體系建設方面,很重要一點就是對影子銀行的治理,使影子銀行得以陽光化?!?/p>
與此相對應,地方政府籌措資金的主要辦法也會有所變化:發(fā)行債券占比38%,土地出讓占比36%,擴大稅收占比10%,申請中央補貼占比8%,引進外資占比8%。
2014年金融改革的深入會明顯體現在哪里?34%的經濟學家認為應該是制度改革,也有34%認為是資本市場,還有32%認為是銀行。
“盡管利率的市場化可以解決金融資源錯配,有利于經濟轉型和產業(yè)結構升級,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演繹,受到沖擊不僅僅是貨幣市場,也將沖擊到資本密集型產業(yè)?!便y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說。
另一項被認為是意義深遠的金融改革就是上海設立自貿區(qū)。申銀萬國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自貿區(qū)與國資改革、土地改革,可以成為拉動2014年經濟的‘新三駕馬?!蓖踔竞普J為,“上海自貿區(qū)的重點是貿易,而不是金融改革,預計到2020年中國資本賬戶將基本開放?!眹鴦赵喊l(fā)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隆國強也強調,“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不等于資金可自由跨境流動?!?/p>
重點調整財政、金融
2014年仍將是中國經濟繼續(xù)調整的一年,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重點是什么?經濟學家認為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占比35%,淘汰產能過剩占比30%,城鎮(zhèn)化占比22%,農業(yè)占比7%。
國盛證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周明劍認為,“2014年經濟政策調整的重點是化解產能過剩?!濒斦J為,“宏觀調控要適應新的經濟周期?!倍魸J為當前宏觀調控要不能忽視信貸周期,“保持信貸周期平穩(wěn)是一項艱巨的挑戰(zhàn),如果收緊銀行同業(yè)業(yè)務監(jiān)管,比如信托產品,很可能造成銀行流動性再次緊張,從而抬高資金的邊際成本?!?/p>
對于一直都在討論的提高財政赤字問題,汪濤也認為2014年的財政赤字不會超過2%。祝寶良也認為,“2014年中央財政赤字規(guī)模安排9000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中央代地方發(fā)行5000億元地方債,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全國財政赤字率規(guī)模增加到14000億元,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與上年基本持平,保持在2%左右。”
與貨幣政策配套的財稅制度改革也需要加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建議,“財稅體制改革措施需要細化和落實,還要進一步研究個人所得稅如何協調平衡工薪所得稅與個人財產所得稅?!弊毩冀ㄗh,“以市場調節(jié)為主,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產業(yè)、技術、區(qū)域等政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培育和發(fā)展新興產業(yè),加快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p>
王志浩認為,“2014年是中國經濟改革成敗攸關的一年,地方債和城鎮(zhèn)化相關問題是財政和金融改革繞不開的問題?!?/p>
(摘自《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