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茂
酒是好東西,焉得不愛?自打?qū)W會喝酒后,我一直這樣執(zhí)著地認為。記得孔老夫子在論述“詩”的功用時,曾經(jīng)很精辟地用了“興”、“觀”、“群”、“怨”四個字。假如把它套用到“酒”上來,也是相當之有趣且頗為貼切的:
興之所至,當飲酒也。潮漲潮落,云卷云舒,誠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之所言,人的心境也與自然一樣,起起伏伏中,充滿了起落的層次感,捭闔的滄桑感,喜怒哀樂的質(zhì)地感。個中情緒興致的起承轉(zhuǎn)合,往往因了酒的滋潤而顯得行云流水,突兀卻不生硬。很有名的諸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向來循規(guī)蹈矩甚至刻板迂腐的杜甫,在驀然得知收復(fù)失地的消息后,一反謹小慎微常態(tài),一改圣人賢德常狀,一掃頹廢愁苦常樣,“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在“忠君報國”、“心懷天下”的宏觀背景下,顯露了一次人之為人而非圣的真性情。要說其間得以扮演潤滑催化功能的,酒當之無愧也。
觀人看事,可借酒作由頭也。蕓蕓眾生,行色匆匆,在來來往往的忙碌里,真要形成交集成就緣分卻也殊為不易?!扒笆牢灏俅蔚幕仨艙Q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逼溟g的禪理意味,很多時候更是“鏡月水花”。而酒卻可以借助自身特質(zhì),呼啦啦一下,即把大千世界的各色人等,區(qū)分為“飲者”和“非飲者”。“非飲者”,遠遠觀之,自己不沾酒,但不影響對飲酒者的品頭論足,足以形成圍觀的強大氣場。“我不飲酒,飲酒者為我所觀所議所評,無人得以輕視也?!薄帮嬚摺?,借酒量酒風(fēng)酒場等因素,足可炮制出“酒量決定膽量,膽量決定肚量,肚量決定工作量”之類說辭。而“逢喝必醉很可怕,逢喝不醉更足懼”的世情百態(tài),更是給人廣袤的遐想空間。借酒觀世,堪堪合乎情理也。
群起而聚之,正當其時;何也,當酒為伴耳!教人心潮澎湃的梁山傳奇,其間最令人向往的描述,當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飲馬江湖”、“快意恩仇”。很難想象,要是沒有了酒的串聯(lián),其豪情萬丈如何得以傾情演繹?“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其間的交流、交融,其間的真情、真性,讓人為之唏噓動容,乃至于神往。反向推斷一下,倘若沒有了酒的客觀存在,談何“嘯而聚之”的壯觀與偉岸呢?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當“人生得意須盡歡”遭遇碰壁,“人生在世不稱意”成為現(xiàn)實窘境之時,其郁悶的宣泄端口,該當如何排遣?顯然,酒是其中的良好選項之一。浪漫的有李白,說的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講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緒;現(xiàn)實的有杜甫,說的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講的是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理想抱負的無奈;清新的有孟浩然,說的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講的是農(nóng)業(yè)為大生態(tài)為美的實際;哀怨的有李清照,說的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講的是自然環(huán)境之于心態(tài)情境的“雪上加霜”。如此林林總總,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的怨艾酒像圖。
許是“過河看大水”的旁觀心態(tài),在侃侃而談酒的各式功用之時,我似乎忘卻了自己被酒撞了幾下腰的囧事,實在有些不夠厚道,遂循此邏輯作些酒的個體回憶。
老實說,如果要自問我是什么時候?qū)W會喝酒的,還真當有難度??傊s略有喝酒的稟賦之故,在不知不覺間,我就加入到會飲酒者的行列了。在初級階段,喝的是4毛一瓶的桔子汽酒,場合是過年、拜年。但見一班小孩子圍著桌子團團坐定,和大人一樣,拿著小瓷碗,斟上半碗左右橘紅色的汽酒,就著豐盛菜肴哧哧溜溜一通吃喝。過了幾分鐘,部分小孩開始面紅耳赤,變得粗聲大氣起來。這個時候,家長便會過來干涉。幾聲呵斥,臉紅耳赤者便下桌,然后盛些飯加些菜,到一旁去吃。不上臉的小孩,則可以繼續(xù)享受和大人同桌飲酒的待遇。而我,就在能夠享受待遇的之列。漸漸地年歲見長,到了讀初中、中專的時候,便進入中級階段,喝的是被農(nóng)村人戲稱為“洗碗水”的啤酒,場合除卻原先的過年、拜年,又加上了小飯館的偶一為之。我一直弄不明白,“洗碗水”何以與“啤酒”扯上關(guān)系,只是很牽強地認為,許是兩者的顏色、氣味都相對粗放而不夠澄澈的緣故吧?,F(xiàn)在想想,或者還有用比較倒胃口的別號來達到讓人少飲或不飲啤酒的目的,因為啤酒7、8毛一瓶,一餐2、3瓶不為多,而便宜的糟燒才5、6毛一斤,一餐3、4兩足矣。個中的經(jīng)濟學(xué)意味,非?,F(xiàn)實。自參加工作后,所謂喝酒就從遮遮掩掩的隱蔽半隱蔽狀態(tài),大大方方地走向了前臺,公開且陽光起來。酒的品種也漸次復(fù)雜多元,白酒、黃酒、紅酒之類,都成為可能的選項。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達到了喝酒的高級階段。假如要拎清爽按階段來劃分的標準,那應(yīng)該就是用錢還是賺錢的區(qū)別了,其間迎合的正是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喝酒品相的理論,不無真理意味。
而從橫向的角度看,我喝酒的理由算得上五花八門:
心情糟糕的時候,要喝酒,似乎除了喝酒,無以排遣其憂。記得我最早貌似“以酒解憂”是在中師就讀的第一年,當時我文化課很拿得出手,技能類卻很弱智,而以培養(yǎng)“一專多能”合格小學(xué)教師為目標的教學(xué)評價偏偏很講究知識和技能的均衡,于是很慚愧,音樂、體育的補考便成了我的家常便飯,以至于部分地有了“懼音懼體”的心理糾結(jié)。在第一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臨近期末時,我毫無懸念地在體育1500米長跑、音樂視唱上掛了紅燈,要在暑假結(jié)束后參加補考。偏生生物課除卻試卷考法外,還要進行植物種類的實物鑒別,以10分制計入總分。面對實驗桌上采自校園各個角落的一大堆花花草草,我眼睛都花了,只好連記憶帶蒙,勉強寫完10種植物名稱以及所屬綱目,老師當場批改,結(jié)論是我張冠李戴甚多,得分為5分。技能考核掛紅燈的事項碰頭疊加讓我很是懊惱,遂拉了一同學(xué)至小飯館,用一個月的生活費,點了3、4樣小菜,狠狠地灌了兩瓶啤酒,而平常聚餐的時候最多只能飲下一瓶。結(jié)果暈乎乎飄飄然,算是暫時排遣了煩惱,卻無法踏進教室參加晚上的自習(xí)。好在那時中師的整體氛圍比較人文比較自主,班級的各類規(guī)范考核之類沒有現(xiàn)在刻板,所以和寢室長及班長言語之后,便窩在被窩休養(yǎng)生息。其間還甚是不爭氣,酒勁上頭,乃至于在床前吐了一遭。等我跌跌撞撞處理完,不幾分鐘,自習(xí)結(jié)束的同學(xué)便陸續(xù)返回。他們倒很寬容,只是言語幾聲“以酒消愁何以堪”了事。現(xiàn)在回憶起來,充滿了溫馨之感。
心情糟糕的另一類別,自然是感情范疇了。說起來也很好笑,甚至覺得自己有點賤。在到了具備戀愛的年齡基礎(chǔ)、工作基礎(chǔ)、物質(zhì)基礎(chǔ)卻沒人好愛或沒人愛己的時候,“璞玉無人相識”的落寞之情油然而生,免不了要借酒說說“白天無X事,晚上X無事”的惆悵;而跌跌撞撞間劃定戀愛方向并付諸實施的時候,對方伊人的朦朦朧朧、含含糊糊、欲說還休讓我懵懵懂懂、茫茫然然、不知所措,其一顰一蹙、一舉手一投足,都牽引著我的心情在喜悅、惶恐、失落、傷心之間穿行,而與戀愛第三方勢力的暗戰(zhàn)或者勾心斗角,又讓這種追求云云充滿了戲劇性,其間的情緒每每有所起落,我總要借助酒來自我調(diào)節(jié),所以這一時段也是我飲酒最多、失態(tài)最頻的時段。若要用幾句話來作一概括,當是“非飲無以遣憂,暢飲何來其憂,醉飲去憂生憂”也。
那么,心情愉悅的時刻呢?似乎也少不了酒的因素,“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承歡”不無道理。先前許是受經(jīng)濟基礎(chǔ)制約,我感覺只是在碰到相對重要的喜事時才會濟濟一堂以此為由頭飲酒,如升學(xué)特別是涉及戶口“農(nóng)轉(zhuǎn)非”之類質(zhì)的躍升,如在職學(xué)歷進修畢業(yè)實現(xiàn)文憑檔次質(zhì)的躍升,如工作調(diào)動實現(xiàn)由小學(xué)教師到初中教師、由山區(qū)學(xué)校到城鎮(zhèn)學(xué)校等質(zhì)的躍升,如職稱評審由初級到中級實現(xiàn)層級質(zhì)的躍升等。簡約地說,那時因祝賀而喝酒的由頭是綜合項、集成項。后來便漸漸發(fā)生變化,諸如論文獲獎、文章發(fā)表、得到表揚甚至參加培訓(xùn)、完成階段性工作等都會成為喝酒由頭,其由頭走向變得單一乃至于牽強起來。再后來,工作上的交流、聯(lián)系、溝通云云,皆有可能碰撞出喝酒的火花,提煉出喝酒的哲理。
于是,“但凡可喝酒處,喜可也,憂可也;愛可也,惱可也;歡可也,怨可也;無不可也”便成為共識。正當我得意洋洋地和女人縱論了一通酒的神奇神妙之后,卻在散步回家的路上偶遇一東倒西歪之醉漢,醉則醉也,其妻卻在旁一手叉腰,一手攙扶(或者說抓捏更為得當),一路呵斥,一路傾述,唯恐其夫之醉無人不曉也。其夫一臉萌態(tài),作小學(xué)生犯錯檢討狀。詫異間,但見女人沖我冷笑不已?!昂染苾疵?,入場謹慎。”不虛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