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郁
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的臨床探討
楊郁
目的 探討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本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60例不孕患者資料進行總結性分析。結果 手術后, 有55例患者達到治愈, 5例失敗, 失敗原因:輸卵管粘連嚴重, 輸卵管近端堵塞;術后有43有例患者妊娠, 患者術后輸卵管通暢情況及妊娠情況有明顯好轉,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 治療效果好, 值得推廣。
不孕癥;宮腔鏡;腹腔鏡;臨床療效
婚后同居2年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受孕稱為不孕癥。不孕癥可分為原發(fā)性不孕及繼發(fā)性不孕。在阻礙正常受孕的因素中, 50%為女方因素, 40%為男方因素, 10%為雙方共同因素[1]。在女性因素中, 輸卵管異常及排卵障礙為最常見的致病因素, 其中輸卵管阻塞及輸卵管通而不暢占女性因素的1/3, 為提高不孕癥的診斷及治療, 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對本科收治的60例不孕患者分別給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及單純西醫(yī)治療, 對比觀察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 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60例不孕患者, 均無特殊臨床表現。年齡21~40歲, 平均26.5歲,病程2.3~9年, 平均5.3年。其中27例原發(fā)性不孕, 33例繼發(fā)性不孕。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嚴重程度等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 經檢查, 排除配偶不孕。②排除生殖器官異常導致不孕的相關疾病。③排除內分泌異常導致不孕的相關疾病。④排除盆腔異常導致不孕的相關疾病。⑤排除宮頸異常(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導致不孕的相關疾病。
1.3 方法 手術時間選擇在月經周期結束后1周左右, 患者全麻后取截石位, 常規(guī)手術消毒, 鋪無菌手術巾, 在臍部下方做一小切口, 將氣腹針插入, 向腹腔內注入CO2氣體, 將皮膚橫行切開, 距離臍上5 cm, 將5 mmTrocar置入腹腔, 然后放入腹腔鏡, 在下腹左右兩側各取一點作為第2、3穿刺點(5 mm, 10 mm), 將相應器械置入腹腔, 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 展開手術。將宮腔鏡放入后檢查宮腔, 如未發(fā)現異常,可沿著兩側宮角尋找輸卵管開口部位, 使用輸卵管導管進行宮腔鏡插管通液術, 操作結束后, 將美蘭液注入輸卵管導管內, 在腹腔鏡直視下, 進行輸卵管相關檢查(包括輸卵管形態(tài)、輸卵管堵塞部位及程度、以及與周圍組織粘連情況等)。所有患者中有例行輸卵管傘端造口術, 例行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清除術、例行黏膜下子宮肌瘤剜除術、例行多囊卵巢打孔術。手術完成后, 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 使用地塞米松(劑量為4~6 mg)、α-糜蛋白酶(劑量為4000~4200 U)、低分子右旋糖酐液(劑量為200~250 ml)治療。
1.4 療效判斷 治愈:經過治療后, 患者輸卵管通暢或與之前相比有明顯改善;失?。航涍^治療后, 患者輸卵管仍然不通或與之前相比無改善。術后, 在第6、12、24個月進行隨訪復查, 觀察患者有無妊娠情況的發(fā)生。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后, 有55例患者達到治愈, 所占比例為91.7%;5例失敗, 所占比例為8.3%。主要失敗原因歸納如下:3例輸卵管粘連嚴重, 2例輸卵管近端堵塞。術后2年內, 43有例患者妊娠, 所占比例為71.7%。
由實驗結果可以看出, 患者術后輸卵管通暢情況及妊娠情況, 較治療前有明顯好轉,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 不孕癥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 尤其是女性因素導致的不孕, 病情復雜, 病因較多, 給治療帶來一定難度。據不完全統計, 不孕癥的主要發(fā)病原因有:排卵障礙、輸卵管因素、盆腔及宮腔疾病、子宮病變等, 造成輸卵管異常的主要相關因素有:輸卵管阻塞、輸卵管炎等;造成排卵障礙的主要相關因素有:卵巢早衰、卵巢囊腫等[2]。
在傳統治療中, 應用輸卵管造影技術進行診斷,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 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普遍發(fā)展, 應用宮腔鏡診斷治療, 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但是在一些復雜或疑難病例(如各種慢性炎癥引起的盆腔粘連)中, 宮腔鏡、腹腔鏡卻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報道指出, 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 可以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提高妊娠率。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 可以在腔鏡直視下, 觀察到輸卵管、卵巢、盆腔及子宮的情況,尤其是輸卵管病變的診斷與處理, 不僅可以明確輸卵管病變的類型及程度, 同時可以進行手術處理, 且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效果好、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患者恢復快的優(yōu)點, 同時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針對患者不孕癥的具體原因, 采取宮腹腔聯合方法, 進行相對應的手術(如卵巢囊腫剝除術、輸卵管松解術、盆腔松解術、子宮黏膜下肌瘤切除術等[3]),都可以收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由實驗結果可以看出, 手術后, 達到治愈的患者, 所占比例為91.7%, 失敗率僅為8.3%, 主要原因為輸卵管粘連嚴重及輸卵管近端堵塞。術后, 妊娠患者所占比例為71.7%, 說明治療效果較好。
手術時, 為提高手術質量, 一般選擇在月經結束后1周內進行手術, 避免輸卵管、子宮及子宮宮腔的影響;在松解粘連的輸卵管時, 若創(chuàng)面發(fā)生出血, 應避免使用電凝刀止血(電凝刀可以對輸卵管傘端造成損害), 同時應注意手術過程中及手術結束后手術創(chuàng)面處理, 通過使用防止粘連的藥物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 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 療效肯定且術后患者妊娠率較高, 是治療不孕癥的有效治療手段。
[1] 許永慧.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 66 例體會.求醫(yī)問藥, 2012, 10(3):236.
[2] 李學春.宮腹腔鏡聯合治療60例輸卵管性不孕癥的療效分析.當代醫(yī)學, 2012,18(16):115.
[3] 李寅.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110例分析.海南醫(yī)學, 2010, 21(20):64.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