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竹君
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勇氣突破自己生活的框框,
去探望那些我們未知的世界,
張靜初說從小到大,
自己唯一不變的就是好奇心,
好奇所有的未知。
因為只有了解未知,
才會懂得我們自處的渺小,
以及去面前一切的虛幻。
我看來的張靜初,
并不是存在感不足、事業(yè)心欠奉的女神,
只是她渴望著更大的世界,
所以把自己放得很小、很低,
一切都跟隨著心的軌跡。
說起心目中的張靜初,不得不說,喜歡她,因為她身上的文藝女氣息,以及看起來很空靈的眼神,插上翅膀大概就是天使的模樣,少有地滿足男生和女生對女神的幻想。不過張靜初自己說,自己并沒那么神,起碼是不會飛的,學英語還是要努力地去學口語班,每次接戲都要做大量的工作,也經(jīng)常擔心自己做不好,反復糾結。只能說,每個人都很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活著,并期望得到一定的認同。
采訪張靜初的時候正在柬埔寨拍《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柬埔寨4月的天氣已經(jīng)很炎熱,感冒了的張靜初會在采訪一半的時候跟工作人員說開空調不用管她。外界對張靜初不算一致,從讀書到成為演員,張靜初常常捧著女神的臉龐,演著女神經(jīng)病的戲碼,邊緣兩個字很好地詮釋了張靜初大部分的角色。
《孔雀》后的張靜初似乎就循著自己非線性的路子,且走且樂。其實如果回放張靜初的求學經(jīng)歷,并不難理解,從小因為混跡在男孩中,太過調皮被爸媽送去藝術學校學畫畫,比起其他到寄宿學校想家的孩子,張靜初因為得到自由而無比興奮;后來只身到北京,期望考上中央美院,卻誤打誤撞地走入了中央戲劇學院,因對外形不自信而選擇了導演系;從曾經(jīng)害怕表演,到畢業(yè)大戲上成為女主角;以上均很跳TONE。我想了解過這些之后,我們大概比較好理解,之后張靜初的諸多選擇,正如成龍大哥在跟她合作完國際大片后,笑話她接了一個小成本的《紅河》。在諸多的女神中,張靜初大概是最不像明星的一個。
P:可以跟我們解釋一下,那個在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學習時害怕表演的張靜初,跟后來那個可以演功夫女、吸毒者等角色的張靜初,是同一個人嗎?會是什么最后成功地把張靜初從帷幕后面推向了舞臺中央?
張靜初:在畢業(yè)大戲的時候,能體會到在舞臺上的感覺。也是戲劇學院的經(jīng)歷,讓我體會到了,做演員是很過癮的事情。我平常很難在別人面前打開自己的內心,比較封閉一點。在鏡頭前是另外一種感受吧,有機會去釋放自己的情感。所以應該是這樣一個最初的原因吧。
后來的話,可以說也不是刻意而為之吧,一直有一些廣告、電影、電視的機會,從幕后走到了幕前。當然如果說是能把演員做下來的原因當然還是因為《孔雀》,它不只是讓觀眾知道我的一個電影,還更是讓我知道如何沉下心來演戲。對于自己也能做一個不錯的演員建立了信心吧,找到了一個啟蒙的作品。
P:在許多人看來,從《孔雀》、《紅河》、《唐山大地震》、《門徒》等等,張靜初的角色很多樣,也很不“普通”、張靜初接角色的標準在哪,會去衡量各方面嗎?
張靜初:其實我一直都在嘗試選擇一些有一點點邊緣的角色。這種邊緣可以給角色帶來很多張力。因為他們所經(jīng)歷的生活,也是我們平常沒有機會經(jīng)歷的。不論是《門徒》里面的吸毒的,還是《紅河》里面的智障女孩,他們的生命比我要來得困難和激烈吧。我會比較喜歡內心張力比較大的角色,跟我生活差距比較大的。我對這些角色的生活和經(jīng)歷都挺好奇的。另外就是喜歡,比如說《紅河》這個角色,我本身就很喜歡她的純真,保持純真是非常難的,我會想,人是沒辦法往回長的,所以這個角色的難度也是很高的。我會想,如果人往回長10年,20年,是什么樣子的,人的思維是不帶成見的,純凈的,這也是我們所丟失的。還有就是像《唐山大地震》這種你會很深深地被她的命運,和被她內心的這種痛苦所吸引吧。總體來說我就是比較喜歡演比較有力量的角色。
我一直在路上
對于張靜初來說,只有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面對陌生人,才是最自在的時候。一次說走就走的旅游和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也許并不容易實現(xiàn),但也至少期望能在異國他鄉(xiāng)留下一張背著背包,回眸一笑的照片,算是收集我們活著的證據(jù),也能在旅途中釋放。日常里,我們如困獸一般的心情,還有被掏空的心。作為演員,張靜初覺得自己每次都是用心去演繹、去領會。自然往外掏的多了,就需要去補給能量。無論是去學習,還是旅行,都能帶來新的領悟,重拾曾經(jīng)的激情和夢想。
P:曾經(jīng)在別人看作事業(yè)上升期的時候去國外游學,因為想考研到新東方去學英語,后改讀口語班。推動你去學習的因素會是什么?
張靜初:本身我對于各種語言就感興趣。另外就是我認為人還是不能停止學習,它是讓你對這個世界保持熱情和好奇心,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人都是這樣,只有你不斷地去學習,去看這個世界有多大,其實你的心才會更大,你的煩惱也會更少一些。當時我拍完《唐山大地震》之后就去了紐約對原音。其實是很久以來的一個心愿,去國外上上學,去一個陌生的城市住一段時間,這些都會讓自己更加的快樂和充實。因為就是在學習的時候,心里頭還是挺有滿足感的。這種感覺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做演員很多時候是往外掏,你可能一直在把自己的感受和積累往外傳達,那我覺得需要一段時間給自己沉淀一下。也是重新點燃在上中戲時的激情的很好辦法。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上學的時候,看很多大師的作品啊。那時候是充滿了激情和夢想的。這些都來自于你不斷地接觸經(jīng)典的東西,大師的作品啊,可是畢業(yè)之后呢,很多時候是一直都在工作,工作的時候,可能都是往外付出的時候,營養(yǎng)的吸收就越來越少了。然后就會覺得越來越?jīng)]有激情了,激情其實是你做這行的初衷吧,所謂的赤子之心。不管電影也好,表演也好,戲劇也好,那我就是希望能有一段時間,能重新找回這個激情。可能上學的時候有點眼高手低,自恃過高。但還是非常有理想、有夢想、有激情的一個狀態(tài)吧。語言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能讓你更好地跟他們交流能第一時間知道他們的想法。我也喜歡旅行,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看原版的話劇啊、音樂劇。其實就是因為這些很簡單的愿望吧,所以就沒有停止學習。因為可能我從小就不是一個很有自信心的人。我覺得學習也是讓你更有自信,更快樂最有效的辦法吧。
P:讓工作能保持熱度和新鮮感的方法會是什么?
張靜初:當時進入這一行是因為自己是個電影迷,熱血青年,帶著熱情來到這個行業(yè)。但是長時間的工作確實會讓一個人有點懈怠和麻木。我也常跟自己說,這個工作我是第一次做,也是最后一次做,用這樣的一個方法來找到新鮮感。因為新鮮感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表演也是,你要有非常新鮮的感覺,才能夠生動。
和自己好好相處
和張靜初的交流,是放松、自在。對于熱愛自由,又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自己,張靜初都毫無保留地承認,沒有人不存在自我的矛盾。對于每一件事情的認真程度,應該也是說敏感的程度。讓張靜初對角色有更好的領悟,但也坦言,不敢輕易釋放自己,只能用假裝理智的外表,保護脆弱的心,一旦掏出,就極可能不顧一切。想想,真心是多么難得,所以我們都該好好待自己,和自己好好相處吧。這也是張靜初之前參加行走的力量所得到的感悟,不要逃避和自己的相處。
P:對張靜初的解讀讓我有點捉摸不透,從小骨子里有點反叛,熱愛自由;又會是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做很多的準備,為自己設下很多的條條框框。常常害怕做不好,但又渴望著嘗試新角色?
張靜初:熱愛自由是真的,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做很多準備,也是真的。條條框框可能工作上不太會,生活上會有。害怕自己做不好又渴望做新角色就是所謂的挑戰(zhàn)吧,我還是喜歡變化。然后每次做的時候又會比較戰(zhàn)戰(zhàn)兢兢,因為開始沒有找到人物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演的,可能我每一次選的都是我不一定能演得了的角色。所以一開始都會比較緊張,也要去找感覺,但是我覺得這樣是好的,就是因為你抱著一個完全沒有經(jīng)驗的心,出來才不會那么常規(guī)。如果我有很多技法和技巧去演一個角色的話,可能就會看得出來有技術來里面,而不是真的全心地去感受每一個角色。我現(xiàn)在演過的覺得,都能算是一段生命歷程吧,因為我都沒有用技巧去演他,都是用心去找到他,開展一段旅程的過程吧。
P:張靜初本人是會為愛情奮不顧身的人嗎?什么樣的人,會可能讓你為之奮不顧身?
張靜初:我想奮不顧身就是為了他可以放棄最重要的東西吧。我想如果我遇到的話,也許可以吧,因為我覺得我表面比較理智,但內心比較感性的人,外表的理智都是為了給內心的感性打掩護吧。因為我知道我在情感上一旦喜歡上,就很容易失去把控能力的人。所以我會很小心地去看待感情。
P:你曾經(jīng)參與過“行走的力量”,為什么去參加這樣一個公益的行動?最后參加完的體會是?
張靜初:我自己認為是一個很有意義和啟發(fā)性的活動,很難一下子讓大家理解的公益活動。這是一個心靈建設的公益項目。我當時參加是跟陳坤一起在拉薩,當然其實有很多很多圍觀的人,當時我們繞著拉薩的城和布達拉宮市中心的,大概兩個多小時。當時還下了一場瑞雪。當時這樣的一種行走,讓我們體會到內心的寧靜是自己可以找到的??赡苡靡环N方法來貼近自己的內心吧。即便是在非常繁華的鬧市,在眾人的圍觀下,只要你能安住在自己的內心,你依然能體會到自己的心,可能平常的我們太過散亂了吧,其實人都是很怕面對自己的內心的,我們總是用很多很多的手段來逃避跟自己相處的時間。比如我們不停地上網(wǎng)啊,隨時隨地地看手機啊,看電視、聊天、喝酒、HOPPING,我覺得盡一切的可能來避免孤獨感,避免面對自己內心的機會??墒窃绞沁@樣,你的心就越亂、越不安的,是我們一直在逃避的吧。但事實上,但反過來,在行走的力量里面說到,觀察自己的情緒的念頭,按住自己的內心。你就會體會到那種非常寧靜的快樂吧,所以可以說是一種禪修,行禪的概念吧。所以我覺得對于現(xiàn)在的都市人挺有幫助的。
快問快答
P:每個人都會有“軟肋”,張靜初的會是?
張靜初:我很怕看到受傷的動物,我看到有人欺負狗,或者受傷的狗,好幾天緩不過來。
P:最不好的習慣?
張靜初:拖拉。
P:最大的優(yōu)點?
張靜初:自省。
P:最討厭的事情?
張靜初:勢利。
P:最大的心愿?
張靜初:想去不丹。
P:最瘋狂的事情?
張靜初:在法國跳蚤市場掏家具,掏了一整個集裝箱。
P:最自信的事情?
張靜初: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