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鑫
出門旅游,父母最擔心寶貝身體出狀況。然而那些小病小傷,并不會因為一家人心情大好就灰溜溜地躲起來,相反,很可能在你們玩得正興奮時跳到你面前,給你一個大大的教訓!
旅途中的小病,父母最不好應付的應該是腹瀉了。寶貝突然頻繁地上廁所,不僅影響了行程安排和游玩興致,若是感染性腹瀉,還有可能發(fā)燒、脫水,處理不及時可能引起嚴重后果,極為考驗父母的經(jīng)驗和應變能力。
緊張性腹瀉
ד刺激”的后果
為了鍛煉兒子膽量,爸爸硬讓5歲的偉偉系上了蹦極的護帶,沒想到只蹦了兩下,偉偉的小臉就變得煞白。那天下午,偉偉連著上了3次廁所,精神很差,晚飯也吃不下。
癥狀
腹痛、腹瀉,每天2~3次或更多,時輕時重或是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xiàn)。除此之外,還有心慌不安、手心出汗、飲食不振、睡眠不寧等表現(xiàn),精神狀況緩解后,各種癥狀隨之消失。
預防針
緊張性腹瀉跟寶貝情緒不穩(wěn)定有關,中醫(yī)認為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會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常,進而引起腹瀉。有時僅僅因為擔心出門在外找不到廁所,寶貝也會過度緊張,而越緊張就越容易拉肚子。寶貝情緒穩(wěn)定,緊張性腹瀉自然不會發(fā)生。
明確了腹瀉的精神性因素,在旅途中,父母應盡量減少對寶貝的精神刺激——
● 不強迫寶貝做他們害怕的事、玩有恐怖情節(jié)的游戲。
● 注意留意廁所標識,并提醒他們上廁所。
● 不與寶貝發(fā)生激烈沖突,不打罵、威脅、嚇唬寶貝。
安心藥
寶貝精神緊張或受驚嚇后,可以將他們攬至懷中,用搓熱的手輕輕撫摸他們的頭部,能幫助他們鎮(zhèn)靜下來;還可以按摩勞宮穴(握拳時,中指和無名指指尖處),有清心火、安心神的功效;若寶貝不思飲食,則可幫他們按摩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有調理脾胃,重振食欲的作用。
如果只是偶爾發(fā)生的1~2次腹瀉,寶貝精神狀態(tài)稍后好轉,可以不用服藥。若寶貝腹瀉次數(shù)多,要注意多喝水,防止脫水,同時可以喝點米湯,有一定止瀉作用。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渣、營養(yǎng)豐富。
傷食性腹瀉
×饕餮的代價
7歲的壯壯在廣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沒吃過的美食,一日三餐總要吃個肚子滾圓才肯罷休??蓻]想到,這么吃了兩天之后,壯壯就開始拉肚子,渾身沒勁兒的壯壯調侃自己:“吃的那些美食一點沒剩,全拉出來了!”
癥狀
大便次數(shù)多,每天3~5次,或多達10次,便味酸臭或有食物殘渣,便前腹痛。并伴有腹部脹滿、口臭噯氣、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等表現(xiàn)。
預防針
中醫(yī)認為,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孩子脾常不足,若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使得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水谷未經(jīng)消化就混雜而下,便發(fā)生腹瀉。預防傷食性腹瀉發(fā)生的根本在于保護好寶貝嬌嫩的脾胃——
● 旅游途中盡量少吃零食,少喝冷飲,尤其是碳酸飲料。
● 盡量讓寶貝吃得清淡、易消化,魚肉煎炸食品應限量。
● 不能一味順著寶貝的胃口,任其吃喝,睡覺之前不可再進食。
● 過飽傷胃、過饑傷脾,寶貝吃到八分飽就可以,過飽或過饑都會損傷脾胃。
安心藥
對于傷食引起的腹瀉,父母可以給寶貝吃點保和丸、化食丸,消食化滯、健脾利濕、和中止瀉,幫助寶貝緩解各種不適。寶貝腹瀉期間,父母不要強迫寶貝進食,以免增加腸胃負擔,也不宜禁食,可多給寶貝安排米湯、粥、湯、面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停止腹瀉后,最好再吃1~2天易消化且富營養(yǎng)的食物,待脾胃完全調理好后,再恢復至日常飲食。
按摩寶貝手掌上的對應穴位,也很有幫助。
推板門:按揉大魚際(伸開手掌明顯凸起的肌肉),由腕橫紋推至拇指根可止嘔,由拇指根推至腕橫紋可止瀉,來回推可調理脾胃功能。
清脾:沿大拇指外側,從指根推至指端,可健脾益氣、消食和胃。
風寒性腹瀉
×遭罪的著涼
妮妮一家在西雙版納玩得很Happy,但白天玩得興奮,晚上睡覺可就不老實了,這不,因為晚上踢被子,妮妮小肚子著了涼,正鬧肚子呢!上午就拉了3次!愁得妮妮的爸媽都沒心情玩了。
癥狀
大便稀薄如泡沫,色淡、臭氣小,腸鳴腹痛,多伴有鼻塞、流涕、發(fā)熱等感冒癥狀。
預防針
腹部是人體最容易受寒邪侵襲的部位之一,不注意保暖的話,很容易折損體內陽氣,引發(fā)包括腹瀉在內的各種不適。所以,盡管在溫暖的天氣,或是去到氣候宜人的地方,也一定不要忘記做好寶貝的保暖工作——
● 出游期間遇到陰雨天氣要及時為寶貝加件外衣。
● 出汗后不要吹涼風。
● 睡覺時可以為寶貝穿一件小背心以防寶貝踢被。
● 玩水時衣物弄濕要及時換下,盡量不要開窗睡覺。
安心藥
寶貝受涼拉肚子,可以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藿香正氣丸,解表化濕、理氣和中,可有效緩解腹瀉癥狀。父母也可以用暖水袋給寶貝暖暖肚子,飲食上可以吃些溫性食物,如紅糖粥、山藥粥、小米粥等,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水分。風寒所致感冒一般發(fā)熱低,如果寶貝發(fā)熱超過38.5℃,或者每日腹瀉10次以上,需要及時就醫(yī)。
用藥同時,爸媽可以幫寶貝按摩下面這兩個穴位:
揉外勞宮:輕揉寶貝手背勞宮穴對應的位置,可溫陽散寒,幫助緩解腸鳴腹瀉等癥狀。
補大腸:沿食指外側,從指尖推至虎口處,可疏通大腸經(jīng)脈,調節(jié)大腸功能,達到止瀉目的。
感染性腹瀉
×亂吃東西惹麻煩
寧寧和爸媽在南京旅游,吃了不衛(wèi)生的街邊小吃,結果上吐下瀉,一天拉了10余次,還發(fā)燒,精神萎靡,尿量減少,哭時少淚。送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認為,寧寧所患的是感染性腹瀉并中度脫水,如不及時治療,會有嚴重后果。
癥狀
感染性腹瀉可由病毒、細菌和真菌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發(fā)病時,由于感染的病原體不同,癥狀也不盡相同。一般大便每日超過3次,以稀便、水樣便為主,可伴有發(fā)燒、嘔吐、全身不適等癥狀,由于體液丟失,不及時補水,還有可能出現(xiàn)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預防針
出門旅行,飲食安全是重中之重,不管各色小吃多么誘人,首先要在頭腦里打個問號:這種食物衛(wèi)生嗎,安全嗎?不要圖新鮮,隨便讓寶貝嘗試以前沒吃過的食物,尤其不要在街邊攤吃東西,想要吃當?shù)氐奶厣朗?,最好找信譽比較好的飯店。
除了入口安全,也要注意不能讓寶貝玩得太累太興奮,寶貝出汗后要及時拭干身體,并換上干凈的衣物,不要吹到?jīng)鲲L。身體疲憊時免疫力下降,易感受外邪,為細菌、病毒的入侵提供可乘之機。
安心藥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瀉,如果每日超過3次,而且大便性狀有異常,要及時用干凈的塑料袋或一次性紙杯提取樣品,在半小時之內送往醫(yī)院檢驗。
隨著大便次數(shù)的增加,就醫(yī)的同時,父母應注意給寶貝補水,每5~10分鐘,就要讓寶貝喝小半杯水,并觀察寶貝的小便量是否減少,皮膚是否干燥,眼窩是否凹陷,哭時是否少淚,這些都是脫水程度的重要標志。自行補液不成功,或失水過多,還需輸液。
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不可盲目服止瀉藥止瀉,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寶貝腹瀉期間飲食最好由米湯、米粥慢慢過渡到容易消化的面條、餛飩,禁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