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
等待太漫長,長到已忘了等待的目的
“這不是一個需要等待的年代,你想看到美好的未來,就看你的現(xiàn)在。”吳莫愁在歌里唱道,電動娃娃般渾身迸發(fā)出來自外星球的能量。這個在《中國好聲音》第一季中走紅的90后女生,從選秀舞臺走下來后,踏入星途整整一年。這一年,她的人生幾乎是以快進的方式向前飛奔,她從飽受爭議的“怪咖”一路飆升為橫掃娛樂圈和時尚圈的90后新偶像。
打開屏幕,哪里都是吳莫愁。所有人都試圖分析,這個從選秀節(jié)目走出來的20歲出頭的黃毛丫頭,既算不上漂亮,嗓音又不是“花見花開”的類型。她到底為何能夠“銜金而生”?沒有人能夠得到一個標(biāo)準答案,仿佛吳莫愁的成功史從頭到尾都寫滿了不可思議。
閃光燈把黑夜變成了白晝
2012年夏天,吳莫愁一夜成名,《中國好聲音》讓她夢想成真。但成名的同時,也給她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這個表面乖張的“魔女”遭遇了閃光燈般密集的批評與質(zhì)疑。
作為與互聯(lián)網(wǎng)共同成長的“90后”,吳莫愁本身就攜帶著網(wǎng)絡(luò)世界的DNA,這時她卻感受到由網(wǎng)絡(luò)世界巨大的不真實所帶來的傷害——每分鐘都有人跑到吳莫愁的微博上批評她,甚至連她的家庭和她的導(dǎo)師哈林都未能幸免。
“我真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催@樣恨我,僅僅是因為我表現(xiàn)得像我自己?”面對非議,吳莫愁第一次覺得筋疲力盡,她甚至想過要放棄眼前的一切,重新做回普普通通的學(xué)生。好在此時專業(yè)人士開始站出來力挺她。
“激增的人氣伴隨著強烈的審美分歧,有創(chuàng)造力、革命性的東西都一定伴隨著爭議性。”資深媒體人甘鵬說,“可以肯定,吳莫愁天生就是與平庸對立的,這種顛覆必然是對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公然破壞既成的審美規(guī)則。中國很少擁有這般另類氣質(zhì)的人,吳莫愁注定是少數(shù)派?!?/p>
《中國好聲音》副導(dǎo)演葛亮一直很看好吳莫愁,“很多人覺得吳莫愁能出名是因為她特立獨行,能吸引眼球,實際上她的基本功很扎實,而且特別努力。在比賽階段,一幫年輕選手總愛打打鬧鬧,但吳莫愁常常一個人安靜地坐著,看自己整理的音樂筆記。她的書包里總背著兩個厚厚的歌詞本,邊欄上還有她記錄的試唱感受,段落間都用紅筆勾畫了氣息和節(jié)奏的重點。她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詞,已經(jīng)積攢了至少50首。”
我的人生特別快
“我的人生從小就特別快。”吳莫愁一直有這個感覺,很小的時候,她就只喜歡跟比她大幾歲的小孩玩,夢想著去演出。她知道自己年齡小,只能等待。上了初中,她終于能和大家一起參加露天場所的商演,街舞團中,她是年齡最小的。
如果說剃著光頭開著大篷車在全國各地唱反串的爸爸塑造了她對音樂、快樂和自由的熱愛,那么,比吳莫愁本人“更灑脫更酷”的媽媽就是她幼時渴望成為的理想女性典范。當(dāng)明星雖然在幼時的吳莫愁看來是“挺傻的”,而且“累”、“痛苦”、“不自由”,可那是媽媽的夢想。順從內(nèi)心的呼聲,幫媽媽圓夢,幾乎是她的天職。
參加《中國好聲音》一夜成名,并沒有讓吳莫愁十分驚喜,這次成功是夢想千百遍后的一朝成真,一切仿佛早已安排好,她只需要順其自然。
但吳莫愁沒有眾人認為的那般強大,鏡頭前照例妖孽、自信而瘋癲,走出黑暗期則全靠自己的內(nèi)心緩慢調(diào)頻。吳莫愁慢慢想通了,也想開了,初次走紅換成誰都會這樣,而她要從這慣常的反應(yīng)中抽離,她要自己“有一個進步,要對得起自己”,其他的人,不管。
所以,在吳莫愁乖張的外表下,分明是看透世相的早熟和務(wù)實。
人生早晚要結(jié)束,何必那么拼
與另一個90后追捧的偶像郭敬明相似,吳莫愁也是坐著過山車從大一學(xué)生突然進入娛樂圈與名利場的。但與生于1983年的小城青年郭敬明相反的是,成名僅僅一年,這個生于1992年的東北姑娘反而不想拼命了。她以前會竭盡全力攢錢去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如今她僅滿足于拍片時的工作裝;她時常輾轉(zhuǎn)于各大酒店,沒了家的氛圍,即使吃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蠟。
高考那年,爸爸意外去世,吳莫愁把爸爸的頭像文在小臂上。選秀舞臺上,一曲初了,當(dāng)被問到開著大篷車唱遍全中國的爸爸時,她大大咧咧地說:“他不唱了,換我唱了。”吳莫愁笑里藏著淚,如今偶爾被媒體問到爸爸的事,她還會淚流滿面。
所以,吳莫愁才會說:“人生就是人生,早晚要結(jié)束,活著活著就沒了。何必那么拼,或是跟人競爭比較。做好目前的工作,讓自己滿意,提升審美和對藝術(shù)的認知,這就夠了?!?/p>
這是她能夠掌握在手里的人生,人生太快了,她沒時間頹廢和等待。
莫愁前路無知己
“不諂媚、不盲從、不妥協(xié)、不拜金”是哈林對她的學(xué)生吳莫愁的概括總結(jié),也是三星、美寶蓮、百事這些國際大品牌青睞這個剛過20歲的小姑娘的原因,他們看中了她身上折射出的“屬于中國新一代的那種自信”。
作為90后,吳莫愁的行事風(fēng)格的確和娛樂圈里70后、80后的前輩有所不同:她出席時尚活動,卻很少被奢侈品牌綁架,最愛的裝扮是“薄荷糯米蔥”這類中國本土設(shè)計師的作品,有時候一件T恤加一條破洞牛仔褲就是她最好的代表,輕松、自我。她的音樂風(fēng)格不哈韓、不哈日,也不哈歐美,20世紀90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民謠或是中國地方民歌,都是她最好的改編素材,新潮中又不失本土的味道。
“青春的激情百花盛開You should know,這不是一個需要等待的年代,你想看到美好的未來,就看你的現(xiàn)在……愛誰,誰管誰在舞臺,Live for now我就是主宰!”很多人說,《就現(xiàn)在》這首歌是吳莫愁當(dāng)下狀態(tài)的最好寫照,吳莫愁自己也非常認同:“在娛樂圈,太多人試圖左右你的方向,你可以一瞬間成為眾人的‘女神,也可以在一秒鐘之內(nèi)變成他們口中的魔鬼。想要以本我的姿態(tài)生存下去,恐怕就要有‘愛誰誰,我是我主宰的勇氣?!?/p>
而有關(guān)她的前途,大抵只能用那兩句詩來概括:“莫愁前路無知己”,直至“天下誰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