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海梅
摘 要:小學生正處在智力發(fā)展的最好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他們的課外閱讀習慣,將會事半功倍。閱讀要使學生肯讀、會讀、喜讀,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貫徹閱讀策略,在家長的輔導下,使閱讀之花從一枝獨秀成滿園春色。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閱讀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閱讀教學不僅包括課內閱讀,還包括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不僅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更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促進學生主動、健康、活潑、全面地發(fā)展是我們教師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
一、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有的放矢
在信息知識大發(fā)展的情況下,每天都有無數(shù)的書籍、文章面世,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如無的放矢,那么所取到的效果難免令人滿意,如有不慎,還會適得其反。所以,教師面對出版物中珍珠與魚目并存,積極因素與消極成分同在的狀況,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就必須按照擇優(yōu)閱讀的原則。給學生推薦閱讀書前,教師個人應當先認真選讀后,認為書的內容有價值又適合學生讀,再給學生推薦,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有益的知識營養(yǎng)。思想進步,內容健康,能夠幫助讀書者塑造偉大的人格、陶冶情操。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學生的良師益友,不僅能夠喚起他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還能促進他們德育、智育、美育的發(fā)展。而語言優(yōu)美、結構清晰,具有一定科學知識和為人處世哲理的文學作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的一些書籍,則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與寫作知識的助手,也是他們陶冶人格情操的寶貝工具。
現(xiàn)在我們還要清楚地認識到,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時期,認知能力還沒有健全完善,接受太深的知識時還會很吃力的;另一方面,書籍本身就存在嚴謹?shù)闹R體系內在的邏輯性,如,高質量的科普及語文基礎知識等書,其自身合理的內容體系和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就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各個部分內容聯(lián)系緊密,并呈現(xiàn)出由簡單到復雜、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特點。這些書籍對于學生來說,猶如一座高峰難以攀登,如果他們的課外閱讀活動沒有計劃、沒有步驟地進行,那么取得的預期效果肯定不會太理想的,甚至有些學生還會產(chǎn)生畏難的心理,對閱讀的興趣有所討厭。
上面這些我們顯然是不想看到的,因此,為了學生取得更好的閱讀效果,教師就必須遵循有序的原則。學生讀書活動的過程是有一定步驟和程序的,在古代先賢把讀書過程分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個步驟,在近代學者也將讀書活動設計為閱讀、瀏覽、發(fā)問、復述、復習五個程序。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注意讀書步驟及程序。讓學生將新學的知識有條理地、有順序地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這樣才能使內化的知識具有系統(tǒng)性、序列化的特點,從而逐步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二、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內外結合”
小學低年級學生心智和認知心理發(fā)展還沒有成熟,如果僅靠興趣讓學生持續(xù)閱讀,那只能成為水中的鮮花、鏡中的月亮。再加上語言積累不足、理解能力不強等外在的一些因素,在課外閱讀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對他們進行合適的恰當?shù)拈喿x方法指導,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平臺。
教師在學校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在學校啟動讀書工程,評選出“好讀書的好少年”等活動,有助于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深入開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使用默讀、瀏覽、朗讀、跳讀等一些閱讀方式。啟動讀書工程后,每兩周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評選出“三位好讀書的好少年”獎。讀書交流會主要以學生故事會、賽詩會、朗誦會、知識競賽、詞語接龍等多種形式開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始終保持閱讀的興趣。
學生在學校閱讀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更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因此,我們家庭也是學生閱讀的最好場所,這還得需要家長主動參與。為了自己孩子能夠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主動配合教師的一切。我在班里設置了閱讀小能手記錄成長冊,通過記錄來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對孩子的閱讀情況有了了解,這樣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課外指導。重視學生身心特點,根據(jù)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制定出不同年級階段的閱讀目標。小學1~2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較低,識字量少,課外讀物以有注音寓言和童話故事為主,還可以適當看一些科學小故事等。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學會獨立地選擇適合自己認知水平的課外讀物,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短文的能力,熟記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小學3~4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水平有所提高,讀物要適當增加一些易懂的兒童小說、科幻類的書籍等。在閱讀過程中要適當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能評價文中人物美丑,從中受到教育。小學5~6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與社會性心理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在讀物上可增加現(xiàn)代和當代文學作品以及適合自己閱讀的地理、歷史、天文書籍等作品。在閱讀中,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對文章要有一定的鑒賞和分析能力,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
總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綜合能力是有跡可循的,只要教師多研究、多總結,敢于探索實踐,勇于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