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永軍
“貪者病”的警示
文/于永軍
近來,反腐風(fēng)暴在中國大地刮起,與此同時,落馬貪官患病的消息也紛紛傳來。前不久,軍中一“大老虎”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第二天,網(wǎng)上便披露了其患癌癥的消息。
有人說,這個命題源于巴西一名叫阿尼塞托·馬斯丁的醫(yī)生。該醫(yī)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有個研究說,他歷經(jīng)10年,對500多名被指控貪污受賄的官員和同樣數(shù)量的廉潔官員跟蹤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腐敗的官員60%生病或死亡,大都是患癌癥、心肌梗死、腦出血等;而廉潔的官員患病及死亡的比例僅占16%,進而得出一個結(jié)論:“貪者病”。不管這個結(jié)論確切與否,但在人們深惡腐敗的今天,它成了一個勸廉防腐妙方,流傳于市井,也走進了官場。
其實,此話題并非舶來品?!敦懹^政要》記: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對公卿的一次重要講話中說:“……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心中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币馑际钦f,你只要干了貪贓枉法的事兒,即便未東窗事發(fā),自己內(nèi)心里也經(jīng)常害怕?!俺帧币椎貌?,這豈不是“貪者病”?盡管這個“心理療法”,對那些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是與非”的貪者來說,并不起什么作用,但對理智之人卻大有裨益,即使對一些膽小的尚未深陷的貪者來說,似乎也有提醒控制療效。
莊惠濠梁之爭,曾給過我們一個啟示:凡動物皆有七情六欲,而人之所以被稱為靈長目類最高級動物,除了會制造勞動工具、會使用文字外,還有個重要區(qū)別在于能通過理智實現(xiàn)自我控制,把個人的情、欲控制在適度范圍,防止人性中惡的一面肆意釋放。貪官之所以“貪”,恰是在“欲”上失去了理智,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現(xiàn)了獸性——“窮年累世不知足”,無度、無懼。首先是權(quán)欲。凡權(quán)欲熏心者,皆不滿足已有之權(quán),官場迷離,患得患失,時而因得意興高采烈,時而因失意疑神疑鬼,悲喜無常,神經(jīng)兮兮,這自然是一種病態(tài)。更何況有的還搞歪門邪道,逢迎拍馬、到處鉆營,抬高自己、貶低別人,挖空心思、絞盡腦汁,自然累上加累。其次是財欲。凡財欲滿溢者皆不滿足分內(nèi)俸銀,想撈更多的錢,想發(fā)更大的財,于是就貪污受賄、就權(quán)錢交易,以充填欲壑。常言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有了這貪污受賄之“鬼”附身,一有反腐風(fēng)吹,便會風(fēng)聲鶴唳、杯弓蛇影;看到紀委和反貪局就心驚肉跳,害怕被抓,夢中還會嚇醒,這無疑是一種心病。再次是色欲。凡色欲盈盈者多不滿足正常男女情愛,養(yǎng)情婦、包“二奶”,享“齊人?!闭哂兄?,搞權(quán)色交易、趁機“吃豆腐”者有之,尋芳于花街柳巷、嫖娼狎妓者亦有之??匆豢簇澒俣牙镉袔讉€不是左擁右抱?這種事兒猶如毒癮,一旦染上想收也難。然而,他們中相當(dāng)多的偏偏“既要當(dāng)婊子,又想立牌坊”,在家庭、公眾場合和美色面前扮演多個角色,焉能不心勞神累?套上了這種精神枷鎖,“不如意事常八九”,煩惱又增。如此這般,患癌癥、心梗、腦出血等病的幾率比常人多,是毫不奇怪的。
人活在世上,徹底無欲絕大多數(shù)人做不到,但“欲雖不可去,求可節(jié)也”,想通一些、看淡一點、自我控制一些,還是能夠的?!澳袃河橇锜熼w”,志向固然好,可茫茫人海,真正能名標凌煙又有幾人?人固然需要錢,可錢多了又怎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鼴鼠飲河,不過滿腹;鷦鷯筑巢,不過一枝”。這樣說,絕不是主張淡化工作進取心,而是提倡在欲望的追求上應(yīng)有顆平常心,有顆道德心,防止人性中惡的一面隨心所欲,從而學(xué)會知足,控制欲望,消除貪心,讓一切不合實際、不合規(guī)矩的欲求隨風(fēng)而去,這是一種明智,也是一種自我保健和保護。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狈蜃诱J為,富貴的獲得和貧賤的擺脫,都必須遵守一定的道德標準來實現(xiàn)。否則,無論高官得坐、駿馬任騎,還是財富涌流、富甲天下,都是“不仁”、“不義”行為。這個以“仁”和“義”為內(nèi)核的道德觀點,自然有其時代烙印,但我們今天“取其精華”,對于做人做官,不是仍可以作為很好的借鑒嗎?
圖:陸華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