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鵬
激勵是領導工作的重要抓手,任何組織目標的實現,總是需要有激勵。激勵有很多具體的方法,也有很多具體的技巧和藝術。從總體上看,應重點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1.在激勵的著眼點上,要堅持外在的任務激勵與內在的成長激勵相統一。實踐中,許多領導者常常用激勵手段來推動和促進工作的落實與任務的完成,但作為領導的工作職能,僅僅著眼于此是不夠的。領導工作更重要的職能應是促進組織成員的成長和發(fā)展,也就是說,領導者在激勵著眼點的把握上,要堅持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統一。激勵作為一種領導手段,的確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我們不能將其作為純粹的工具,而應當讓其具備一定的利于促進組織成員成長發(fā)展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運用激勵手段時,一要堅持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并強調以精神獎勵為主。二要堅持名利激勵與成長條件激勵相結合,并強調成長條件激勵為主。所謂成長條件激勵,就是給工作表現突出者更多的成長空間,提供更多的成長條件,如提供其施展才華的舞臺,創(chuàng)造更多學習、進修的機會等。
2.在激勵的對象上,要堅持全面激勵與重點激勵相結合。組織內部各單位、各個體在履行職責和完成任務中,都會有先進后進之分,而且先進和后進總是少數,處于中間狀態(tài)的常常是多數。因此“抓兩頭、帶中間”常常成為重要的領導方法與藝術,即堅持全面激勵與重點激勵相結合。這里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是關鍵部位、核心人物與一般單位、一般成員之間的關系。領導激勵當然應當注意面的覆蓋,但同時也必須重點關注關鍵部位和核心人物。因為在任務的完成和事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他們常常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二是正面激勵與負面激勵之間的關系。所謂正面激勵就是鼓勵先進,所謂負面激勵就是鞭策后進(如末位淘汰等)。領導既要有正面激勵,也要有負面激勵,但應堅持鼓勵先進為主。三是個體激勵與集體激勵之間的關系。激勵的對象通常是個體,但也可以是集體。一般而言,正面激勵應堅持個體激勵為主,而負面激勵無論是對個體,還是對集體,都應當慎用。
3.在激勵的時機上,要堅持周期性激勵與即時性激勵互補。周期性是宇宙運行的普遍規(guī)律,也是任何組織推動工作和事業(yè)發(fā)展的一般要求,因此,領導工作通常也會表現出周期性。而周期性激勵也就成為領導者最常用的激勵方法。但是,任何組織都會因為環(huán)境條件的突變或應急性任務的出現,需要充分挖掘組織應對危機和完成應急任務的突擊力,這時的領導和管理自然就需要有即時性激勵。領導者在把握這兩種激勵的關系時,應注意二者的互補性。首先,從機制角度看,周期性激勵給組織成員形成穩(wěn)定的行為預期,從而有利于形成長效激勵機制。所以,二者關系應當是以周期性激勵為基礎,以即時性激勵為補充。其次,從激勵時效角度看,即時性激勵的時效明顯優(yōu)于周期性激勵?,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即時性激勵有效度為80%,而延滯后的周期性激勵有效度為7%。從這個角度講,二者關系應當以即時性激勵為重點,而以周期性激勵為補充。這兩種互補關系,無論是正面激勵,還是負面激勵,都應如此。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當領導者處于應激狀態(tài)時,因“破?!毙睦恚鶗磿r性激勵“下猛藥”。這種做法,一方面,有利于組織擺脫困境;另一方面,也可能對后續(xù)的激勵產生負效應。因此,領導者必須對即時性激勵的強度把握一個合適的“度”。
(責編/朱艷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