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中,思政教育一直占據(jù)重要地位。但思政教育中的隱形教育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存在一定的被動性。高校需要利用有效的教育資源,營造出適合思政教育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逐步的開展思政教育。高校還需要掌握思政隱性教育的實質,借鑒成功的經(jīng)驗,有原則的開展思政教育,全面提升高校思政隱性教育的能力。隱性教育資源指的是除了思政課程以外的其他所有教育內容。本文先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現(xiàn)狀,又介紹了隱性教育資源涵義和特點,最后著重分析了高校思政隱性教育的資源擴展。
關鍵詞:高校思政 隱形教育 資源開發(fā)
高校思政隱性教育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它能夠通過逐漸渲染的方式,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文化、求知、情商和才能。一般,隱性教育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維和行為,使他們具有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隱性教育的根本是通過教育者營造出情境,再依靠暗示達到教育的目的,學生是被動接受隱性教育的。如今的大學生思想和以往不同,高校要合理利用思政隱性教育資源,采用各種教育方式,全面發(fā)揮思政隱性教育的作用。
1.高校思政教育的現(xiàn)狀
(1)沒能結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幾乎都遠離家鄉(xiāng),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里,這就減少了學生和家庭間的相處,老師和家長之間幾乎沒有聯(lián)系,使得學生的思政教育缺少了家庭教育的參與。在這點上,國內高校遠不及國外發(fā)達國家的情況。因此,給思政隱性教育資源擴展和開發(fā)造成障礙,培養(yǎng)出的很多人才達不到國家的要求。
(2)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采用的是理論教育的方式,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形式枯燥、效果差,完全沒有授課的靈活性和多變性,削弱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課本的知識傳達方式無法融入教師的個人情感,阻礙了隱性教育資源的利用,最后形成一種學生不愛學,老師不愛教的尷尬后果。
(3)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評價模式不科學,導致對學生的評價過于片面,教師只會依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思政學習程度,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忽略了思政隱性資源的作用。
2.隱性教育資源涵義和特點
2.1隱性教育資源的涵義
隱性教育資源的涵義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需要具體的教學計劃和明確的教育模式,在其它形式的活動中潛移默化的進行教育,主要包括知識素養(yǎng)、文化培養(yǎng)、人際關系和行為禮貌教育,涉及到隱性教育的內容都可稱為隱性教育資源。
2.2隱性教育資源的特點
(1)廣泛存在
隱性教育資源能夠滲透到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各個部分,小到一人一言,大到校園的整體氛圍,都能夠為思政隱性教育做出貢獻。
(2)目的隱晦
隱性教育資源從來都沒有明確的目的,它只能悄悄的、逐漸的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謹言慎行,遵守社會道德規(guī)范,讓學生在無壓力的情況下,漸漸領悟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3)方法多樣
思政隱性教育能夠采用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無處不在,從大方面來看,有如滲透式、熏陶式、彌散式和暗示式等,從小方面來看,有藝術怡情式、相互自我教育式、家校共教式、層層管理遞進式和信息互動式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更能讓學生接受,效果更好。
(4)影響廣泛
由于隱性教育的目的性不強,涉及的方面很廣泛,起到的作用也無法預知。不同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立足點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果就多種多樣。因此,隱性教育的影響是十分廣泛的。教育者需要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得到各方面的教育,感受不同的作用,收獲不一樣的精彩。
(5)效果明顯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越突出、目的越明顯,就越使人產(chǎn)生厭惡心理。因此隱性的思政教育能夠有效消除人們心中的反感和厭惡,徹底的打開心扉,各抒己見,教育的效果明顯且長久。
3.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擴展分析
3.1 形成完備的隱性體系
顯性教育中包含隱性效果,因此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互依賴而存在。思想政治隱性教育資源體系建設工作要長期樹立顯性目標價值方向,并為促進顯性資源實力補充內部潛力,盡力發(fā)揮隱性和顯性教學資源的互補功效。對于顯性操作中非本質內容,可以運用隱性途徑去開發(fā)學生體會思路;針對現(xiàn)下顯性方向的薄弱位置,使其能夠更加容易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
3.2 發(fā)揮系統(tǒng)的及時作用
大學生的思政理念體系的形成是很漫長的過程,無法單純依靠個人的努力和簡單的理論就可以形成,必須依靠日積月累的環(huán)境渲染而形成。當大學生邁入校門后,不僅可以感受到校園的深遠歷史氣息,還能把自身的活力加入到校園的風采中。學習和生活是大學生對于思想道德形成的載體,豐富的大學生活也可以給思政隱性教育提供一定的平臺。
3.3 注重思政隱性教育資源的體系建設
在高校實施這種資源開發(fā)和建設過程中,既要維持長遠可持續(xù)發(fā)展局面,又要時不時地發(fā)揮自由探索能力。學校領導人員要充分重視隱性資源的使用狀態(tài),并制定合理的計劃措施,鞏固物質建設的環(huán)境效益,更加注重精神文明意識的普及,保證其在培養(yǎng)和造就社會新型適用人才群體的環(huán)節(jié)中能夠呼喚更多人性魅力和責任品德。學生長期生活在事先制定好且可感知的環(huán)境之中,無論是從物質環(huán)境的視覺吸引,還是精神文化的感染角度觀察,其人際關系和處事原則上都保留一定的操守準則。
4.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是一個完整而系統(tǒng)的體系,需要教育者的不斷的努力,對教育系統(tǒng)進行改造,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因此,全體師生應該通過合理的渠道和媒介,在隱性教育資源的擴展和開發(fā)中,可以利用各種社團活動,利用優(yōu)勢,補充不足,使學生樹立明確的追求目標。高校需要號召所有的教育者投入到思政隱性教育工作中,協(xié)調好各部門工作,建設完備的思想教育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思政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徐曉明.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的效能擴展[J].赤峰學院學報.2014,30(5).
[2]李凱.論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拓展[J].赤峰學院學報.2014,30(5).
[3]肖歲利.隱性教育資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的新路徑[J].商洛學院學報.2010,24(4).
[4]鹿曉紅.論高校思政隱性教育資源的效能擴展[J].燕山大學學報.20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