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從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共有96例患者被診斷為腦梗死。以數(shù)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對照組每天注射低分子肝素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注射丹參多酚酸。對比兩組療效平。結果 觀察組療效為優(yōu)者占比62.50%(30/48),優(yōu)良率為91.67(44/48),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9.58%(19/48),75.00%(36/48)。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不僅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還可減少病患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方便安全,值得臨床推薦。
關鍵詞:丹參多酚酸;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
腦梗死又名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原因多為腦動脈粥樣的硬化以及血栓的形成,致使動脈管因狹窄而堵塞,腦供血不足而導致部分腦組織壞死[1,2]。腦梗死病患,輕者表現(xiàn)為突然的失聲,高血壓和局部癱瘓等癥狀。重者表現(xiàn)為全癱甚至死亡等癥狀。以往的治療方法盡管能減輕其癥狀,但效果并不十分顯著[3]。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得到了一些結論,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共有96例病患被診斷為腦梗死。其中男性63例,女性33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為(53.5±9.5)歲。以數(shù)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2.3±9.3)歲。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齡39~77歲,平均年齡(53.4±9.7)歲。兩組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療前,兩組患者先停止使用抗高血壓的藥品。對照組靜脈注射低分子肝素鈉,以70~80anti-XaIU/kg體重計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注射丹參多酚酸,靜脈滴注,200mg/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250~500ml溶解后使用,1次/d。在治療前第6w和治療后第6w上午,患者空腹抽血,用離心法分離血清,檢測TC,TG,LDL-C的含量。比較兩個組別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變化。
1.3療效評價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4]。優(yōu):臨床癥狀消失,神經(jīng)功能缺損降低幅度≥91%,未見殘疾癥狀;良:臨床癥狀消失,神經(jīng)功能缺損降低幅度≥46%,存在殘疾現(xiàn)象,但未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差: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降低幅度<18%,部分患者病情呈嚴重化發(fā)展。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結果
2.1兩個組別治療前和治療后的血脂水平變化對比 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血脂指標濃度下降量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表明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明顯緩解患者的并發(fā)癥;具有積極意義,見表1。
2.2兩個組別不同治療術式治療后療效對比 觀察組療效為優(yōu)者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顯著,具有重要意義,見表2。
3討論
腦梗死和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癱瘓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還伴隨著多種類似于心絞痛,高血壓等的并發(fā)癥[5]。其病因多為腦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閉塞,致使腦供血不足而造成腦細胞壞死。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的功能,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最新藥理研究結果表明,丹參多酚酸具有明確的抗腦缺血及治療腦梗塞的作用。丹參多酚酸雖在心血管治療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長時間服用可能引起腸胃的不適和肝腎部分功能的下降。且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丹參多酚酸的治療效果還是存在缺陷。低分子肝素鈉是具有持久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是預防和治療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新藥。經(jīng)家兔靜脈給藥后,七種凝血指標測定體外抗血栓試驗和大鼠體內三種抗血栓形成試驗,表明吉派啉具有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與肝素一樣,吉派啉首先與抗凝血酶Ⅲ(ATⅢ)及其復合物結合,加強抗凝血酶Ⅲ對凝血酶和Xa因子的滅活,然而低分子肝素由于分子鏈較短,沒有與凝血酶結合的部位,不能加強抗凝血酶Ⅲ對凝血酶的滅活表現(xiàn)出抗Xa因子活性強,對凝血酶影響小,且低分子肝素對Xa因子作用的維持時間大于對APTT所產(chǎn)生影響的時間,故丹參多酚酸與低分子肝素鈉聯(lián)合治療是較為完善的治療方法。
本文通過對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療效為優(yōu)者占比62.50%(30/48),優(yōu)良率為91.67(44/48),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9.58%(19/48),75.00%(36/48)。符合羅望珍等人的報道結果,表明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顯著。此外,觀察組血脂指標濃度下降量明顯多于對照組。與BrodszkiJ等人的報道一致,表明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明顯緩解患者的并發(fā)癥。這可能與丹參多酚酸及低分子肝素鈉能有效的抑制膽固醇合成過程中所需的酶,使得膽固醇的合成量減少,小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合成量增多等因素有關。有報道表明,冠心病及腦梗死病患伴隨有高血壓,故可以通過降低血脂來減緩冠心病和腦梗死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腦梗死,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可以減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潘庭榮,許慶元,成克銘,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中Lp(a)CRP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水平變化及意義[J].河北醫(yī)學,2014,1(1):12-15.
[2]宋龍興.丹參多酚酸聯(lián)合葉酸、維生素B12治療伴高脂血癥的腦梗死患者的研究[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3,20(1):47-49.
[3]羅望珍.靜脈滴注頭孢曲松后飲酒致休克1例[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4):909-910.
[4]崔福江,韓雪,董靜,等.PCI合并腦卒中1例報道[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1):1406-1406.
[5]高宏偉,孫國章,李均輝,等.85例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3,29(3):241-243.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