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腹部手術后前瞻性放置頭皮靜脈針預防切口脂肪液化的療效,探討手術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預防及護理措施。方法 通過對800例腹部手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組,觀察組400例使用頭皮靜脈針前鞘外放置,對照組400例未使用。結果 觀察組切口脂肪液化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 前瞻性前鞘外放置頭皮靜脈針對手術切口脂肪液化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關鍵詞:手術切口;脂肪液化;預防護理
腹部手術后手術切口脂肪液化是普外科工作中常見的切口并發(fā)癥,導致切口延遲愈合,并發(fā)切口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時切口愈合不良也易引起切口疝的發(fā)生[1-2]。我院外科醫(yī)生自2001~2005年對體型肥胖的320例腹部手術患者進行了前瞻性的腹壁前鞘外置管預防手術后脂肪液化的臨床研究,取得了滿意效果。其后2006~2013年近7年我們對頭皮靜脈針預防切口脂肪液化在護理工作中進行嚴密的觀察與護理,且病例除肥胖癥外還擴展到了高齡患者,低蛋白血癥及糖尿病等伴有外科疾病的患者范圍,取得明顯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800例腹部手術患者,觀察組400例,對照組400例。其中男 367例,女 433例,年齡20~68歲,上腹部手術370例,下腹部手術430例。合并糖尿病者22 例,合并貧血者 8例,低蛋白血癥2 例。所有患者均為肥胖體型,皮下脂肪厚度3~9 cm,術中均使用高頻電刀。
1.2方法 觀察組400例使用頭皮靜脈針制作簡易引流管。取頭皮靜脈針軟管,無菌條件下,根據(jù)切口長度減去帶針頭一端,在軟管上剪4~7個側孔(使其呈長梭形,寬度不超過導管直徑的50%)備用。在手術結束關腹時,常規(guī)縫合腹膜及前鞘后,沖洗切口脂肪層,在前鞘外放置備用的靜脈針導管,間斷縫合脂肪層,使靜脈針導管埋置在脂肪層下,導管尾端從切口最低端引至皮膚外縫合固定以防滑脫,常規(guī)縫合皮膚。對照組400例傳統(tǒng)關腹以對比療效。術后用藥,切口換藥等無差異性。
1.3引流管的觀察與護理 ①固定妥當,以免脫落。②保持引流通暢,必要時用無菌注射器抽吸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③觀察并記錄引出液的顏色、性質、量,如有異常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潔,保持床單位及病員的整潔。④術后第2~3 d,無液體引出在無菌操作下拔除引流管,隨時觀察切口愈合情況。
1.4判定標準 目前對脂肪液化的診斷尚無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能夠達成共識的有以下幾個方面[3-4]:①術后1~3 d,切口愈合不良,有較多滲液,呈淡黃色,可見漂浮的脂肪滴;②切口無紅腫,皮膚及皮下組織未見壞死滲出液及常見切口感染的膿性分泌物;③滲出液鏡檢可見大量的脂肪滴,且連續(xù)3次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④患者體溫正常,化驗血象正常。
2結果
觀察組400例患者中,有3例糖尿病老年女性患者切口延遲愈合外,下腹部7~8 d拆線,上腹部8~9 d拆線,均達到甲級愈合。對照組32例脂肪液化,經敞開切口常規(guī)換藥后Ⅱ期愈合出院,平均住院天數(shù)18 d。兩組患者比較,前鞘外放置引流管可有效防治切口脂肪液化。
3討論
3.1術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
3.1.1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手術切割肌膚時造成脂肪細胞壞死,破壞的細胞內脂質溢出,造成皮下積液[5]。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種無菌性炎癥。
3.1.2高頻電刀使用,由于電刀所產生的高溫造成皮下脂肪組織的淺表性燒傷及部分脂肪細胞因熱損傷發(fā)生變性,同時脂肪組織的毛細血管由于熱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運較差的肥厚脂肪組織血供進一步發(fā)生障礙,術后脂肪組織發(fā)生無菌性壞死,形成較多的滲液影響切口愈合[6]。
3.1.3切口暴露時間過長,不注意保護切口,手術粗暴、過度牽拉可損傷局部組織細胞,造成水腫、血液供應不良,使組織發(fā)生氧化分解,產生無菌性炎癥、壞死,使脂肪組織發(fā)生液化。
3.1.4長時間手術操作,出血和休克,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3.1.5年老體弱、貧血、低蛋白血癥、營養(yǎng)不良及合并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影響膠原蛋白合成,延長切口愈合時間,增加脂肪液化的危險性[7]。
3.1.6縫合技術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如縫合過緊、過松,止血不徹底,縫合時留有死腔等。
3.2我們根據(jù)引流情況觀察,脂肪液化在術后早期即可發(fā)生,當早期引流不充分,在術后2~3 d液化組織達到一定張力后,即可從切口溢出,勢必延長切口愈合時間。頭皮靜脈針導管前鞘外埋置,前瞻性預防切口脂肪液化。其優(yōu)點如下。
3.2.1頭皮靜脈針取材方便,無菌,制作簡單,價格低廉,不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3.2.2對周圍組織刺激小,不易形成黏連,可早期將液化的脂肪引出切口外,不易在皮下形成大的死腔。
3.2.3患者術后早期活動不受影響。
4總結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是外科腹部手術常見的并發(fā)癥。術后一旦發(fā)生切口脂肪液化,不但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治療費用,而且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眾多的方向都是在切口液化之后進行治療的。因此在臨床護理中,前瞻性放置引流管,預防切口脂肪液化的發(fā)生,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飲食指導,以及術前、術中、術后的精心護理干預,切口甲級愈合率明顯提高??s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了醫(yī)療費用,提高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WANG Y,JING H. Analysis of 73 Fat Liquefaction in Gynecologic Abdominal Incision[J]. Hebei Medicine,2012,4:026.
[2]Shi Z,Ma L,Wang H,et al. Insulin and hypertonic glucose in the management of aseptic fat liquefaction of post‐surgical incision: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 International wound journal,2013,10(1):91-97.
[3]WANG Y,LIU P,DU M,et al. Prevention of Fat Liquefaction Following Cesarean Section Using Povidone lodine in Obese Pregnant Women:A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300 Cases [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9,24:031.
[4]Fader A N,Rojas-Espaillat L,Ibeanu O,et 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 (LESS) in gynecology:a multi-institutional evalu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0,203(5):501. e1-501. e6.
[5]Moss J G,Cooper K G,Khaund A,et al. Randomised comparison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 (UAE)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 (REST trial):5-year results[J].BJO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aecology,2011,118(8):936-944.
[6]Darouiche R O,Wall Jr M J,Itani K M F,et al. Chlorhexidine-alcohol versus povidone-iodine for surgical-site antisepsi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1):18-26.
[7]張永強,楊自權,衛(wèi)小春.手術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探討[J].實用骨科雜志,2010,16(8):596-599.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