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東鄉(xiāng)族血壓病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關系。方法 采用全國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標準和模式,通過對東鄉(xiāng)族18歲及以上人群按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影響東鄉(xiāng)族高血壓患病率的主要因素與全國流行病學特點基本一致。結論 對東鄉(xiāng)族人群進行健康知識宣教,綜合預防干預,是有效防治、降低高血壓發(fā)病率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東鄉(xiāng)族;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預防干預
高血壓是中老年的一種多發(fā)病、常見病,是當前我國主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危險因素,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億人。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高血壓的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約80%的高血壓患者分布在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對基層高血壓的調查、檢測、診斷、評級、治療及預防管理工作至關重要[1,2]。東鄉(xiāng)族人群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東鄉(xiāng)族為甘肅獨有的少數名族,多居住在山嶺地帶,以食牛羊肉為主,經濟文化落后、衛(wèi)生保健知識缺乏,本次通過對東鄉(xiāng)族18歲及以上人群及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了解血壓發(fā)病與東鄉(xiāng)族生活方式、文化程度、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關系,對東鄉(xiāng)族人群進行健康知識宣教,綜合預防干預,是有效防治、降低高血壓發(fā)病率的重要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全國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標準和模式,共抽取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xiāng)族自治縣18歲以上群眾進行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共578例東鄉(xiāng)族群眾參加了問卷調查。其中男性261例、女性317例;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48歲。發(fā)放問卷606張,收回問卷578張(95.4%)。按該民族高血壓患病率25%~30%,該樣本量能滿足統(tǒng)計學要求。
1.2方法 調查方式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原則。按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統(tǒng)一制定。表格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專職人員填寫,當場收回問卷。調查包括年齡、性別、身高、體質量、職業(yè)、文化程度、高血壓遺傳史、個人飲食習慣、家庭經濟情況等內容。血壓測量均使用臺式血壓計。受測者在測量血壓前休息5min、測前30min禁止吸煙、禁飲濃茶、排空膀胱。受測者采取坐位,測右肱骨動脈血壓,測量時保持肘部與心臟同一水平。
1.3 診斷標準 采用高血壓依據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等級為依據標。
2 結果
本次調查578例東鄉(xiāng)族人群中共檢出高血壓患者164例,患病率為28.37%;其中男性高血壓患者77例,患病率13.32%,女性87例,患病率為15.05%。調查結果顯示,50~70歲年齡段高血壓患病率較高,此年齡段女性患者相對顯著。結果表明高血壓病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這種趨勢在性別上均得到體現,且70歲以后患病率上升幅度更加明顯,這表明高血壓病與體育活動少、身體肥胖、機體器官的老化、調節(jié)機制障礙及血容量變化等因素有關。
3 預防干預
3.1 健康宣教 高血壓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晚期主要并發(fā)癥有腦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心肌梗塞等,最終導致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致死。由于東鄉(xiāng)族居民居住地地處邊遠,當地經濟水平落后,居民文化水平較低,衛(wèi)生條件差,因此造成東鄉(xiāng)族居民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明顯低于世界及全國其他地區(qū)水平。因此,加大宣傳預防高血壓病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提高對高血壓及危險因素的認識,使發(fā)病患者了解高血壓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及晚期并發(fā)癥,誘發(fā)因素,增強自我保健意識,降低高血壓的發(fā)病率。
3.2心理干預 高血壓患者并發(fā)癥多,需終身服藥治療,患者因療程長,用藥多發(fā)生焦慮、抑郁、消極情緒。對次我們首先與患者積極耐心的溝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減輕精神壓力,改變不良行為及生活習慣,消除高血壓危險因素,控制病情的發(fā)展,降低或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
3.3合理運動 通過合理運動減輕體重。體內脂肪過多容易使血壓升高并導致高血壓,肥胖和超重患者減輕體重后血壓降低;即便是輕度運動也可以降低收縮壓4~8mmHg,因此,建議久坐的患者經常進行適當的有氧活動,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30~40min/次,3~4次/w。但無氧運動如舉重可使血壓升高,應予避免。對血壓控制不佳或嚴重高血壓者,在血壓未收藥物控制良好前不要劇烈運動。
3.4 飲食指導 改變高鹽飲食和多食肥羊的肉不良飲食習慣。食物中的鹽是引起血壓升高和患高血壓的原因之一,而低鉀飲食更加劇了這一效應,如每日納的攝入量從10.5g左右降到4.7~5.8g,可使血壓平均降4~6mmHg[4],建議多吃水果、魚和蔬菜,少吃含鹽食品,特別是用鹽腌制的食品。
3.5戒煙限酒 戒煙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最有力的生活措施。盡管吸煙對血壓的長期獨立影響很小,而且戒煙本身沒有降壓作用。但吸煙可使總心血管危險大大增加,并影響某些降壓藥物的療效或抵消更嚴格降壓治療所帶來的益處。飲酒與血壓水平和人群高血壓患者病率呈線形關系,也就是說,飲酒量越大,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也越高。過度飲酒者,腦卒中危險增大,酒精還會消弱某些降壓藥的療效,重度飲酒者在酒精戒斷后會出現高血壓,如果是周末飲酒模式,那么在周一極易被診斷為高血壓。
3.6 藥物治療 由于衛(wèi)生知識的嚴重缺乏,在高血壓藥物治療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合理現象,有的患者血壓一旦降至正常,就擅自停藥、換藥、減藥,有的患者服用一種降壓藥,因此根據個體自身病情和經濟能力,指導合理化用藥。鼓勵患者自備血壓計,自我測量檢測血壓,以便及時了解血壓波動曲線,制定治療方案和合理服藥時間。
3.7 定期隨訪 用電話、門診、上門服務的形式,定期隨訪了解血壓、心率、血糖及服藥治療,飲食運動情況。隨訪時間間隔可根據血壓的水平情況而定,血壓控制達標及穩(wěn)定者,每月隨訪一次[5];高血壓高?;颊?,血壓未達標者每15d隨訪1次。
4 結論
高血壓病是受多基因、多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疾病,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利的物理和社會環(huán)境皆有關系。因此,綜合預防干預的方法中必須要有生活和飲食的干預,患者需要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措施來配合治療[6]。通過1年多的健康宣教、定期隨訪,提高了高血壓患者對病情發(fā)展過程的了解,有效控制了高血壓病的發(fā)展進程,增強了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信心及自我保健意識,從而降低了東鄉(xiāng)族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胡大一.TOPOL心血管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39-51.
[2] 許國開,李曉.社區(qū)高血壓流行病調查和綜合預防干預效果分析[J]臨床研究,2013,11.3(22).178-180.
[3] 蔣紅燕,芮立美,等.高血壓并發(fā)癥患者的高危因素及護理特點[J].臨床合理用藥,2013.4.123-124.
[4] 閔海.高血壓和糖尿病最新實用預治知識問答[M].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1.41-42.
[5] 苗青原,張媛,李進峰.糖尿病與高血壓腎損害機制及早期監(jiān)測與防治[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4).42-45.
[6] 田雙雁.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4(11).310-311.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