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的發(fā)病情況,并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方法 本組抽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患者62例,將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口腔潰瘍好轉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口腔潰瘍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患者院后,加強對其護理干預,能夠改善其不適癥狀,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手足口??;小兒;口腔病變;護理方法
口腔疾病是小兒手足口病常見的并發(fā)癥,若未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可能影響患者正常的飲食,容易引發(fā)營養(yǎng)不良癥狀[1]。因此,筆者認為必須加強對小兒手足口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抑制口腔疾病的發(fā)展。本組研究中,筆者對醫(yī)院收治的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抽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為9個月~6歲,平均年齡為(3.50±0.96)歲。對照組31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為10個月~5歲,平均年齡為(3.29±.86)歲。
1.2 臨床癥狀 本組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均伴隨出現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口腔內存在皰疹或潰瘍癥狀,患者因進食期間伴隨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拒絕進食,且存在垂涎癥狀。
1.3方法
1.3.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即護理人員對患者口腔潰瘍的程度進行觀察,取藥物清洗口腔并涂抹相應藥物,藥物涂抹30min后再予以進食。同時,加強對患者臨床癥狀的觀察,在治療原發(fā)疾病的基礎上,取對癥藥物進行治療。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病房內護理、飲食護理等。
1.4臨床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的口腔潰瘍好轉時間以及進食時間;②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分為三個層次:即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對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觀察指標比較 見表1。
分析表1中相關數據,觀察組患者的口腔潰瘍好轉時間以及進食時間均與對照組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護理滿意率比較 見表2。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分析表2中相關數據,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足口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該疾病與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率存在直接關系,兒童是出現該疾病的幾率相對較高。相關研究表明,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非常廣,例如:呼吸道感染、食入感染性食物等[2]。部分患者入院治療期間,會伴隨出現口腔潰瘍癥狀,該癥狀不僅會增加患者的臨床不適感,還可能對其治療依從性造成影響。筆者醫(yī)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護理干預,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3.1消毒隔離 臨床研究表明,小兒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非常廣。因此,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必須做好消毒隔離工作:①加強對病房內護理。每天取消毒液體對房間內的陳列物品、地板等進行常規(guī)消毒,合理調節(jié)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其出現咳嗽的癥狀[3]。②盡量避免帶患者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否則可能交叉感染。③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前后,均需洗手,減少手上病菌的攜帶量。
3.2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當患者出現口腔潰瘍癥狀時,往往會出現疼痛癥狀,其治療依從性明顯降低。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可通過的與其交談、講故事、作游戲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②對家屬的心理。盡量使用語言撫慰患者,告知其臨床治療的安全性,穩(wěn)定其情緒。同時加強對患者的家屬的健康教育,告知其疾病的誘發(fā)原因、傳播途徑以及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提高其預防意識[4]。
3.3加強對口腔的護理 患者入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口腔的護理,了解其潰瘍的發(fā)展程度。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進食前后可指導其使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于年齡較小的患者,可取棉簽蘸取生理鹽水進行清理,保持口腔干凈清潔[5]。
3.4飲食護理 由于患者的年齡相對較小,對疼痛的耐受性較差。若患者的疼痛癥狀在其耐受范圍內,可盡量為其提供高蛋白質、高營養(yǎng)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對于伴隨出現嚴重疼痛癥狀的患者,則可根據其營養(yǎng)狀況,配制營養(yǎng)液進行輸注,避免其出現營養(yǎng)不良的癥狀。
綜上所述,小兒手足口病患者入院治療期間,應加強其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麗.小兒手足口病的口腔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11):151-152.
[2]王紅,孫麗華.小兒手足口病口腔病變的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19):1789-1790.
[3]陳善芬.小兒手足口病的口腔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16):282-283.
[4]姜麗.循證護理在手足口病患兒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01):19-20.
[5]董曉艷,王全蕊.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11):217-218.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