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針對復方紅藤煎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指導。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按照掛號時間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復方紅藤煎對患者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的形式進行治療,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6%,對照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8.4%,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復方紅藤煎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較好,且操作較為簡便,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復方紅藤煎;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
慢性盆腔炎一般是指女性內生殖器以及周圍的結締組織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通常是急性盆腔炎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加上患者體質較差,急性盆腔炎的病程會反復發(fā)作,導致慢性盆腔炎[1]。由于慢性盆腔炎反復發(fā)作,很容易導致宮外孕以及不孕等疾病出現(xiàn),從而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本次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復方紅藤煎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指導,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學》中關于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患者的年齡為23~45歲,平均(31.4±2.5)歲,病程為3個月~2年,平均(2.51±1.2)年。其中婦科人流術后感染的患者為26例,上環(huán)感染的為24例,原因不明者為10例。兩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復方紅藤煎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紅藤煎藥的組成為:甘草6g、紅藤30g、延胡索12g、紫花地丁15g、乳香g、連翹12g、當歸15g、丹參15g以及牡丹皮15g。加減:患者有下腹冷痛癥狀時應當加肉桂以及小茴香;患者有腰痛癥狀時應當加桑寄生以及續(xù)斷;患者有氣血虛弱者應當加黃芪以及黨參;患者有炎性包塊癥狀時應當加炮甲珠以及三棱。使用水煎分兩次溫服,需連續(xù)服用7d,以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經期禁止服用。還可使用灌腸的形式進行治療,選取莪術8g、紅藤30g、金銀花30g、以及三棱8g,煎湯100ml,微溫后使用導尿管或者小兒光管插入直腸14cm以及上,在20min內灌完,保留30min以上,1次/d,7d為1個療程。
1.3療效判定 治愈的標準為:患者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后腹痛停止,無統(tǒng)計,且B超顯示腹部炎性包塊消失,1年內無復發(fā);顯效的標準為:患者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后腹痛停止,B超顯示炎性包塊消失,且1年內僅復發(fā)1次;好轉的標準為:患者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后腹痛停止,性包塊消失,且1年內復發(fā)2次;無效的標準為:患者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后仍舊有腹痛的情況,炎性包塊沒有減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均使用(x±s)的形式表示,對計量數(shù)據(jù)與計數(shù)數(shù)據(jù)分別使用x2和t檢驗,顯著學水準為a=0.05,當兩組差異為P<0.05時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6%,對照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8.4%,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由表1可知,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治愈的患者為20例,對照組經過治療后,治愈的患者為10例,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盆腔炎在中醫(yī)范疇內屬于\"癥瘕\"以及\"小腹痛\"等領域,是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近年來在婦科門診中,就診率逐年增加,其病理為改變患者盆腔內炎性滲出,致使器官粘連,局部組織增厚,瘢痕增生等[2,3]。中醫(yī)認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經行以及產后邪熱進入胞宮,與血互結,阻滯胞脈,導致胞脈氣血不暢,損害血脈,形成膿毒。而紅藤、金銀花以及連翹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丹參能夠活血祛瘀,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流變,各種藥物配合使用,就能夠降低患者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效果較為顯著[4,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6%,對照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8.4%,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復方工藤煎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在使用時應當按照患者的具體情況增減藥量。
綜上所述,復方紅藤煎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較好,且操作較為簡便,能夠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小麗,張靜云,陳瑞明,范引科,王德華,謝人明.盆炎寧對混合菌液致大鼠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1,22(02):43-45.
[2]程湘,陳正瓊,謝榮凱,王欣,王智.68例慢性盆腔炎合并抑郁/焦慮患者的心理特點及治療效果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2(11):54-55.
[3]謝衛(wèi)娟,沈勤,孫秀娟,陳玲玲,章紅風,付慧莉.健康教育對改善盆腔炎患者遵醫(yī)行為的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43(10):63-65.
[4]Haggerty CL,Ness R B,Amortegui A,et al.Endomctritis does not pre-.dict reproductive morbidity after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0,55(32):65-66.
[5]于源源.活血補腎綜合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評價及調控模型大鼠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抗粘連機制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62(53):84-85.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