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aused by intracranial aneurysms,aSAH)危險因素同臨床預后具有的相關性,為后續(xù)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我院aSAH患者78例,對患者的臨床資料、動脈瘤表現(xiàn)的特征以及APACHEⅡ評分等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準確分析。結果 針對aSAH患者進行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自身年齡以及APACHEⅡ評分等情況與臨床預后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對患者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所患動脈瘤的大小、患者出現(xiàn)腦血管痙攣的情況、患者出現(xiàn)再次出血的情況、患者Hunt-Hess分級的情況以及對患者進行APACHEⅡ評分的情況是對患者預后造成影響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患者所患動脈瘤的大小、患者出現(xiàn)腦血管痙攣的情況、患者出現(xiàn)再次出血的情況、患者Hunt-Hess分級的情況以及對患者進行APACHEⅡ評分的情況同對患者進行預后表現(xiàn)了明顯的相關性,對上述指標給予重視能夠成功將aSAH患者臨床疾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殘疾率降低,成功凸顯研究價值。
關鍵詞: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危險因素;臨床預后
針對aSAH預后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必要的分析,對疾病的早期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能夠降低臨床因為疾病帶來的嚴重影響[1]。本文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aSAH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其危險因素同臨床預后二者之間具有的關系,現(xiàn)將具體的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aSAH患者78例。其中男33例,女45例,患者年齡為30~83歲,平均年齡為(53.33±10.95)歲。在所有患者中,33例患者選擇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45例患者選擇開顱手術以及微創(chuàng)手術。其中動脈瘤為單發(fā)的患者60例,動脈瘤為多發(fā)的患者18例?;颊呋加谐鲅獎用}瘤的位置:位于大腦前動脈的患者15例,位于大腦中動脈的患者20例,位于大腦后動脈的患者15例,位于前交通動脈的患者10例,位于基底動脈的患者4例,位于中動脈以及后動脈均具有的患者6例,位于在前動脈以及基底動脈都具有的患者8例。
1.2方法 針對所有患者在住院后對其臨床生命體征表現(xiàn)進行仔細檢測,對患者進行血脂檢測、電解質檢測、空腹血糖檢測以及血常規(guī)的檢測(上述檢測均在6 h內完成)。對于在住院后出現(xiàn)餐后血糖的患者,在第二日清晨繼續(xù)對患者進行檢測,最終取第2 d清晨空腹[2]。在1 d之內進行Hunt-Hess分級并且實施APACHEⅡ評分的評定[3],在住院之后的3 d之內對患者患有動脈瘤的位置進行檢查,觀察患者動脈瘤的體積以及有無出現(xiàn)多發(fā)的情況[4]。對于患者血糖的水平,臨界值為7.00 mmol/L;在對患者的血脂水平進行判斷時,標準為:患者總膽固醇水平≥5.70 mmol/L定為增高的情況,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5.70 mmol/L定為增高的情況,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1.04 mmol/L定為降低的情況,將甘油三酯≥1.7 mmol/L定為增高的情況。利用經顱多普勒檢查患者腦血管有無出現(xiàn)了痙攣的情況,將患者雙側大腦的中動脈作為對患者腦血管有無出現(xiàn)痙攣進行評價的靶血管,對于患者大腦中動脈在出現(xiàn)出血破裂時將患者達到前動脈以及患者大腦后動脈作為靶血管。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5.0對數據進行分析并統(tǒng)計,以P>0.05為不存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的結果 利用GOS對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評估,對患者相關的臨床指標進行檢驗,最終發(fā)現(xiàn),患者的年齡、患者動脈瘤是否出現(xiàn)了多發(fā)的情況、患者所患動脈瘤的大小、患者臨床血壓情況、患者APACHE Ⅱ評分的情況、患者Hunt-Hess分級的情況、患者出現(xiàn)腦血管痙攣的情況、患者出現(xiàn)再次出血的情況同GOS得出的結果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患者在性別、患有動脈瘤的位置、臨床血糖水平、臨床血脂水平以及是否選擇進行手術與患者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2.2多因素分析的結果 通過多因素分析后,得出的獨立性危險因素共有5項,分別為患者所患動脈瘤的大小、患者APACHE Ⅱ評分的情況、患者Hunt-Hess分級的情況、患者腦血管痙攣的情況以及患者再次出血的情況,見表1。
3討論
aSAH屬于一種無創(chuàng)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血液出現(xiàn)了外溢的情況,流入患者的腦脊液中導致患者臨床患有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xiàn)了非常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隨著當前醫(yī)學的不斷進步,諸多患者臨床都能夠獲得有效的救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患者臨床會表現(xiàn)出遠期認知功能出現(xiàn)了障礙的情況,患者自身的功能狀態(tài)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通過GOS對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評估,對患者相關的臨床指標進行檢驗,最終發(fā)現(xiàn),患者的年齡、患者動脈瘤是否出現(xiàn)了多發(fā)的情況、患者所患動脈瘤的大小、患者臨床血壓情況、患者APACHE Ⅱ評分的情況、患者Hunt-Hess分級的情況、患者出現(xiàn)腦血管痙攣的情況、患者出現(xiàn)再次出血的情況同GOS得出的結果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颊咴谛詣e、患有動脈瘤的位置、臨床血糖水平、臨床血脂水平以及是否選擇進行手術與患者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在進行本次的研究過程中,針對aSAH患者進行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自身年齡、患者動脈瘤大小、動脈瘤有無多發(fā)、臨床血壓情況以及APACHEⅡ評分等情況與臨床預后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對患者進行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得出的獨立性危險因素共有5項,分別為患者所患動脈瘤的大小、患者APACHE Ⅱ評分的情況、患者Hunt-Hess分級的情況、患者腦血管痙攣的情況以及患者再次出血的情況。上述的5項指標與患者的臨床預后表現(xiàn)了顯著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
[1]王立江,段傳志,何旭英,等.GDC血管內栓塞治療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腦積水的影響機制與預后研究[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0,9(2):181-186.
[2]張品元,侯凱,王樹軍,等.Ⅳ~Ⅴ級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綜合治療(附13例報告)[J].山東醫(yī)藥,2011,51(19):13-14.
[3]楊瑞生,靳曉亮,黃春波,等.老年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介入栓塞治療安全性和可行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7):3674-3676.
[4]錢進先,李磊,虞正權,等.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早期預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0,30(4):297-30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