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解剖喉返神經在甲狀腺手術中的應用,為臨床醫(yī)學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對實施甲狀腺手術的236例患者進行分組,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比組。實驗組為101例患者,實施甲狀腺手術158測次,術中沒有解剖喉返神經。對比組為135例患者,實施甲狀腺手術177側次,在手術中解剖了喉返神經。結果 在甲狀腺切除手術中都存在著對喉返神經的損傷,但是損傷的程度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實驗組在甲狀腺手術中對喉返神經的損傷為暫時性損傷的有2例患者,永久性損傷的有1患者,損傷率為1.9%。而對比組對其損傷情況為暫時性損的有1例患者,沒有出現(xiàn)永久性損傷的患者損傷率為0.56%。相比較這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數(shù)據(jù)中存在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82,P<0.01)。結論 在甲狀腺手術中,對喉返神經解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其損傷。
關鍵詞:喉返神經;甲狀腺;損傷
在甲狀腺手術中,針對喉返神經解剖時能夠把喉返神經的損傷降到最低。針對喉返神經發(fā)生的機械性損傷都是在人喉嚨處附近,實施手術的作用是根除病因,但是喉返神經一旦受到損傷,就需要對患者盡早的再次實施手術,這樣對患者來說是非常痛苦的[1]。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在手術過程中預防喉返神經損傷就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實施甲狀腺手術的236例患者進行分組,分為2組,實驗組和對比組。實驗組為101例患者,實施甲狀腺手術158測次,術中沒有解剖喉返神經,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64例,年齡為32~79歲,中間年齡為48歲。對比組135例患者,實施甲狀腺手術177側次,在手術中解剖了喉返神經,135例患者中男49例,女86例,年齡29~80歲,中間年齡為51歲。兩組患者甲狀腺手術類型見表1。
1.2方法
1.2.1實驗組方法 實驗組是針對患者實施手術時沒有解剖喉返神經。在手術中必須掌握的要點是:靠近頸部總動脈,要離腺體的背面較遠,對甲狀腺下動脈的主干實施分離、結扎。如果是良性疾病切除甲狀腺時,要盡量的保留腺體背面部分的完整性。在實施甲狀腺全切手術時,腺體背面的包膜應該在手術中盡量保留不切除。但是其殘留的部分可以通過銳緣的副匙對其進行除去。
1.2.2對比組方法 對比組的方法是首先要找到喉返神經,在手術時,尋找喉返神經是有方法的,一般從甲狀腺下最下方的氣管食管溝,或者是向外測旁開0.1~1.0處。沿著此處向上進行解剖,對甲狀腺組織進行分離處理。甲狀腺組織的分離處理能夠在腺葉切除或甲狀腺全切手術中對其進行很好的保護。在解剖喉返神經時,由于喉返神經的易受損特點,我們在操作時要輕柔、細致。在對甲狀腺組織進行解剖時,進行解剖時要將其層次分清楚,當遇到喉返神經時,要盡量不要碰到,特別要注意保護喉返神經的細小營養(yǎng)血管不要受到損傷。
1.3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的數(shù)據(jù)處理運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就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甲狀腺切除手術中都存在著對喉返神經的損傷,但是損傷的程度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實驗組對喉返神經的損傷其中永久性損傷為1例,暫時性損傷2例,損傷率為1.9%.而對比組的情況是永久性損傷為0例,暫時性損傷1例,損傷率為0.56%,兩組數(shù)據(jù)中存在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82,P<0.01)。
3 討論
喉返神經在甲狀腺體的背面,是甲狀腺手術中最易受到損傷的地方。甲狀腺的背面是自喉返神經與甲狀腺下動脈分支處到環(huán)狀軟骨下緣,喉返神經進入人喉嚨內之間的一部分[2]。這一部分是甲狀腺手術中碰觸時要非常的注意,在進行甲狀腺全切手術時要采用腺體的囊內切除,降低對喉返神經的損傷,而在進行部分切除時就不要碰觸喉返神經,采用的方法是要盡量保留甲狀腺背側的腺體[3]。
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喉返神經在甲狀腺手術中容易受到損失的區(qū)域是腺體背側。由于喉返神經分為前支和后支,而且兩個分支所處位置的高低不一定。2/3的病例分支處于低位,位于甲狀腺腺體背側的下方;而1/3的病例處于高位,位于腺體背側內的上方。如果對此位置的認識不足就很難在手術時避免對其造成損傷。
在本文中對術中沒有解剖喉返神經的實驗組和在手術中解剖了喉返神經的對照組都遵循了醫(yī)學解剖的方法和在手術中盡量避免對喉返神經的損傷。在手術中沒有使用解剖喉返神經的實驗組對喉返神經的損傷率明顯高于在手術中使用解剖喉返神經的對照組。有資料證明甲狀腺部分切除手術對喉返神經損傷最低,損傷最高的是測葉切除及頸淋巴清掃對喉返神經損傷率最高。
喉返神經在甲狀腺手術中是非常容易受到損傷的,雖然實驗組在手術中也盡量對其造成損傷降到最低,但仍然會有永久性損傷的案例發(fā)生。所以在甲狀腺手術中我們應該采取對其損傷最低的方法進行手術,這樣不僅能對人體造成損害的風險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手術的操作安全?,F(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方向應該是以人為本,所有的醫(yī)學操作都是應該圍繞對人身體傷害降到最低來進行的,甲狀腺手術中解剖喉返神經這種做法對其損傷的發(fā)生率較其他方法是最低,而且此項技術操作簡單,安全可靠,這項技術正是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傳峰,王厚中,吳娜,等.神經內鏡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82例報告[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01:42-44.
[2]劉志堅,梁維邦,蔣健,等.神經內鏡技術的臨床應用(附59例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04:228-230.
[3]邵永祥,劉恩重.神經內鏡在中央顱底手術中的應用及相應的解剖學研究進展[J].中華腦科疾病與康復雜志(電子版),2011,02:195-201.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