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中醫(yī)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方法 從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機出發(fā),以調補肝腎、溫陽通絡為原則,對16例患者以內服中藥與中藥外敷治療1個月。結果 關節(jié)強直和疼痛總積分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總有效率為87.5%:治療后癥狀及相關檢查的總積分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結論 中藥內服與中藥外敷聯(lián)合應用可有效改善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和體征,無明顯不良反應,確為治療AS安全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強直性脊柱炎;中醫(yī)治療中藥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關節(jié)炎及中軸關節(jié)病變?yōu)樘卣鞯穆匝仔约怪P節(jié)病。臨床表現(xiàn)為脊柱和外周關節(jié)炎,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和腎等多系統(tǒng)損害[1]。臨床西藥治療毒副作用大,現(xiàn)以中藥內服與中藥外敷治療本病16例,并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6例患者均為經(jīng)臨床確診(其中14例經(jīng)上級醫(yī)院確診)的病例,其中11例為男性,5例為女性,年齡18~72歲,病程1.5~22年。
1.2診斷標準 ①符合1966年紐約標準或1984年修訂的紐約標準。臨床癥狀骶髂關節(jié)壓痛、脊柱前屈、后伸、轉彎受限,以及胸廓活動度度減低,X線或CT示骶髂關節(jié)炎性改變。②符合中醫(yī)肝腎不足、祛瘀通絡證[2]。
1.3方法
1.3.1治療方法 ①中藥內服方藥組成:熟地20 g、川斷20 g、鹿角膠10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桂枝15 g、當歸15 g、川芎15 g、雞血藤20 g、乳香10 g、沒藥10 g、伸筋草15 g、羌活15 g、蜈蚣2條,加水煎服,分早晚2次溫服。腰痛明顯者加姜黃、葛根,指關節(jié)疼痛明顯者加桑枝,濕重者加薏苡仁、防已,久郁化熱者加地骨皮、知母、黃柏等,血瘀明顯者可加桃仁、紅花、土鱉蟲等[3]。②中藥外敷方藥組成:羌活20 g、獨活20 g、川芎15 g、白芷15 g、蘇赤木20 g、乳香15 g、沒藥15 g、細辛5 g、絡石藤15 g、甘草10 g,煎湯與藥同包置于疼痛關節(jié)處(四肢小關節(jié)可浸泡),1次/d,留置30 min[4]。
1.3.2癥狀、體征療效判斷方法 根據(jù)數(shù)字評分法(NRS)將關節(jié)疼痛癥狀依據(jù)據(jù)疼痛程度分為0~10分,其中0分為無癥狀,10分為最重癥狀[5]。根椐患者積分變化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判斷。通過對患者的Schober試驗、枕壁墻試驗進行距離標記,對治療前后變化對照判斷。
1.3.3療效判定標準顯效 關節(jié)疼痛及不適癥狀明顯好轉,Schober試驗、枕壁墻試驗積分較前明顯好轉。好轉:關節(jié)疼痛及不適癥狀有所改善,Schober試驗、枕壁墻試驗積分較前有所改善。無效:患者不適癥狀及體癥改善不明顯。
2結果
16例中顯效3例,好轉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 87.5%。強直性脊柱炎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改善情況,見表1。
3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疾病,當屬中醫(yī)“痹癥”范疇,也有將其歸于“腎痹”、“骨痹”等范疇。從中醫(yī)理論來分析認為起于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后天調攝失調?!端貑杘痹論》云\"骨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腎……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金匱要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丹溪心法》等書對本病病因病機及治療皆有闡述[6]。近代不少學者對本病的病因病機進行了一些探討,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但歷代醫(yī)家對本病的認識基本一致,病因以腎虛督空為主,感受外邪及瘀血阻滯督脈皆可誘發(fā)。早期癥狀以腰痛為主,晚期可致脊柱強直,以致殘廢,治療上以補虛為主兼以祛邪。清·王清任指出“痹證有瘀血”說,治療用“身痛逐瘀湯”。本方治治療內服中藥以調補肝腎、溫經(jīng)、活血通絡為主,熟地、川斷、鹿角膠、杜仲溫補肝腎,桂枝、當歸、川芎、雞血藤、乳香、沒藥、伸筋草、羌活、蜈蚣等活血溫陽通絡,兼以外敷羌活、獨活、川芎、白芷、蘇赤木、乳香、沒藥、細辛、絡石藤、甘草活血行氣通絡止痛。中醫(yī)通過辨證論治從總體上辨證治療本病,在減少西藥毒副作用、改善癥狀、體征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在本病的治療中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強直性脊柱炎診斷與治療選擇[J].人民軍醫(yī),2008,(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s].(GB/T16751.2-1997).
[3]侯蕾,鐘廣玲.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yī)辨證論治淺述[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7,(03).
[4]張乃崢.臨床風濕病學[M].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
[5]王寧華.疼痛定量評定的進展[J].中國臨床康復,2002,(18).
[6]周翠英,等.風濕病中西醫(yī)診療學[M].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