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試管抗人球蛋白法和卡式微柱凝膠法檢測孕婦IgG抗A(B)效價比較。方法 選擇163例丈夫為A型或B型 的O型孕婦血清經巰基乙醇(2-Me)中和后,分別用試管抗人球蛋白法(試管法)和卡式微柱凝集法(卡式法)檢測IgG抗A(B)效價。結果 試管法和卡式法檢測孕婦IgG抗A(B)效價結果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163 例O型孕婦中,卡式法檢測的IgG 抗A(B)≥1∶64為69.9%,顯著高于試管法檢測的結果35.5%。結論 卡式法檢測孕婦抗體效價簡單、快捷,其靈敏度遠高于試管法,應根據不同實驗方法確定相應的參考值。
關鍵詞:新生兒ABO溶血;抗體效價;卡式微柱疑膠
新生兒溶血?。℉DN)系指母、子血型不合,母體由于免疫刺激產生了抗胎兒紅細胞抗原的抗體,致使胎兒紅細胞壽命縮短或破壞的疾病。有報道ABO溶血病占新生兒溶血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溶血病0.1%。ABO血型不合中約1/5發(fā)病,Rh血型不合者約1/20發(fā)病[1]。ABO溶血主要發(fā)生在第一胎,胎兒從父親遺傳基因繼承了A或B抗原而母親不含有相應的抗原者,由于O型孕婦IgG類抗體效價比其它血型高,因此O型孕婦和非O型胎兒更容易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黃疸、貧血或伴心力衰竭。由于只有IgG類抗體才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huán),引起新生兒溶血病,因此孕婦血清IgG抗A(B)效價檢測可為HDN預防、診斷以及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依據。當孕婦血清中IgG抗A(B)效價≥64時,胎兒有可能發(fā)生HDN,當測定效價≥128時,胎兒發(fā)生HDN的可能性更大。由于血清中同時存在IgM類天然抗體及IgG類免疫性抗體,因此需用二巰基乙醇(2-Me)中和掉IgM抗體后,再檢測IgG抗體的效價。本文主要用二巰基乙醇(2-Me)中和掉IgM抗體后,分別用試管法和卡式法檢測IgG抗A(B)效價,并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2012年在本院產科門診做產前檢查孕婦163例,丈夫為A型或B型,孕婦為O型,所有受檢者均無輸血史。
1.2儀器及試劑 2-Me、抗人球蛋白試劑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微柱凝膠卡由瑞士達亞美公司提供;日本久保田KA2200血庫專用離心機和達亞美專用離心機;A、B、O型各十人份獻血員紅細胞混合并洗滌分別配制成3~5%的A型、B型、O型懸浮紅細胞。
1.3方法 檢測丈夫血型為A型或B型,孕婦為O型后,將抽取的不抗凝孕婦血液標本37℃孵育30 min,待血清析出后用久保田KA2200離心機以3000 g離心力離心5 min,分離出血清備用。取分離出的300 μL血清與300 μL二巰基乙醇于小試管內混合并輕輕震蕩搖勻,加塞靜置室溫30 min。中和完成后的血清用生理鹽水倍比稀釋,每管300 μL,稀釋至第10管(中和后的血清未倍比稀釋時稀釋度為1∶2)。然后根據實驗操作規(guī)程分別檢測殘留的IgM抗體效價、試管法IgG抗體效價以及卡式法IgG抗體效價。
1.4結果判斷 IgG抗體效價>IgM效價二管(4倍)或以上時,結果有效。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兩種方法檢測結果采用配對t檢驗。
2結果
試管法與卡式法檢測IgG抗體效價的比較,見表1。
3討論
HDN是因母體內存在與其胎兒血型不合的IgG類免疫性抗體引起的新生兒或胎兒溶血的同種免疫性疾病,是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對夫婦ABO血型不合且血清中IgG類抗A(B)效價≥64的孕婦,胎兒出生后應盡早進行ABO抗體游離及放散實驗檢查,確認新生兒是否存在ABO溶血,為臨床醫(yī)生盡早治療提供可靠的實驗依據。IgG抗體是唯一能夠通過胎盤并致新生兒溶血的抗體,因此孕婦ABO抗體效價指的是IgG抗A(B)效價,而孕婦血清中的抗A(B)抗體同時含有IgM及IgG抗體,因此要單獨測定IgG抗A(B)必須先去除IgM抗A(B)的干擾。IgM分子由5個軸射狀排列的亞單基組成,亞基間以二硫鍵相連,亞基間的二硫鍵比亞基內鏈間與鏈內二硫鍵容易被巰基試劑破壞,經巰基試劑處理后,IgM失去原來的血清學性質[2]。使用0.2mol/L的2-Me 37℃水浴10 min處理血清結果較理想,既能有效滅活IgM,又能保持IgG較高效價,有利于IgG抗A(B)的檢出,并且有效地縮短了操作時間[3]。妊娠期間動態(tài)監(jiān)測孕婦血清中IgG抗A(B)效價的變化,有異常者配以中西醫(yī)治療,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減少HDN的發(fā)生[4]。試管抗人球蛋白法作為一種經典的IgG抗體檢測技術,為免疫性抗體的檢測技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該實驗要求操作人員有豐富的臨床實驗操作經驗且實驗操作步驟煩瑣,目前不完全抗體的檢測技術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卡式微柱凝膠法抗體檢測技術以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影響因素小、可重復性強、操作簡便以及結果判斷標準統(tǒng)一,在臨床免疫性抗體檢測中廣泛使用。
卡式微柱凝膠檢測技術把凝膠技術同免疫血清技術很好地結合起來, 凝膠間隙僅允許單個紅細胞通過,利用IgG 致敏紅細胞和微柱內的抗人球蛋白結合,離心后致敏的紅細胞不能穿過凝膠間隙到達微柱底部;而未被IgG致敏的紅細胞不與抗人球蛋白結合而從凝膠微粒間隙通過, 最后被離心到微柱底部。由于離心時只有紅細胞與微柱內的抗人球蛋白接觸而未結合紅細胞的抗體不會與其接觸, 故微柱凝膠法離心前不需洗滌去除游離抗體。本次實驗采用試管抗人球蛋白法和卡式微柱凝膠體法檢測IgG抗A(B)效價并進行比較,結果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163 例O型孕婦中,試管法檢測的IgG抗A(B)≥1∶64占35.0%,卡式微柱凝膠法檢測的IgG 抗A(B)≥1∶64占69.9%,顯著高于試管抗法檢測的結果,說明卡式法檢測的靈敏度顯著高于試管法,因此卡式法檢測IgG抗A(B)效價應該設立新的參考值,防止醫(yī)生過高估計新生兒溶血病的嚴重程度,對新生兒ABO溶血的預防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錫強,易著文.等.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36-137.
[2]劉達莊.免疫血液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94-234.
[3]胡寧克,黃齊杰,陸歡平,等.IgG抗A(B)測定中最適反應條件的研討[J].檢驗醫(yī)學,2010,25(9):747-748.
[4]歐陽霞,孫荃薈.ABO母兒血型不合防治進展[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23(137):97-99.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