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契訶夫是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的短篇小說文筆精煉,人物形象鮮明,思想深刻。語言獨特、凝練、細膩、深刻。在短篇小說《變色龍》中,作者大量使用各種修辭格,極大地增強小說的渲染力和表現(xiàn)力。
關(guān)鍵詞:契訶夫;《變色龍》;修辭角度 ;語言特點
《變色龍》是契訶夫的代表作,這篇小說篇幅短小、事件簡單,卻展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諷刺藝術(shù)。小說中大量使用各種修辭格,使語言生動形象,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諷刺幽默效果,同時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活動的展現(xiàn)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增強了小說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通過分析這篇小說所運用的典型的修辭手段,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以及體會大師的語言魅力。
修辭格是形象描繪手段,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是重要的修辭方法?!靶揶o格是為了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借助特定的語境,對語言進行特殊運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語言形式?!盵1]修辭格具有鮮明的主觀色彩、形象性、生動性,從而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廣泛運用,增添了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在小說《變色龍》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格,包括隱喻、比喻、擬人、夸張、借代等,極大地增加了小說的形象性和可讀性。
1.隱喻
根據(jù)事物或現(xiàn)象在某些方面的類似性、共同性而轉(zhuǎn)義使用一些詞語的現(xiàn)象稱為隱喻。[2]小說題目本身就使用隱喻的修辭手段。變色龍本是一種動物,它的皮膚會隨著背景、溫度的變化和不同的心情而變成不同的保護色。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襲擊,使自己生存下來。現(xiàn)在多比喻政治上善于變化和偽裝的人,含貶義。在俄語中,這個詞的含義是“反復無常的人”、“見風使舵的小人”。作者在這里只是取其“變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會上的一種人。一只小獵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警官奧楚美洛夫根據(jù)小獵狗是或不是將軍家的這一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語言、表情與動作。奧楚美洛夫不斷變化的言行與變色龍無異,用變色龍作標題,富有諷刺意義,而且形象生動,非常恰當,鞭撻了警官奧楚美洛夫見風使舵的本質(zhì)。
2.明喻、擬人
明喻是指將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兩種不同事物連接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是帶有比喻詞等形式手段的比喻。
小說開頭寫到“Открытые двери лавок и кабаков глядят на свет божий уныло, как голодные пасти”。在這一句話中作者同時運用明喻與擬人的手法,將敞開的小鋪和酒店的門比作一張張饑餓的嘴巴,生動形象地描寫當時到處充滿饑餓和貧窮的社會環(huán)境。以大門面對著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個無精打采世界,反映了當時毫無生氣、冷落蕭條的大環(huán)境。這正是當時俄國社會現(xiàn)實的寫照,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社會背景。
“Да и самый палец имеет вид знамения победы.”將血淋淋的手指頭比作一面勝利的旗幟,形象地描寫出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頭當作證據(jù),希望警官為其公討回道,同時說明自己是干細活的人,手指一星期內(nèi)也許動不了以獲得小獵狗主人的賠償。
3.對比
對比就是把兩個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相互映襯,從而使得事物的性質(zhì)和特征更加突出、鮮明,給人留有更深刻的印象。[3]用對比的方法刻畫人物,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點會更加鮮明,可以使事物的本質(zhì)更加突出。
小說主要從兩個方面運用對比的修辭手法。環(huán)境的對比描寫:“Кругом тишина... На площади ни души...”與“Из лавок высовываются сонные физиономии, и скоро около дровяного склада, словно из земли выросши, собирается толпа.”形成鮮明的對比。運用“высовываются、скоро、словно из земли выросши”等詞,形象地寫出圍觀的人們出現(xiàn)的速度之快,人數(shù)之多與出現(xiàn)之突然。環(huán)境一下子從沒有人變成有人,原先的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富有動感與形象性。圍觀的人聚集得如此神速,說明在沙皇時代,人們精神面貌的病態(tài)現(xiàn)象:愚昧麻木,無聊透頂,卻又不甘沉寂。[4]
在審案的過程中,以奧楚美洛夫?qū)π~C狗和赫留金態(tài)度多次轉(zhuǎn)變進行對照,充分揭露他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惡嘴臉。“Чья собака? Я этого так не оставлю. Я покажу вам, как собак распускать! …”與“Нешто она достанет до пальца?”... “Ты ведь... известный народ! Знаю вас, чертей!”等。在整篇文章中,奧楚美洛夫?qū)樟艚鸷托~C狗的稱呼及態(tài)度幾經(jīng)改變。通過奧楚美洛夫個性化的語言、態(tài)度充分展示他的性格特征,與變色龍極具相同之處,達到十分強烈的諷刺效果。
4.借代
不直接說出某一事物的名稱,而是借用相關(guān)物代替它,這種借用同要說的事物有緊密關(guān)系的另一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式,就稱之為“借代”。[3]借代有多種方式,文中有三處借代描寫,都是特征代替本體,即用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標志來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哀┃?ним шагает рыжий городовой с решетом, доверху наполненным конфискованным крыжовником.” “рыжий”本指棕紅色的,但代替的是棕紅色頭發(fā)?!哀'猝支戋睿?кривой! Не видал, так, стало быть, зачем врать?” “кривой”本為形容詞,獨眼的,但這里用作名詞,譯為“獨眼龍”,用獨眼這個特點代替赫留金所罵的人。一般是在說話人態(tài)度非常不友好的情況下才會用別人身上的缺點來指代別人。寫赫留金對這一位觀眾所說的話進行反駁,怕自己被小獵狗咬的事實得不到公道,到不到賠償金。“Вестимо, генеральская! - говорит голос из толпы.”用 “голос ”代替說話者。
5.重復
俄語修辭學界把重復定義為:有意識地重復使用同一個詞同一個句子或同義詞。當從將軍家的廚師處得知將軍的哥哥來了并且小獵狗是他老人家的,奧楚美洛夫連連發(fā)出感慨?!哀戋?ты, господа! А я и не знал!” “- Ишь ты, господи... А я ведь и не знал! ”運用重復修辭手法,強調(diào)、突出地表達奧楚美洛夫態(tài)度轉(zhuǎn)變之快、官腔之濃,惟恐對達官貴人照顧不周。從知道小獵狗的主人后,他與將軍家廚師對話的語言暴露他的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本性,突出了他的丑惡的嘴臉與卑劣的靈魂。
6.夸張
夸張這種辭格就是語言主體為了突出事物某一特征,故意言過其實,形象地對人或物作夸大或縮小的描述。
“- Генерала Жигалова? Гм!.. Сними-ка, Елдырин, с меня пальто... Ужас, как жарко! ”之前奧楚美洛夫并不知道小獵狗的主人是誰,提出要教訓小獵狗的主人,打死小獵狗;當有人說是將軍的小獵狗時,奧楚美洛夫以天氣熱為由而要脫下大衣以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與不安,可以想象他冷汗直冒的樣子。
“- Гм!.. Надень-ка, брат Елдырин, на меня пальто... Что-то ветром подуло... Знобит...”當巡警確認不是將軍家的小獵狗時,奧楚美洛夫呵斥了一頓說小獵狗是將軍家的圍觀者,同時表明這件事不能放過不管??僧斎巳河腥苏f是將軍家的小獵狗時,這時他大驚失色,驚慌失措。以起風,天氣挺冷為由而需要穿上大衣,以遮掩他的膽怯。
總結(jié):契訶夫的短篇小說的特點是緊湊、簡練、“內(nèi)容少文字多”?!蹲兩垺窞槠渲械慕?jīng)典之作,在篇幅有限的小說中揭示人物的心里活動和性格發(fā)展,勾勒出他們的精神面貌,體現(xiàn)了契訶夫嫻熟的語言技巧。作為契訶夫早期作品的代表,從修辭格角度分析和把握《變色龍》的語言特點為我們更好地理解《變色龍》的主題。
參考文獻:
[1]駱小所.《修辭探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4.
[2]向明. 現(xiàn)代俄語實踐修辭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6.
[3]李衍華.《邏輯語法修辭》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冷桂梅.《變色龍》人物形象簡析[J].神州,2011,(6).
作者簡介:劉陽明(1987.02-—),廣西梧州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13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