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時候,素愛旅行的我就和丈夫商定,每年的黃金周假期,都要出去旅行。剛開始時在周邊,后來慢慢向外延輻射,我們期盼著,等我們年老走不動的時候,定要踏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如今,女兒已滿八歲,我們趁假期旅行慣例已超過十年。說起來,這十年的成果頗豐,我利用旅行寫下了不少游記,愛好攝影的老公也在旅途中拍下不少風景獨特的圖片。
如今,又是一個黃金周假期到。放假第一天,我們一家三口坐著私家車,準備奔赴一名山大川游玩。行至途中,突然接到婆婆的電話,她在電話中吞吐地說,你們這個假期能不能回來幾天呀?我和你爹想小寶了(女兒的小名)!我看著準備好的一堆旅行用品,正猶豫著如何拒絕時,女兒在一旁歡呼道:我也想爺爺奶奶了!再看丈夫渴盼的眼神,我只好答應調轉車頭,往公婆所住的那個偏僻的小村莊出發(fā)。
到家后方知,公公病了,正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輸液。此時正趕上秋收,婆婆因顧及地里的莊稼,沒精力也沒時間侍候公公才向我們打電話的。唉,這些做父母的,他們能行一點就都不愿意連累兒女。
女兒一到家,就被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喊著跑出去玩去了。我和丈夫則立刻忙碌起來,我負責買菜做飯的后勤工作,老公負責收割、運輸?shù)乩锏那f稼。當我把熬好的雞湯端到公婆面前時,當丈夫把一車車成熟的莊稼運到打谷場時,我看到了公婆臉上的欣慰之色。
幾天的假期匆匆而過,臨走時,車子的后備箱中,塞滿了家鄉(xiāng)的土特產:一大堆的純天然無公害的長豆角、地里剛刨出來紅薯、一大袋新麥面粉……婆婆說,城里的東西拿起啥都得買,咱地里種的不掏錢吃著還放心,你們一定要多帶些。一邊說,一邊往車里使勁地裝著,直把后備箱塞得滿滿的仍不肯歇手,還一個勁地騰地方硬塞呢。這一大堆的東西,夠我們在城里吃上半年了。這個黃金周,比去任何地方旅行收獲的東西都多。
臨上車時,婆婆拉著我的手一個勁地說,你們以后就不要給家寄錢了,多回來看看就行了,我和你爹現(xiàn)在什么都不缺,就想讓你們回來團聚幾天……婆婆說著說著,眼圈紅了。我和老公聽了,心里一陣愧疚,為這幾年對公婆的漠視。幾天的相聚,讓我對這個以前沒有任何好感的小山村竟然依依難舍。特別是女兒,摟住婆婆的脖子,哭著不肯離開時,我方體會到,這個假期,雖然我們沒有欣賞到名山大川的秀美風光,卻深深地感受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公婆年紀大了,他們需要的不是物質的補助,而是精神的贍養(yǎng),回到他們身邊,給他們做幾頓可口的飯菜,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就是最大的孝道。
回家,是最好的旅行,這是我和老公歷經10多年旅行后,體會到的最深的一句話。責編/張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