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功精彩的課堂,應該是教學目標明確、有的放矢,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課堂;應該是情境鋪墊、引人入勝,互助合作、自主探究的課堂;更應該是講練結合、提升學生能力的課堂,因此追求教學藝術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關鍵詞:目標 實際 情境 合作探究 練習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b)-0255-01
什么樣的課堂是精彩的、成功的?什么樣的政治課是是精彩的、成功的?這一話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談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 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教學目標一般分為三個維度: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三維目標分別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和價值立意。思想政治新課程是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統(tǒng)一,教學目標的制定代表教學的寬度,恰當而適合的教學目標,是思想政治課走進學生心靈的有效渠道。
教學目標的制定,是教師備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它體現(xiàn)教師對教學目的認知程度,對教學定位的基準度和把握度。一節(jié)好的、成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應該是明確的。具體講應該做到:
首先,教學目標的選擇和制定應源于課程標準又高于課程標準。教學目標不應當是教學參考中教學目標簡單翻版,如同文學創(chuàng)作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學目標的制定不能被教學參考所左右,應該有教師自己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做到源于課程標準又高于課程標準。
其次,教學目標的制定既要體現(xiàn)教育教學的共性,又要體現(xiàn)教師教學的個性。因此,教師應當在分解課程標準總目標的基礎上形成教師個性特點的課堂教學目標。區(qū)分清楚“學科總目標”、“年級總目標”、“分冊總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和“框體目標”,并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
第三,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以實現(xiàn)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終極目標。教育的對象是人,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素質全面發(fā)展,以人的發(fā)展為目標,以成人為己任。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盯著分數(shù)(知識目標),必須為人留下一個位置,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留出一個位置。人的生命是由理性、情感和道德等共同構成的。缺乏情感和道德的教育教學,不是人的教育教學,只是一種功利性的教育教學。
2 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課堂是濃縮了的生活,生活則是放大了的課堂,所以思想政治課要追求生活化。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遵循“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人、關心身邊事,在生活中學習,向生活學習,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
一節(jié)好的思想政治課,其內(nèi)容應該是豐富的,是生活的政治化,是政治的生活化。即便是書本上的內(nèi)容,也能成為溝通學生生活,凈化學生的心靈的媒介。政治課堂不應該淪為老師講解定義或分析教材的場所,政治課堂應該是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政治內(nèi)涵,在實踐中體察和思考我們這個時代的場所。作為政治教師,應抓住思想政治課時代性強的特點,關注時政熱點、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教學內(nèi)容應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與時代同步。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材內(nèi)容和時政熱點相結合,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政治課和鄉(xiāng)土案例相結合,使學生時刻感受到政治課堂處處有生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這樣,思想政治課走進學生的心田,為學生所接受、所喜歡也就水到渠成。
3 情境鋪墊、引人入勝
由于思想政治課具有理論性強、比較抽象的特點,有時不管教師講得怎樣動情,學生還是難以獲得真切的感受。這時,教師如果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助于其生命成長的生動的教學情境,如問題情境、活動情境、故事情境、競爭情境。把學生的生命力量吸引出來,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課堂里體驗學習的愉悅,享受學習的快樂和幸福,就能實現(xiàn)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做到:(1)目的明確。一方面要從情境中及時提煉問題,不能在情境中流連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情境的作用,不能“淺嘗輒止”,使情境淪為課堂教學的“擺設”。(2)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的情境才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與注意力。(3)有一定的認知難度。但是注意不要衍生出太多無法研究的問題。(4)情境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際需要,讓學生容易領會。一定要和講述、傳授的知識點相對應或者有密切關聯(liá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做到“一例多境”,即以一個案例為主,設計出一系列相關的情境串,將課文的相關知識點寓于其中,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更有條理,更加流暢,相信教學效果會更好。
4 互助合作、自主探究
教育專家孟照彬斌教授的有效教育的理論和操作系統(tǒng)MS-EEPO揭示了學生參與程度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課堂中體現(xiàn)知識性、個性、創(chuàng)造性、互動性、主動性、能動性。因為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而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往往是教師講重點,學生劃重點,考試考重點,一味的“滿堂灌”,教師講得再動情,也沒有學生主動參與、互助合作的效果好,正所謂“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fā)展”。有效的師生互動、靈動的預設與生成、融洽的民主氛圍,能夠使學生體驗成功和開發(fā)潛能,這樣的政治課堂充滿生命與激情,呈現(xiàn)和諧與精彩,闡釋成功與幸福。
因此,一節(jié)好的、成功的思想政治課很重要的一環(huán):看教師能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讓學生在小組中活動,在學習中游戲。看老師有沒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生活中感悟,在學習中建構,在自我發(fā)展中感受學習成功的樂趣,感受來自合作和探究的幸福??唇處熡袥]有通過啟發(fā)、引導、激勵、點撥,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激情,用自己的思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用自己的信心增強學生的信心,點燃學生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火花,引領學生在積極向善的道德道路上行走。
5 講練結合、提升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節(jié)課上得好不好,是否精彩?不能只看老師講了多少,講得多好,還要看學生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多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上習題的訓練、取決于學生解題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程度。因此,思想政治課尤其是高考第一輪復習課要堅持能力立意,以習題訓練為主線。通過知識點講解、習題訓練講評相結合,邊講邊練,即講即練的方式推進。當然,習題訓練不是簡單地報答案、對答案,使學生淪為解題的機器;而是留給學生充分思考、討論的時間,讓其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深刻理解習題的實質,通過習題訓練達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掌握知識,又提高能力”的結果。
參考文獻
[1]中學政治教學參考[J].20012(12).
[2]鄧濤.高效課堂的引導藝術[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