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分析其生長特點與生產效益,探索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對實現(xiàn)油菜生產節(jié)本增收、促進油菜產業(yè)增產增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潛江;油菜;栽培方式;示范
潛江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常年油菜種植面積50萬畝,是湖北省主要產油大縣(市)之一。為了比較同一品種、同一田塊、同一肥力水平,不同栽培方式對油菜的產量與效益的影響,2012年~2013年度實施了油菜四種栽培方式示范,研究適宜本地的低投入、高產出的油菜高產栽培技術,為油菜生產節(jié)本增效途徑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示范地點
示范地位于潛江市農業(yè)高新技術展示中心,前茬作物為大豆,中壤土質,肥力中等,面積4.0畝。
1.2 示范材料
示范品種選用省油菜主導品種華油雜62。
1.3 示范處理
四種栽培方式及種植密度分別為:人工移栽密度7 684株/畝,機械移栽密度7 413株/畝,人工直播密度23 347株/畝,機械條播密度22 233株/畝。四種栽培方式面積各1畝,病蟲防治、肥料施用及其他田間管理相同。
2 示范經(jīng)過
9月18日耕整苗床,結合耕整畝施復合肥(N-P-K各含15%)20㎏、持力硼200g。19日播種,畝播0.6kg種子。9月26日間苗,10月5日定苗,10月10日畝噴施150mg/kg多效唑液30kg;10月23日移栽,畝施復合肥(N-P-K各含15%)20kg、持力硼200g,1.8米開廂,兩種移栽方式同時進行。機械移栽用時1h,用工0.2個;人工移栽用時1天,用工1個。
直播于10月3日進行,統(tǒng)一機械耕整,畝施復合肥(N-P-K各含15%)20kg,持力硼200g,機械條播畝用種0.2㎏,耗時20min;人工直播畝用種0.3kg,用工0.2個。播后畝用90%禾耐斯乳油45~60ml對水45噴施廂面封閉除草。
直播田10月18日間苗,10月27日定苗;11月5日統(tǒng)一畝施尿素5kg作苗肥,12月30日畝撒施15㎏復合肥作蠟肥,春后沒有追肥。10月28日用20%殺滅菊酯乳劑50ml兌水45㎏防治蚜蟲;11月10日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防治菜青蟲;3月10日用40%菌核凈1 000倍液噴霧防治油菜菌核病。12月22日和4月28日田間調查冬至苗情和經(jīng)濟性狀,直播田于5月12日成熟收割,移栽田于5月13日收割,分別脫粒并稱量實產。
3 結果分析
3.1 冬至苗情
冬至苗情調查結果顯示,人工移栽和機械條播油菜苗生長整齊,根系發(fā)達,根頸粗壯,單株綠葉數(shù)多,生長勢強。平均單株綠葉在10片以上,功能葉長寬比例協(xié)調,葉面積達350~450cm2,根頸直徑達1.5cm,達到冬發(fā)高產長勢長相(表1)。
表1 冬至苗情調查表
單位:cm、片、㎡
機械移栽田,長勢較弱,葉色發(fā)紅,菜苗僵滯。尤其是栽后20天油菜苗幾乎處于生長停滯狀態(tài)。冬至苗情調查時發(fā)現(xiàn)其葉片窄小,葉肉薄,葉色淡,有的植株發(fā)紅,根系不發(fā)達,新根少,根頸較細。
人工直播在幼苗期生長不整齊,油菜苗田間分布不均勻且密度較大,苗期長勢不如機械條播與人工移栽,但強于機械移栽。
3.2 經(jīng)濟性狀
人工移栽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較多,生長整齊,密度適宜,其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471個,每角粒數(shù)19.8粒,理論單產229kg/畝,居第一位。機械條播群體較大,個體間差異較大,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176個,每角粒數(shù)17.3粒,理論單產217kg/畝,居第二位。人工直播群體生長不整齊,個體間差異大,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158個,每角粒數(shù)17.1粒,理論單產202kg/畝,居第三位。機械移栽幼苗生長緩慢,冬前長勢一般,春后生長較快,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419個,角粒數(shù)19.2粒,理論單產191kg/畝,居第四位(表2)。
表2 經(jīng)濟性狀調查表
(單位:株、個、粒、kg)
3.3 經(jīng)濟效益
機械條播實收單產193kg/畝,畝投入424元,畝純收入541元,居第一位;人工移栽實收單產189kg/畝,畝投入481元,畝純收入464元,居第二位;人工直播實收單產168kg/畝,畝投入422元,畝純收入418元,居第三位;機械移栽實收單產156kg/畝,畝投入447元,畝純收入333元,居第四位(表3)
表3 實收產量和經(jīng)濟效益分析表
(單位:㎏、元)
(注:油菜籽單價按5.0元/kg計)
4 結論
機械直播沒有移栽緩苗期,主根入土深,耐秋冬干旱,不易倒伏;適期播種后(9月底10月初)苗期生長快,易搭豐產苗架;冬至時單株綠葉一般可達到10片以上,群體生長穩(wěn)健、整齊,易攻高產,且比較效益較高,是一項節(jié)本增效的油菜高產栽培技術。機械移栽由于移栽密度受限,農田現(xiàn)狀不適應機械化操作,移栽時油菜受機械損傷較大,移栽質量不高,緩苗期較長,雖然省工省時,但不高產,不適合我市大面積推廣。人工移栽與人工直播油菜長勢較好、產量較高,但耗工費時、用工量較大,不適合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方向。
作者簡介:
符家安(1974-),男,湖北潛江人,農藝師,潛江市農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