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知火雜柑由于營養(yǎng)價值高、口味極好、品質(zhì)特優(yōu),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果農(nóng)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種植積極性很高。四川省資中縣于2005年春季引入這一優(yōu)良品種,在資中縣高樓鎮(zhèn)清涼、永定等村共種植約1667hm2。不知火雜柑的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栽培技術(shù)主要包括建園、幼齡樹管理、結(jié)果樹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以及果實采收與貯藏,本文將對此予以詳述,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不知火雜柑;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1 建園
1.1 園地選擇
不知火果園土壤應選擇土層厚60cm以上、pH值為5.5~7.0的微酸性到中性的、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有機質(zhì)含量1%以上的土壤。資中縣高樓鎮(zhèn)主要土壤類型以黃壤中性紫色土為主,夾雜著少量鈣質(zhì)紫色土,兼有石骨子裸露山丘。為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功能和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全鎮(zhèn)近年開展農(nóng)田基本建設,基本建成部分平、厚、壤、固、肥的水平梯土,這樣就較適宜不知火的生長和發(fā)育。
1.2 定植
宜采用2.5m×3m株行距,毎667㎡種植90株左右,寬行、窄株栽植。容器苗一年四季可栽植。裸根苗9~10月中旬栽植最好,定植時挖長寬各80cm,深60~80cm的定植穴。梯地應在帶面靠外面梯壁2/5處打穴。填穴時,兩層草、兩層土分層放入,待差不多填滿時再放入腐熟的豬糞、雞鴨糞一挑,然后起土墩。土墩應高出地面30cm左右。定植時在土墩中間挖個小窩,但不宜太深,放入嫁接苗。覆蓋土,壓緊,壘直徑60cm左右的樹盤。澆足定根水,待定根水收汗后,再蓋1cm左右的表層細土。樹盤還可用作物秸稈、雜草地膜等覆蓋保墑。
2 幼齡樹管理
2.1 幼樹肥水管理
2.1.1 施肥
幼樹一般全年施肥6次以上,具體的操作是:每月施肥水1次(11月~2月除外),每次可用腐熟人畜糞水每擔加0.25kg尿素和三元復合肥0.5kg混施,此后在新梢萌芽前和新梢轉(zhuǎn)綠后各施肥1次,隨著幼樹的長大施肥量要也要逐漸增大。
2.1.2 水分管理
幼齡樹根糸淺而少,應做到旱時及時灌水,少量多次,每次每株5~10kg。澇時及時排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樹體的正常生長。
2.2 土壤管理
2.2.1 中耕松土,培育根群
結(jié)合除草和間作其他作物進行多次中耕松土,特別是在夏、秋季的雨后,要及時松土以防土壤板結(jié)。中耕除草3~4次/年,中耕松土深度5~10cm為宜。
2.2.2 間作綠肥
幼齡不知火園在行間可種兩季綠肥(黑麥草)和豆科作物,如花生、大豆等,間作物要距橘桔樹0.5~1.0m,并利用這些作物的莖干覆蓋果園,既增加了收入又利于土壤保濕、防熱、培肥地力,促進樹體生長,但是不得間種高稈作物和藤蔓植物。
2.2.3 整形修剪
不知火幼樹齡為了培養(yǎng)堅強的骨干,整形時一般多采用自然圓頭型。第一年定植后,在50cm高處定干,第二年在距地面30cm以上的一段距離內(nèi)選留3~4個生長健壯、方位適當、分布均勻的枝條做主枝。第三年在主枝上選留副主枝,第一副主枝離主干35cm。第四年在第一副主枝上,相距25~30cm處繼續(xù)選留2~3個副主枝,并要相互錯開。這樣有利于枯葉生長和養(yǎng)分輸送。
3 結(jié)果樹管理
3.1 肥水管理
3.1.1 施肥
成年樹施肥一般分為采果肥、發(fā)芽肥、穩(wěn)果肥、壯果肥。采果肥一般在采果后一周施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適當補充復合肥和中微量元素硼、鋅等,增加果樹營養(yǎng)吸收,使果實飽滿。發(fā)芽肥在春梢萌動前施入,以氮肥為主。弱樹和多花樹多施,中等樹少施。用量占全年用量的20%左右。穩(wěn)果肥一般在果樹坐果時追施1~2次,也就是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前的5月中旬進行,以速效無機肥為主,配施農(nóng)家肥,壯果肥在果實迅速生長時施入,也就是在6月底至7月上中旬施肥,混合施入氮、磷、鉀肥。
3.1.2 水分管理
結(jié)合施肥進行澆灌水,并采取用作物秸稈,雜草等覆蓋樹盤來進行防旱抗旱。多雨季節(jié)注意及時開溝排水防澇、排水松土、扒土晾根。
3.2 樹體修剪與結(jié)果母枝培養(yǎng)
(1)冬季清園時主要剪除干枯枝、病蟲枝、衰弱枝、極細弱枝和殘殘留果柄,剪除部分蔭蔽權(quán)和密生枝等,改善光照條件,集中養(yǎng)分。
(2)培養(yǎng)健壯的結(jié)果母枝。11月上旬秋梢尚未老熟的用0.3%尿素,0.3%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促使秋梢老熟,進入花芽分化期;11月中旬,為防止抽發(fā)冬梢,可進行深翻斷根。對剛萌發(fā)的部分冬梢及時人工抹除。
3.3 花果管理
3.3.1 保花保果
雖然不知火座果率較高,但施用少量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和微量元素效果更好,一般是:第一次在花蕾期噴施碧護(凱普克,全樹果,益微)+速樂硼(康樸液硼),促進授粉受精;第二次是在花謝80%后噴施碧護(凱普克,全樹果,益微)+全營養(yǎng)葉面肥(如康樸高鉀葉面肥等),10~14d噴1次,連噴2~3次。第三次是在幼果膨大期噴碧護(凱普克,益微)+葉面肥(康樸高鉀,獅馬金等);10月后,每半個月噴15mg/kg的2,4D防治效果更好。對于無花少果現(xiàn)象可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多效唑1500~2000倍液于9月下旬噴1次,10月中旬用同樣濃度再噴1次,9月下旬對枝條生長旺盛的枝,按總枝量的20~30%的壯枝環(huán)割一圈,特別旺的枝可環(huán)割二圈,以增加第二年的花量;另外采用拉枝、扭梢、斷根,促進枝梢花芽分化。
3.3.2 疏花果,強樹勢
6月中旬對幼果期進行第一次疏果,疏除病蟲果、畸形果和過多小果,適宜的葉果比為60∶1;9月中旬進行第二次疏果,疏除發(fā)育不良的小果,適宜的葉果比為110∶1為宜。
3.3.3 果實套袋
在第二次疏果后,套袋前噴施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蟲劑1次,套袋選用內(nèi)黑外黃的專用紙袋(長寬20cm15.5cm)。
4 病蟲害綜合防治
柑橘炭疽病,在發(fā)病初期及時防治,每隔7~10d噴藥1次,連續(xù)2~3次,常用藥劑有百菌清2000~2500倍,發(fā)現(xiàn)病蟲害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硫菌靈)600倍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對蚧類的防治可在5月上旬蚧發(fā)生期用40%殺撲磷乳油800倍液,0.5%煙堿苦參堿水劑500~1000倍噴灑,對紅黃蜘蛛、銹壁虱等用2.2%阿維菌素微乳劑1500倍或2.8%溴氰菊酯(敵殺死)水乳劑1500倍液噴灑。
5 果實采收與貯藏
(1)用于貯藏的果實一般以約有2/3的果皮轉(zhuǎn)黃、油胞充實但肉尚堅實未變軟時采收,選晴天用采果剪于果梗處齊萼片整齊剪去果梗,應注意輕拿輕放。
(2)貯藏前庫房消毒。入庫前剔除病蟲果和新傷果,在采后24h內(nèi)用百可得5g+撲霉靈(或萬利得)5ml+2,4D1.5g,對水6kg浸果1min左右,取出晾干即可用聚子乙烯薄膜袋單果包。
參考文獻
[1]汪志輝.果樹栽培技術(shù)一點通[M].四川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2.
[2]張恒.果蔬貯藏保鮮技術(shù)[M].四川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