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奶牛乳房炎是困擾奶牛養(yǎng)殖發(fā)展、影響奶牛健康和奶產品質量的重要疫病之一。本文從預防奶牛乳房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詳細闡述了乳房炎的診斷和預防,旨在提高奶牛養(yǎng)殖生產技術,確保奶產品質量,為廣大群眾提供品質優(yōu)良的奶產品,提供參考。
【關鍵詞】奶牛乳房炎;預防
乳房炎在奶牛飼養(yǎng)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北方地區(qū)特別是在11月至翌年3月,由于天氣寒冷奶牛在舍內飼養(yǎng)不放牧,舍內潮濕、光照不足有利于微生物大面積繁殖,而此季節(jié)又正是產犢高峰期,發(fā)病率更趨增高,它是危害奶牛業(yè)的重要疾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而很多奶牛養(yǎng)殖戶未意識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損失。根據(jù)多年在獸醫(yī)臨床工作中對乳房炎的防治經驗,總結和防治措施如下:
1 乳房炎的診斷
根據(jù)乳房炎臨床癥狀程度不同,診斷方法各有偏重。
1.1 臨床型乳房炎
根據(jù)乳房的局部變化和乳汁的臨床檢查即可做出診斷。如乳房紅、腫、熱、痛,拒絕人工擠乳,乳汁分泌不暢,產奶量下降或產奶停止,乳汁中出現(xiàn)血液、絮狀凝塊等即可做出診斷。
1.2 隱性乳房炎
乳房無臨床癥狀,乳汁也無肉眼可見的變化,但乳汁的pH值、電導率和體細胞數(shù)、氯化鈉的含量等都高于正常值,只有通過實驗室進行檢驗(如CMT法、乳中體細胞測定),以及微生物檢查等才能做出診斷。
2 乳房炎的治療
治療奶牛乳房炎的方法有抗生素療法和中藥療法。
2.1 抗生素療法
2.1.1 乳房內注入法:這是最常用、最簡便的有效方法,藥物有:青霉素、鏈霉素、新霉素、乳炎消、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等。
注意:(1)根據(jù)乳房炎感染期微生物選擇藥物,以便提高療效;(2)乳內注入前先將乳頭用酒精棉消毒;(3)乳房內的乳殘留物先擠凈,或者采用清洗法即生理鹽水沖洗干凈;(4)立即用藥,第一次應量足或加倍,注藥后可輕捏一下乳頭并向上按摩,使藥液向上擴散;(5)注藥時用注射器口直接對乳頭孔口,不要用乳針(針頭、乳導管易使乳頭管內膜損傷)。乳房內注入法應用于急、慢、輕等型的乳房炎治療。
2.1.2 肌內注射、靜脈注入法:主要用于體溫高、食欲差、全身癥狀明顯的患牛。青霉素160萬×10,鏈霉素100萬×5一次肌內注射,每天2次。四環(huán)素50萬×10,氫化可的松20ml×3,克林霉素注射液10ml×5.5%,葡萄糖500ml×4一次靜脈注射,每日2次。
2.2 中藥療法
適用于慢性乳房炎,用中成藥乳房消腫散或大栝樓根散,也可用乳房消炎膏涂擦乳房。
3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綜合措施
3.1 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增加奶牛的運動量
3.1.1 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由于乳房炎主要是乳區(qū)被細菌感染引起的,預防奶牛乳房炎關鍵是要保持奶牛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時清理奶牛舍中的糞便,保持奶牛舍內干燥清潔。要經常刷拭牛體,尤其要注意保持奶牛后軀及尾部的清潔。提倡奶牛舍使用吊尾繩,這樣可以防止糞便污染奶牛的尾部,避免了污染的奶牛尾甩到奶牛乳房上而引起奶牛乳房炎。夏秋季節(jié),宜采用藥物消毒,冬春季節(jié)要用生石灰撒圈舍,兩種消毒方法結合應用,對預防乳房炎有很好的療效。奶牛群的飼養(yǎng)密度要合理,并注意舍內經常通風換氣。
3.1.2 增加奶牛的運動量:隨著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奶牛由放牧型散養(yǎng)轉變成圈舍型飼養(yǎng),再加上養(yǎng)殖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對圈舍建造上過分降低成本,造成運動場小,飼養(yǎng)密度大,使奶牛運動量不足,體質較差,乳房感染,容易誘發(fā)乳房炎。因此,運動場的建筑面積一定要足夠大,并且每天驅趕奶牛運動30~60min,增強奶牛體質,增加奶牛抵抗力,從而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病率。
3.2 正確的擠奶操作
3.2.1 乳房按摩:乳房洗凈后應對乳房進行按摩,這一過程要輕柔、快速,最好在25s內完成。
3.2.2 正確的人工擠奶操作:人工擠奶應先健康牛后病牛,先健康乳區(qū)后患病乳區(qū)。采用“拳握式擠奶法”,開始用力宜輕,速度稍慢,待排乳旺盛時再加快速度,每分鐘壓擠80~120次,每分鐘擠乳量不低于1.5kg,盡量縮短時間,結束前兩次按摩乳房,擠凈殘乳。
3.2.3 正確使用機器擠奶:機器擠奶時真空壓力應控制在340~380mm汞柱,脈動器脈動頻率每分鐘控制在60~70次,奶杯不漏氣,適時檢查乳杯內襯。對患乳房炎的奶?;蛘谑褂每股氐牟∨氖謹D,待病愈后再恢復機器擠奶,對分娩10d內的奶牛應采用人工擠奶,以防發(fā)生乳房炎。
3.3合理配制日糧
研究證明,維生素、礦物質、腐殖酸、左旋咪唑和中草藥在抗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體內缺硒、VA和VE會增加臨床型乳房炎的發(fā)病率,所以在飼料中適量添加腐殖酸、左旋咪唑和中草藥不但可以降低乳房炎,而且對提高產奶量都有作用。在配制高產奶牛日糧時,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3.3.1 日糧中維生素的含量與臨床型乳房炎的發(fā)生率呈負相關:即在分娩前60d和青年奶牛添加VE和硒,可使整個泌乳期內乳房炎發(fā)生率下降32%,疾病感染的病程縮短40%。
3.3.2 日糧中添加鈣、鋅和銅可以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病率:在日糧中按每千克體重添加25mg蛋氨酸鋅,奶牛乳房炎發(fā)病率下降32%,產奶量也顯著提高,在日糧中每千克體重額外添加20mg的銅,可使奶牛受主要病菌感染的乳房炎量降低22%。
3.3.3 日糧中添加VA能夠抵御隱性乳房炎的病原菌:這可降低乳房炎發(fā)病率50%。當VA與β-胡蘿卜素并用時,乳房炎的發(fā)病率則更低,所以給奶牛提供一定量胡蘿卜,既可預防乳房炎又提高了產奶量。
3.3.4 采用腐殖酸鈉拌料投服方法,可以激活奶牛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能力,使乳房炎發(fā)病率下降。
總之,對乳房炎防治要采取綜合措施,并且要形成常規(guī),長期堅持,才能取得明顯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志明,周偉光,陳玉惠,等.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gE基因SYBR Green I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3).
[2] 佟春玉,李潤婷,呼瑞,等. 奶牛乳房炎致病大腸埃希菌的分型及外膜蛋白酶OmpT的抗原性驗證[J]. 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