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鮮食玉米秋播栽培效益及相關技術,鮮食玉米秋播栽培是充分利用光熱和土地資源,增加農(nóng)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玉米;鮮食玉米;秋播技術;栽培效益
為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熱資源,增加復種指數(shù),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生產(chǎn)力,近年來,我們在“小麥(洋芋)—玉米—紅苕”三熟的基礎上,在春玉米收獲后增種一季鮮食秋玉米,秋玉米獲得了較高的產(chǎn)量,經(jīng)濟效益顯著?,F(xiàn)將鮮食玉米秋播栽培效益及配套栽培技術簡介如下。
1 產(chǎn)量與效益
秋播鮮食玉米每667km2種植3500~4000株左右,實收鮮穗3200~3500個,單穗平均鮮重150g,產(chǎn)量480~520kg/667km2, 9月底至10月上旬收獲,此時,我地市面上基本無鮮玉米銷售,市場價格較高,一般售價在0.5~1元/穗,按0.5元/穗計算,產(chǎn)值為1600~1700元/667km2,扣除生產(chǎn)成本600~700元/667km2,可獲純收入1000元/667km2,經(jīng)濟效益較顯著。
我縣七里鄉(xiāng)新芽村,三戶農(nóng)民連續(xù)三年種植鮮食秋玉米3867㎡,毎667㎡產(chǎn)鮮玉米650kg/667km2,純收益達1200元/667km2以上。由此可見,秋季種植鮮食玉米既可實現(xiàn)農(nóng)民增收,又能彌補市場空缺和增加市場有效供給。
2 宜種區(qū)域
根據(jù)近幾年的試驗、示范,鮮食秋玉米宜在我縣海拔600m以下,前作春玉米能在7月20日前收獲, 9月10日~10月10日(秋玉米灌漿期)日均溫度在20℃以上的區(qū)域皆可種植。
鮮食秋玉米即可間(套)作,也可以凈作,產(chǎn)量以凈作最高,但綜合效益以間(套)作最佳,因此生產(chǎn)上宜推廣間(套)作。
3 關鍵技術
3.1 選用良種
鮮食秋玉米種植甜玉米、糯玉米均可,品種以蘇玉糯1號、京科糯569、彩甜糯209等為宜,品種生育期不宜過長,以60~70d為宜。
3.2 催芽播種
根據(jù)試驗和生產(chǎn)調(diào)查, 7月20~25日播種為最佳播期,此時播種,玉米9月30日~10月10日成熟,9月10日~10月10 日我地溫度條件為20~20℃,適宜玉米灌漿成熟。
播種前按1kg種子加0.4kg水的比例浸種1d(玉米吸收種子重量40%的水分就可發(fā)芽),浸種期間經(jīng)常翻動種子。浸種后種子平鋪于室內(nèi)(太陽曬不到即可)塑料膜上,蓋濕布或溫稻草,于自然溫度下催芽2d至露白即可播種。催芽過程中防止干燥,可每天灑水2~3次。
催芽后,在前季玉米種植帶內(nèi)播2行玉米,行距40cm,窩距18~20cm,單粒播種,播后覆土。播種結(jié)束在田頭畦中育預備苗,用于缺苗補栽。
3.3 配方施肥
一般鮮食玉米高產(chǎn)需肥有機肥1000~1500kg/667km2、純N 15~20kg/667km2、P2O5 7kg/667km2,K2O 5~10kg/667km2。秋玉米只有穗期一個吸肥高峰,施肥方法以基肥∶苗肥∶穗肥比例1∶2∶7為好。底肥施有機肥1000~1500 kg/667km2、40%復合肥10kg/667km2;苗肥在2~3葉期用尿素7.5kg/667km2、鉀肥7.5 kg/667km2,在離苗6~10cm處開溝條施,施后覆土。6~7葉期,對小苗、弱苗“開小灶”單獨施肥,用稀人糞尿或尿素兌水窩施,以促平衡生長;穗肥用尿素25kg/667km2、40%復合肥10kg/667km2,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
3.4 病蟲防治
加強對玉米螟蟲和紋枯病的防治。大喇叭口期毎667㎡用90%晶體敵百蟲100g加水50kg,每株灌心10ml或噴霧防治玉米螟蟲。玉米紋枯病毎667㎡用20%井岡霉素粉劑50g,加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15g,對水50kg噴霧,還可兼治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