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帽子,溫暖的情。
——題記
小時候,我長住姥姥家。在那里,我度過了我的整個童年時代。那里記錄著我最純真的幾年里收獲的溫暖與感動。
一個冬天。早上起床,我匆匆扒了幾口飯,便將書包甩到背上。清晨,外面的世界很安靜,只聽得到寒風呼呼吹過的聲音。一片皚皚白雪之上,有一老一小兩個人在行走著——那是我和我的姥姥。我頭上扣著羽絨服上的帽子,可由于腦袋太小,而帽子太大,冬日清晨的寒風便輕松且肆虐地從帽子縫隙中涌入,霎時,包裹住我的頭顱,將帽子撐得圓鼓鼓的。小小的人,凍得哆嗦。姥姥松開牽著我的手,將自己頭上的那頂毛線帽子摘了下來,細細地為我戴上,然后再將我原來的帽子扣在外面。這樣,腦袋與帽子之間便沒有那么大的空隙了。風依舊肆虐著,卻再也吹不到帽子下了。我感受著帽子的溫暖,那上面似乎還殘留著姥姥身上的余溫,正靜靜地、柔和地焐熱我凍得通紅的耳朵。我抬頭,看到姥姥的發(fā)絲肆意地在空氣中舞動,鼻尖隱隱泛著紅意。凜冽的寒風中,姥姥臉上卻掛著溫暖的笑,好暖。
一個夏天。我扛著小鋤頭跟在姥姥身后,向村后的小山進發(fā)。果園里,我正在為果樹鋤草。午后的陽光格外地毒,小小的卡通太陽帽根本不足以阻隔那熾熱的光線。刺眼又燙人的陽光肆無忌憚地烤在我的臉上,沒干多少活,我就已經(jīng)提不起力氣了,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耷拉著腦袋。忽然,頭頂?shù)墓饩€一暗,緊接著頭上一松再一重,姥姥那頂不中看但很中用的草帽便到了我的頭上。這時,那前一刻還耀武揚威的陽光一下子沒了士氣,只能到達帽沿,便再也前進不了分毫了。頃刻,我感覺臉龐周圍的空氣似乎變得不那么燙了,我漸漸恢復了活力。我抬頭望向姥姥,她頭上正斜斜掛著我的那頂卡通帽,臉頰在陽光下顯得紅通通的、亮晶晶的。密密的汗珠正順著她臉頰的輪廓徐徐滑下。金黃的光暈里,她的模樣頗有幾絲狼狽,眉眼中卻浸染著柔和的顏色。
冬天的線帽、夏天的草帽,陪我走過了我的整個童年時代。
現(xiàn)在,我早已離開她來城里讀書了,她便少有機會再為我戴帽了,但我一直留有一個習慣——一年四季我的柜子里總有各式各樣的帽子。我不一定戴它們,但有了它們好像就能更安心些。
那次,我回家看望姥姥,驚異地發(fā)現(xiàn)姥姥那頭烏黑亮麗的頭發(fā)不知何時已畫上斑白,昔日圓潤的臉龐也變得干癟。她在院中步履蹣跚地忙活著,涼風掠過,毫不留情地將她的白發(fā)打得凌亂。我的心狠狠地抽搐了一下,心酸的感覺。我急忙取過屋里的帽子,輕輕地,就像小時候她為我一樣,將帽子為她戴上。希望這帽子可以為她抵擋住寒風,帶來些許溫暖。小時候,姥姥為我戴帽子;現(xiàn)在,換成我為她戴帽子了。
剎那間,我明白了我柜子里那些帽子存在的意義——帽子是姥姥親手為我戴上的,它承載著一位長輩對后輩最為純粹樸實的關愛。有它們在身邊,就像姥姥在身邊一樣,時刻為我?guī)頊嘏?/p>
小小的帽子,承載著溫暖的情。
[點評]本文構思獨特,脈絡清晰。作者設置了冬夏兩個“姥姥為我戴帽子”的生活場景,結尾部分又加上“我為姥姥戴帽子”的情節(jié)與前文照應,主旨突出。另一個特點是作者觀察細致,語言細膩,細節(jié)描寫極富真情實感。比如:“我感受著帽子的溫暖,那上面似乎還殘留著姥姥身上的余溫”,“金黃的光暈里,她的模樣頗有幾絲狼狽,眉眼中卻浸染著柔和的顏色”。
(指導老師:徐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