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本文通過對中美兩國殘疾兒童體育教育相關政策立法的比較,得出我國殘疾兒童體育教育發(fā)展過程中立法不足,并提出建議,以期促進我國殘疾兒童體育事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 殘疾兒童體育教育政策立法 中美 比較研究 建議
在美國,學前體育的分支——殘疾兒童體育,由于發(fā)達的國家司法系統(tǒng)和各級執(zhí)行機構通過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嚴格執(zhí)行,確保了殘疾兒童體育教育機會。我國法律體系尚不完善,殘疾兒童需要享有配套的體育教育機會,獲得和健全孩子一樣的教育權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中美兩國殘疾兒童體育教育相關政策立法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比較法與邏輯法等進行分析研究。為能參考他山之石,盡早建立保障殘疾兒童體育教育服務提供借鑒。
二、中國殘疾兒童與體育教育相關的政策立法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和社會必須要為盲、聾、啞等有殘疾的公民創(chuàng)造勞動、生活和教育的條件。必須要對這些特殊的孩子開展義務教育,中等教育、職業(yè)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進一步促進全社會教育事業(yè)全面發(fā)展[1]。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guī)定了社會應該支持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2];并指出學校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為病殘學生組織適合病殘學生的特色體育活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第36條明確規(guī)定,通過開展面向基層的殘疾人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滿足不同殘疾人的需要,提高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3]。積極組織和幫助殘疾人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特殊體育運動會。但沒有兒童體育和康復鍛煉的條文。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縣級以上政府根據(jù)需要必須設置開展特殊教育的學校,并且要求這些學校必須具有符合殘疾學生學習、生活、康復特點的設施和場所;……并且要為他們的學習和康復給予幫助[4]。
(五)《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明確規(guī)定,各級特殊學校要想盡一切辦法,盡量給殘疾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提升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能力,要多方位的實施有目的的殘疾兒童體育活動,開展各式各樣的健身方法,提高殘疾兒童的自信心。
三、美國殘疾兒童體育教育權利的政策立法
(一)《所有殘疾兒童教育法》(PL94-142,1975)
美國1975年通過《所有殘疾兒童教育法》,首先要求各個州和地方政府為所有殘疾兒童提供教育做好準備;為了能夠有效保護殘疾兒童權益還提出了特殊教育的評估制度[5]。該教育案明確要求國家和社會必須向所有兒童提供免費的、符合殘疾兒童需要的教育[6]?!白钌傧拗骗h(huán)境”是“要讓殘疾兒童盡可能的享受到與普通健康兒童一樣的教育”。規(guī)定法定程序權利是給家長提供公平聽證的權利。當與學校發(fā)生矛盾和沖突時,家長能夠借助于委托法律顧問的方式來爭取自己的合法權[7]?!案改竻⑴c”也明確要求“家長必須要借助于積極參與,廣泛的深入的影響他們子女的教育決策”[8]。
(二)《殘疾人教育法》(IDEA1990)
《殘疾人教育法》(簡稱IDEA1990)。它保護了所有不一樣殘疾程度的孩子權利,確保了公立學校接納這些不同殘障程度的孩子,使得每一個殘障兒童都獲得其所需要的教育[9];還新增了兩類殘疾類別:將孤獨癥和腦外傷也作為了它的保護內容里[10]。表明特殊體育的教育對象包括其它運動能力低但身體健康的人。
(三)《殘疾個體教育法修正案》(IDEA97,1997)
1997年美國出臺了《殘疾個體教育法案修正案》修訂了IDEA(1990),還進一步規(guī)定了特殊教育的對象、目的等問題[11]。該方案突出表現(xiàn)了對殘疾兒童的權利保護、重視責任、關注結果三個原則,目的是進一步改善他們受教育機會以及保障他們的權利[12];明確要求學校對殘疾兒童進行任何工作都必須經(jīng)他們父母同意[13]。修正案的規(guī)定是要在社會、學校、家庭以及社區(qū)形成立體教育網(wǎng)絡來實施全納教育。
(四)《殘疾兒童教育促進法》(IDEA04,2004)。
美國完善了《殘疾個體教育法修正案》的不足,分析了殘疾兒童(包括嬰幼兒)的教育需要及教育補助撥款方式,也嚴肅闡述了開展保障他們接受公立教育、特教人員的培訓等細節(jié)問題,將殘疾兒童教育從社會邊緣問題變成了學校必須關注的社會主要問題。
(五)《業(yè)余體育法》(1978)
美國《業(yè)余體育法》(The Amateur Sports Act of 1978)是美國體育的一部重要立法,其中對殘疾人的體育事業(yè)也做出了相關規(guī)定。《業(yè)余體育法》從業(yè)余體育角度,進一步規(guī)定了殘疾人應獲得的體育權利。
四、兩國殘疾兒童體育教育權利政策立法的比較
通過對兩國殘疾兒童體育教育政策立法的細化與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與美國系統(tǒng)、規(guī)范、全面的法律法規(guī)相比,我國的殘疾兒童體育教育立法缺乏系統(tǒng)性,也缺少針對特殊人群的專門性立法。盡管我國在保障殘疾兒童的權利方面出臺了相關法規(guī),但缺少權威的特殊體育教育法,對殘疾兒童的體育教育權的保護只能從教育法規(guī)、零星的部門法規(guī)或權威性較低的條例中去尋找依據(jù)。在《全民健身法》里,也只是針對特殊學校,還沒有將殘疾人體育教育放在提高體育教育公平的高度去認識。
五、對我國殘疾兒童體育教育的政策立法提出建議
(一)明晰父母所應承擔的責任
我們發(fā)現(xiàn),美國以立法的形式強制父母參與到殘疾兒童的教育之中來,在法律上保障了孩子在學校外或學齡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與教育。應從法律上規(guī)定父母應盡的教養(yǎng)責任,讓父母主動引導殘疾兒童積極參與身體鍛煉。
(二)健全學校法規(guī)制度
美國特殊教育法案提出的“為全體兒童,尤其是障礙兒童提供‘最少限制環(huán)境’的教育服務”應成為我國普通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目標之一。我國普通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應將殘疾兒童體育教育法規(guī)構建、體育器材配備、教師資源分配、師資力量培訓等各個方面同步推進,并進行細化。
參考文獻:
[1] 周靜等.美國《所有殘疾兒童教育法》的精神及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06).
[2] 曹若愚.論殘疾人權利的法律保護——以美國法為參考[D].山東大學.2009.
[3] 譚軍華等譯.家庭與學校的聯(lián)系——如何成功地與家長合作[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l.
[4] 胡曉毅.論特殊需要兒童家庭與專業(yè)人員合作的幾個核心問題[J].中國特殊教育.2005(12).
[5] 邁克爾·英伯,李曉燕等.美國《殘疾人教育法》和《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評析[J].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07(08):60-63.
[6] JM Kauffman, DP Hallahan. The Illusion of Full Inclusion: A Comprehensive Critique of a Current Special Education Bandwagon. PRO-ED, Inc., 8700 Shoal Creek Blvd., Austin, TX.
[7] 曾凡林.特殊兒童權利保護的比較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8(03).
[8]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Amendments of 1997.USA.1997.
[9] 肖非等.特殊教育的發(fā)展需要立法的保障——美國現(xiàn)行兩部重要的特殊教育法案介紹[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4(12).
[10] 楊慧敏.美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情況透視[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10).
[11] 余向東.美、德、日三國殘疾人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概覽[J].當代世界.2011(02).
[12] 彭霞光.美國全納教育的發(fā)展[J].中國民族教育.2010(10).
[13] USA TED STEVENS OLYMPIC AND AMATEUR SPORTS ACT.1978.